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医名家 >> 岐黄学者
张军平

  张军平,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的传承人,师从国医大师王永炎院士和张伯礼院士。对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有自己的心悟,在中西药联合应用、协同干预常见慢性病、解决部分疑难病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对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和病毒性心肌炎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1业医经历

  1990年,张军平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正式开启了业医生涯。当时除协助阮士怡教授、王竹瑛主任等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以外,还积极响应阮士怡教授科研中医的号召,投身于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在经历了多年的临床和科研之后,张军平意识到传承中医学理念与吸收现代医学技术是现代中医药事业发展、提高的关键,在导师阮士怡教授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内科学博士学位,师从王永炎院士和张伯礼院士,在学期间顺利通过“日本世川医学奖学金制度”的遴选考试,并于1999年前往日本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神经生物学部门学习,以特别研究员的身份协助山本清高教授从事血管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这些丰富的科研经历与中医大家的指导,为他后来探索中医药现代化、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奠定了扎实基础。

  2003年SARS(非典型肺炎)在国内肆虐,人民的生命安全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张军平进入红区担当急危重症SARS患者的中医药会诊救治和科学研究工作;SARS结束后,张军平教授对中医络病理论、卒中证候学、冠心病证候学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成效显著。

  2007年张军平教授回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持中医内科学学科建设工作、负责阮士怡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的学术传承工作;同时作为副院长先后分管了医院的科研、教学、医疗、护理、药学及技术部门等工作。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袭来,张军平教授迅速组织团队,借助“张军平健康服务平台”连载宣传疫情防护、居家调护等科普知识文章近百余篇,鼓励学生参加当地防疫工作,为打赢新冠疫情之战贡献了自己和团队的一份力量。时至今日,张军平教授一直躬耕于中医临床第一线,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指导思想发展着中医药事业,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信念服务患者、面对疾病,年均服务患者超6000余人次,广获患者赞誉。

  2主要学术思想与成果

  2.1“血-脉-心-神”一体观防治缺血性心脏病

  “血-脉-心-神”一体观是针对缺血性心脏病发病学和治疗学的整体观认识,张军平教授提出以“血-脉-心-神”一体观来看待缺血性心脏病,认为缺血是关乎血(血液成分、血液功能等)、脉(管壁斑块、舒缩功能、微血管密度等)、心(心肌数量、缺氧耐受度)、神(神经-内分泌激活)多维度的复杂事件,突破了单纯从“血液-血管”方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局限性,弥补了脉络学说中脏与象分离、形与神分离、结构与功能分离的不足。结合缺血性心脏病自身病理变化特点及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形成平心四合法方药辨治体系,从血、脉、心、神四期分阶段论治疾病,以期四者合一。开展了中药干预冠心病不同阶段“血液-血管-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2“解毒护心、益气养阴、清透伏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张军平教授基于病毒谱的改变和免疫损伤,结合病例回顾性分析和专家问卷调查,总结了病毒性心肌炎证候演变规律和证治特点,根据邪毒蛰伏心脉、伤气耗阴阻络的证候特点,创立“解毒护心、益气养阴、清透伏邪”法则。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优效性检验设计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优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方案。展开中药益气活血方药保护心肌细胞的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3以“防、治、康、管”思路作为中医慢病防治理念

  张军平教授从慢病全周期调护角度出发,构建了以“防”、“治”、“康”、“管”为核心内容的慢病防治体系。提出从防(固护正气,防病为先)、治(中西结合,治病求本)、康(汤-丸序贯,多维康复)、管(多“管”齐下,防治结合)入手,将“病-证-时”的理念融入中医治疗慢病的辨治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缺血性心脏病的辨治体系。

  3中医药传承及团队建设

  张军平教授是国医大师阮士怡传承工作室和张伯礼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他组织团队梳理了各时代、各流派和知名专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提出了“中医思维的固化是传承的基础,学术升华是传承的关键,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在继承中谋创新”的观点。在国医大师阮士怡的学术思想总结与凝练方面,他传承发扬国医大师阮士怡“脉中积”、“心-脾-肾”三脏一体观、“育心保脉”等学术理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中医传承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了阮士怡教授鲜活的为医、为师、为人的点滴。

  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方面,张军平教授已培养了硕、博士生200余人,其中不乏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天津市“131人才工程”人选,天津市医学新锐等骨干人才,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等优秀中医学者,带领团队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30余次;主持和参与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5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SCI收录60余篇;其中F5000两篇。踽踽而行,不改初心,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博汲医源,勤学苦思,心系病患,鞠躬尽瘁,不负所学,不负所托,张军平教授带领团队正在践行如上诺言。

  4中医药文化认识

  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张军平教授认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是中医初学者入门的基础,通过中医文化的熏陶,塑造认识宇宙万物的中医视角并逐渐形成中医思维。在中医的教学活动中,张军平教授倡导年轻中医学子应坚守中国哲学、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诊疗活动中的指导性,在此基础上固化中医思维,是引导初学者入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张军平教授推崇科普中医药文化,将至深至奥的中医理论、方药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让广大群众认可中医、相信中医,这也是中医临床获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