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名医名家 >> 天津市名中医
杜元灏

  个人介绍:

  杜元灏,男,1963年12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天津市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天津市第三批特聘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滨海学者,天津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陕西省“百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结构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新九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兼学科与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美国针灸临床杂志》、《中医杂志》等审稿专家。曾公派赴德国海尔布隆针灸诊疗中心工作,担任技术指导;作为中组部派遣的援藏干部,赴西藏昌都地区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荣获“天津市优秀援藏干部”称号;历任天津市第12、13届政协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第2,3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临床特色:

  杜元灏从医35年来在治疗郁证、围绝经期综合征、抽动症、失眠、周围性面瘫、头痛、面肌痉挛、严重呃逆、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及痛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善于应用 “滞针牵拉筋肉” 针法治疗躯体痛症,针药结合治疗部分疑难病症。提出“肾精亏虚,脑肾失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新病机,创立“调神益肾”针法;认为“脑神失调,肝失疏泄”是郁证的中医总病机,创立“调神疏肝”针法;提出 “肝肾不足,筋脉失济,脑神失调”的抽动症中医病机新观点,创立“调神舒筋”针法;治疗痛症也非常重视“调神止痛法”的应用。创立“眼口轮匝肌”环刺、电针和闪罐三步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的技术方法;电针刺激高位夹脊穴治疗三叉神经痛;传统穴加膈神经、颈3-5夹脊穴及悬雍垂激痛点治疗顽固性呃逆;传统穴加迷走神经刺激点治疗失眠;刺上睑提肌刺激点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治疗面瘫时提出急性期72小时时间窗,以解决面神经水肿为关键,创立翳风穴刺血法+耳廓迷走神经刺激法+虎杖汤,恢复期加表情肌运动点等;在治疗躯体病时常结合肌筋膜激痛点、肌筋膜力线及肌肉运动点等新知识,重视生物力学的应用,均取得了卓越的疗效。

  学术成就:

  杜元灏首次提出了“针灸病谱”及“循证等级与效能等级针灸病谱”的概念,建立16个系统532种循证针灸病谱及210种效能等级针灸病谱,先后被多部教材所引用。在针刺治疗中风研究中,发现急性期脑表面血管高频率、低振幅的异常舒缩运动现象,并命名为“高速无效/低效振荡现象”,提出“微血管枢纽学说”,证实了针刺可减轻脑血管的异常运动现象;研究还首次发现针刺可将血管新生的时间提前到发病后12小时。在滞针“筋肉牵拉”针法中,依据肌筋膜对应力反应的滞后现象,首次提出了该针法操作的量学要素为保持牵拉1分钟。先后主持并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省部局级课题6项;获科技奖励25项,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荣获天津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主编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4部,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先后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6部;主编专著10部,主译国外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学术思想:

  杜元灏一直工作在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

  1. 研读经典,必须重视时空和医理

  杜元灏非常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研读,并强调研读经典,要重视历史时空和有关的医理,更要在临床实践中去认识与解读,决不能望文生义或仅从文理上去理解。

  2.针灸治病,调节为属性特征

  杜元灏认为针灸治病的作用实质是“启动”、“促进”、“调整”,而不是外源性物质的补充,是依靠促进、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和自我康复能力,使机体从病态向正常生理状态转归。针灸的作用性质就决定了它的作用峰值(最大效能)是有限的,不可能跨越人体自身调节功能的极限值,这就是针灸作用的“效能有限性”。这一观点被纳入统编教材。

  3.病分两类,阳位与阴位分治

  杜元灏提出针灸临床应“病分两类,分别诊治,理论范式上以‘五体诊疗’指导躯体病(阳位病),以‘经络-腧穴’指导内脏病(阴位病)”的学术观点。

  4.创建病谱,正确把握适应症

  杜元灏认为针灸疗法有其适应症,并非“包治百病”,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其适应症。他主持了科技部“针灸适宜病症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并被多部教材所引用。

  5.重视脑神,创调神系列针法

  根据《灵枢》“神动则气行”的观点,在针灸临床中,杜元灏非常重视脑神在有关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强调调理脑神是治疗心理、心身、痛症和精神行为障碍等疾病的关键,创立了以“百会、风府”为调理脑神主穴的系列调神针法。

  6.中西合参,优势互补彰疗效

  杜元灏倡导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应充分运用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创新针灸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提出了针灸学应划分为“传统针灸学”和“现代针灸学”两大分支;提出“腧穴多态性及针灸理论多态性”的观点;并初步建立了现代针灸学的知识体系框架。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