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医名家 >> 全国名中医
毛静远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2013年被天津市卫生局评为“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2018年入选首批“天津市海河医学学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2022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名中医”,带领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

  从医38年,扎根临床,服务病患,潜心研究,育人不倦。精中医,通西医,扬长补短,追求疗效;参四诊,辨证候,处方用药,理圆法方;厚积累,勤思考,问题导向,传承创新。

  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医教研工作38年,精通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压病等疾患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每周3次门诊,年门诊量3000余人次。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展了重大疑难疾病(难治性心衰)中西结合诊疗,提升了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建立了中西医协作模式;建立岐黄学者工作站,通过师带徒出诊等提升基层医院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参加心血管疾病中医防治宣传,多次赴边远地区义诊,为患者送去健康关怀。组建院内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把握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证候规律,拟定辨证用药方案,形成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天津方案》,为中西医结合有效控制新冠疫情贡献了重要的中医药力量。

  受《内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的启迪,提出并论证了阴虚是冠心病发生始动因素的见解,探究了阴虚与心脏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总结了理气化痰活血治疗微血管心绞痛、养血活血通络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方药,揭示了冠心病“阳微阴弦”病机的本虚标实现代内涵;总结了气虚为本分阴阳、执简驭繁论治疗、本虚瘀水是根本、外感邪热为诱因的心衰辨治经验,研制心衰急慢分期、阴阳分型辨治方案并进行了评价研究;提出了中西结合药动学研究思路并付诸实践。

  主持制定了《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指南》《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药新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

  总结多年医教研经验,提出了“以名老中医学术为中心,以其师承授受的学术沿革为纵轴,以同时代、同地域或不同地域其他名医学术特点的对比分析为横轴,以所处时空环境疾病的证因特征为背景”的名医学术传承模式。归纳了“主症辨病,兼症辨证”的冠心病、心衰病证结合辨治要点,并在共识指南中得到推广应用。临床辨证强调务须首辨阴阳、气血、正邪、虚实、标本,遣药论证还须遵循谨守病机、据情变通、因人施治、顾全平衡的原则。

  在学术传承中,培养了一批中医理论扎实、掌握现代技术方法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医教研平台,于2008年被批准为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10年、2012年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团队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于2016年获滚动支持,2016年牵头成功申报天津市中医内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7年学科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作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天津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培养学术继承人3人。培养国家中医药外向型优秀骨干人才1人,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名,培养首批天津市青年医学新锐、天津市“131”第二层次人才、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各1名,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93名,博士研究生17名,在站博士后1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0篇,其中SCI收录17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7部,译文4篇。

  毛静远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曾先后在内科、急诊、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科等多个科室工作过,他关心病人、不辞辛劳、乐于付出的敬业精神有口皆碑,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同事们提供了一份他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最早到达病房,在交班前他已经在病房巡视了一圈;上班时间,只要有危重病人,他总会及时查看,提出诊疗意见;下班前,他会再次巡视病房,就重点病人向值班医护提出要求;工作时间内没有完成的会诊,下班后经常看见他手里拿着会诊单穿梭于兄弟科室。门诊病人多时,他会延长接诊时间,直至看完最后一个患者。科里抢救病人,或帮助兄弟科室抢救病人,无论多晚,他都要等病人稳定后才肯离开。几年前科里收治了一位不到30岁的农民工患者,看着患者年幼的孩子和无助的妻子,他自收治病人的第一天起就住在科里,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直至一周后病情改善才“下班”。经常有病人手术要做到很晚,他总要亲自到病房查看,确定一切安好后才放心下班。科室其他大夫手术,他也要等到最后一位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接到报平安的电话才离开医院。遇有需要抢救的病人,无论什么时候,一个电话保证随叫随到。对他来说,早出晚归几乎是作息常规,深更半夜到医院亦是家常便饭,几乎是没有什么节假日,一年到头总能在医院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同事们心疼他,有时也劝他歇一歇,他总是说:“不累”。他经常讲:“心血管病人病情重,变化快,风险高,人家来找我们是性命所托,我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将心比心,尽心尽力。”当经他救治的病人谢谢他时,他总是说:“不用,应该的”。翻开医院的记录档案,有很多患者及亲属送给他及他所带领团队的感谢信、锦旗等记载。一封患者的来信表达了内心感受:“你们的爱心和奉献,让我对战胜病魔、延长寿命充满了信心。感谢贵院培养出了一支爱岗敬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服务于民的白衣天使队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