参考值:是指用于病人作比较的从性别年龄、种族等人口特征属同质性“表现健康”人群中所测得的数据。即参考人群的测定值。参考值和参考范围是用于判断一个实验数据是否大致“正常”的数值和范围。在概念上界定了它只是一种参考指征。因而“参考值”一词纠正了以往对“正常”概念上的误解。事实上没有绝对健康的正常人一项临床化学实验的正常组和有病组的数据分布曲线总存在着不同长度的交叉重叠,无法截然分开,所以不实上没有绝对健康的正常人,一项临床化学实验的正常组和有病组的数据分布曲线总存在着不同长度的存在能同时区别两者的分界值。无论什麽统计方法都是以95%分布作为“正常范围”,这就意味着有5%的“正常人”超出“正常范围”。同样在疾病的分布中也会有5%的有病者被划入健康范围。因此参考值和参考范 |
|
|
一个实验的参考范围实际上是我们在特定条件下所观察到的这个实验数据总的变异情况。在定量测定中除了分析变异(误差)影响测定值以外,生物学变异通常大于分析变异。在调查参考值时,要求测定方法的分析变异小于个体内变异否则应改进方法。由于个体内变异小于个体间变异,当某一项实验数据可能在其本人个体参考范围以外而具有病理意义,但这种数据可能位于群体参考值范围以内。所以在与特定的参考范围比较而判断检验结果意义时应注意到这种相对性。使用个体参考值进行自身对照比较更具实际意义,如对可疑病例的随访及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然而个体参考范围一般较难获得,所以 |
 |
|
 |
曲线A:在两箭头之间为无某种疾病的无病组参考范围。
曲线B:为患有某种疾病的有病组。
DL1:为其中的一个决定水平,在此阈值的左侧可排除有病。
DL2:为另一决定水平,在该阈值的右侧可确定有病。
义,如对可疑病例的随访及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然而个体参考范围一般较
难获得,所以目前广泛使用的还是群体参考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