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新闻中心 >> 科室资讯 |
【科室资讯】津青携手共探肿瘤诊疗新路径,系列学术沙龙为区域诊疗中心建设持续蓄能 |
2025年09月18日 |
![]() 9月11日,一场跨越津青两地的肿瘤学术盛宴在线上线下同步启幕。我院肿瘤科与青海省中医院肿瘤科联合举办“青年医师学术沙龙”,以专业交流为纽带,为两院后续共建肿瘤区域诊疗中心筑牢学术根基。本次沙龙由我院孔凡铭主任、青海省中医院王淑萍主任牵头组织,天津会场专家学者线下齐聚,青海同仁通过腾讯会议云端参会,两地青年医师围绕肿瘤诊疗前沿热点深入研讨,在思想碰撞中凝聚诊疗共识。 作为我院肿瘤科支援青海省中医院过渡病房、推进区域诊疗中心筹备工作的重要学术预热,本次沙龙聚焦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双轮驱动,精心设置病例汇报、进展分享、文献解读三大核心环节,内容兼具临床指导价值与前沿探索意义,为两地肿瘤诊疗协作搭建起高效沟通桥梁。 沙龙开篇,我院张豪健博士以“EGFR L747del突变诊疗策略”为主题展开病例汇报。他结合两例肺腺癌IV期患者的完整诊疗历程,深入剖析EGFR ex19del家族中非经典L747突变的临床特征。针对高肿瘤负荷、伴罕见共突变等高危患者,张豪健博士还结合国际前沿的FLAURA2研究数据,提出“奥希替尼+化疗”的个体化联合治疗方案,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可落地的实施路径,引发两地医师对非经典突变诊疗策略的热烈讨论。 随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霍彬主任带来“2025CSCO/ASCO肾癌治疗更新及进展”专题分享。他系统梳理当前肾癌诊疗领域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前沿技术,结合最新临床研究成果,从循证医学角度解读肾癌的诊疗新策略。其中,关于新型靶向药物在晚期肾癌中的疗效突破,为两地医师更新知识体系、优化复杂病例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 在文献分享环节,我院贠张君博士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创新方向,解读“自体纳米疫苗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重极化为M1表型诱导肺癌免疫治疗中的泛细胞死亡”,该研究以黄芪多糖为免疫佐剂,制备出APM纳米疫苗,以“中药成分+纳米技术”的融合思路,为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研究开拓了全新视野。 沙龙尾声,孔凡铭、霍彬、王淑萍三位主任共同总结时强调,本次学术交流是两院肿瘤学科深度合作的起点。为持续夯实区域诊疗中心建设的学术根基,双方已达成共识:以此次沙龙为开端,每月定期举办同类学术会议,内容将覆盖更多肿瘤亚型的诊疗进展、中西医协同治疗典型案例研讨、跨院科研合作项目推进等,逐步形成“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学术交流机制,推动两地诊疗水平同步提升。 后续,我院派驻青海省中医院的支援专家赵林林医师将以过渡病房支援工作为核心,推动我院肿瘤科持续输出优质医疗资源与技术经验,通过每月定期学术沙龙、远程疑难病例会诊、青年医师联合培养等多元形式,助力青海省中医院肿瘤科系统提升诊疗能力与科研水平。 未来,两院将以肿瘤区域诊疗中心建设为核心目标,围绕肿瘤精准诊疗、中西医协同治疗、科研成果转化等关键方向深化合作,让优质、高效的肿瘤诊疗服务惠及更多西北患者。此次津青两地肿瘤学科的“云端牵手”,不仅为青年医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成长平台,更标志着我院肿瘤区域诊疗中心的筹备工作迈入实质阶段。随着每月定期学术沙龙的持续开展,两地将以学术为纽带、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探索肿瘤诊疗新路径,为推动区域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中医力量。(肿瘤科供稿)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