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医名家 >> 天津市名中医
陈宝义

  陈宝义,中国共产党党员,天津市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7~1962年于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工作,师从著名儿科专家李少川教授。1974~1980年任医院儿科组副组长,1980~1997年任儿科主任(后兼任儿科教研室主任)。在此期间,儿科的医教研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儿科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1980年,在国内较早创建小儿心肌炎中医专科。随后,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论治体系,开发研制出玉丹荣心丸、心复康合剂、归芍颗粒、通脉合剂、抗病毒合剂、安心律胶囊等系列中成药。目前,心肌炎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特色专病之一,诊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患儿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5%,为许多患儿解除了痛苦,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1990年,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恢复设立中医儿科病房,床位数达到30张,这是天津市中医医疗机构中的第一个儿科病房。从此,儿科成为具备门诊、急诊、病房的综合性科室。1995~1997年,儿科先后成为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擅于总结疑难病症和常见病的治疗规律,重视中药剂型改革,取得累累硕果。根据心肌炎的证候特点,主持研制了心肌炎系列中成药——玉丹荣心丸(心复康合剂)、归芍颗粒(通脉合剂)、抗病毒合剂、安心律胶囊。其中,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则的三类中药新药“玉丹荣心丸”,1995年取得新药证书,成为200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唯一中成药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在儿科常见病中成药制剂方面,陈宝义教授不但继承古典名方,将钱乙泻青丸、丹溪保和丸(散)、《集成》沆瀣丹作为中成药院制剂广泛应用外,还根据儿科发病谱,研制出清肺合剂、小儿止嗽合剂、消食退热糖浆、补钙益儿片、化痰散、暑热宁合剂等10余种中成药,其中,消食退热糖浆作为国家三类中药新药,已由天津市达仁堂制药二厂生产、投入临床。陈宝义教授十分注重科学研究,及其对于临床医疗、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几十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心肌炎、小儿高热等多项部市局级科研项目,其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通脉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暑热宁治疗小儿夏令感冒发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成为市级科技成果,并两次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倡导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认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隶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其发病是由于温热疫毒之邪内侵于心、化热化火、耗气伤阴所致。“热伤气”、“热伤阴”,气阴损伤是心肌炎发生的中心病机环节。“心主血脉”,心肺气阴损伤,必然导致血运无力,心脉瘀阻,成为心肌炎病理变化的基本转归。气阴损伤是本,心脉瘀阻为标,“本虚标实”概括了心肌炎的基本特征。据此,在国内率先提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原则,并付诸实践。1985年起,承担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课题“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2年,“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这是国内第一个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部级获奖项目。

  不拘于小儿纯阳之体,擅用温药, 明确提出儿科辨证“非热即寒”的学术主张。认为,小儿“纯阳之体”是指小儿如初升之太阳,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并非盛阳。小儿“稚阴未充,稚阳未长也”,阴阳都幼稚不足,故临床只要辨证准确,温药即可大胆使用。要在观念上对温药治病的利弊有足够的认识,用其利而限其弊。临床上,常用羌活、苏叶、芥穗、防风等治疗外感风寒高热证;用桂枝汤治疗长期低热、腹泻、腹痛、体弱易感儿;用吴茱萸汤治疗胃寒呕吐、神经性头痛等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顽固性呕吐,胃肠神经官能症、眩晕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用附子理中汤治疗久泻不愈、肾病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明确提出儿科辨证“非热即寒”的学术主张,强调只要没有明显的热证表现,即可用温热药,但要温而毋燥,一方面要掌握尺度,用量适中,中病即止,另一方面要适当配以养阴药,如附子、细辛配生地,一方面可制约其温燥之性,又可补阴以配阳,疗效更好。

  善用经方,师古创新,对伤寒、金匮、温病造诣颇深,临证善用经方,认为经方配伍法度严谨,药专效速,但用经方辨证识病,贵在准确,“有是证,用是药”。例如,常用小青龙汤温化寒痰,治疗表寒里饮之咳喘证;用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治疗小儿长期发热,顽固性头痛;以半夏泻心汤调和阴阳,顺其升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用三甲复脉汤滋阴潜阳复脉,治疗心肌炎、早搏;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清热疏风通络,治疗风湿热;用大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实热内结证;用麻杏甘石汤清热宣肺平喘,治疗小儿肺炎、咳喘等。强调经方的活用,临床上,善于对经方加减化裁,大大扩大了原方的适用范围,疗效显著。例如,以大柴胡汤加荆芥穗、青蒿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肠伤寒、败血症等表现为寒热往来、腹胀纳呆、便秘者;以吴茱萸汤配藿连汤治疗宿食中阻,胃热呕吐,配当归、白芍治疗过敏性紫癜,配丁香治疗虚寒腹痛、呕吐诸证,配川芎、细辛、柴胡、僵蚕治疗顽固性头痛;以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香附、苏梗疏利气机,解郁化痰治疗郁证、癔病,配合茵陈蒿汤治疗肝胆湿热,黄疸、胸胁胀满等。

  精于辨证,重视与辨病相结合。对于外感疾病,要用卫气营血辨证为统一纲目,融会六经辨证、六淫辨证、三焦辨证等,形成统一的外感辨证体系。内伤杂病,则要用脏腑辨证为总纲,再结合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十二经脉辨证,以脏腑学说为指导进行统一辨证。而八纲辨证是最基本的,是各种辨证纲领的总纲,贯穿于其他辨证体系之中。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病症中抓住主症,并兼顾次症、兼症,以纲带目,分层次、分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执简驭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认为,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不可偏废。西医学从形态、生理、病理的角度客观地描述疾病的性质、发病过程、疾病的转归预后等方面优于中医学;中医学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辨证论治的方法全面地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方面以及对于某些疾病的疗效上优于西医学,但在对微观的“病”的认识上不免失于笼统。治疗上,应强调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医应学习西医的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借助各种先进的仪器与检测手段,把疾病病因、病理、病性、病位及预后转归搞清楚,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防止误诊、漏诊,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在近50年的医疗实践中,陈宝义教授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探索疑难病症和危急重症的治疗规律和有效方药。除病毒性心肌炎外,对高热、哮喘、抽动症、肾病、脑积水等疑难病症的诊治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经验,是一位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中医儿科专家。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