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五专特色 >> 专科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稿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2年11月28日

  一、科室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始于1972年,是成立较早的科室之一,为天津市规模最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科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专科(血液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血液病学)、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天津市中医优势重点专科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血液分会副主委单位、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血液病防治专委会主委单位,拥有天津市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血液细胞实验室”、“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杨文华传承工作室)”、“中华医学会ITP规范化诊疗中心”等。血液病科学术梯队合理,目前拥有医护人员共计44名,其中医生20名,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3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名、天津市名中医1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人1名、天津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名、天津市“131”人才培养工程三层次人选1名、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名。目前血液病拥有开放床位数85张,其中层流病房5间,层流净化罩4张。

  本科室通过近50年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及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率先应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子午方药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调气和血”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益气养阴法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白血病个体化中医诊疗体系及清肝化瘀法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等,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设置专病门诊三间(“贫血专病门诊”、“血小板减少性指导专病门诊”及“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专病门诊”)。牵头制订与实施了国家“十二五”萎黄(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路径,完成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优势病种萎黄病(缺铁性贫血)、药毒紫癜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制订,作为组长单位牵头制定老年髓系白血病中西医诊疗共识,并参与制定了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髓毒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紫癜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路径,并积极在同行业中进行诊疗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开展了多项国家级协作攻关科研项目,学术辐射单位至华北、东北、华东、华中等地区,由此奠定了本学科在国内中医血液病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5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目前血液病科以杨文华教授、史哲新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杨向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一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人员队伍。

  血液病科自1972年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拼搏,建设成为: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 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
  • 天津市中医优势重点专科
  •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主委单位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主委单位
  •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血液分会副主委单位
  •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血液病防治专委会主委单位
  • 中华医学会ITP规范化诊疗中心
  • 天津市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血液细胞实验室”
  • 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杨文华传承工作室)

  重大历史沿革:

    1972年建立天津市首个“中医血液病专科”,设专门血液病床,组建血液病实验室

    2000年成立独立血液病科

    2005年授予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博士点

  • 2007年

    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 2012年

    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2022年

    天津市中医优势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1.学术带头人:杨文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学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评审专家,国家中医临床血液病基地特聘教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血液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创新研究与转化平台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分会顾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天津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导师。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40余人。

  2.术带头人:史哲新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学术带头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兼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天津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等,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临床研究课题2项。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2项,主编著作1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0余篇,SCI论文2篇。

  3.学科带头人:杨向东

  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京津冀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联盟常务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疗健康委员会血液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人,天津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学术继承人,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天津市第十批对口支援甘肃驻派人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天津市科委、教委课题3项,主研参与课题14项,成果登记9项,获科研奖项3项,编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二、血液病科发展历程

  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血液病科先后在陶建修、戴锡孟、杨学爽、杨文华、史哲新、杨向东等专家教授的带领下,经过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科室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血液病科以杨文华教授、史哲新为学术带头人,以杨向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一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人员队伍。

  建修(1914—1994)

  1942年毕业于北京国医学院,受业于北京名医孔伯华先生,随其侍诊学习,并颇得真传。1944年悬壶津门,1954年参加天津中医门诊部、天津中医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历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行医40余载,精于《素问》、《难经》之学,推崇《景岳全书》、《血证论》、《医林改错》之理。为天津市知名女中医。临床以治疗“血证”见长,在患者中享有盛誉。其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崇血证病因多为火热熏蒸,热迫血行:认为其共同的转归为气机逆乱,火热蒸灼,迫血忘行,即气逆于脏,血溢脉道,正如唐容川指出: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其八九。

  (2)血证日久,必然留瘀:认为瘀血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加重出血症状,另—方面必然防碍气机的运行及新血的生成,因此瘀血既是血证的病因,又是出血导致的病理结果。陶氏多年潜心研究“血证”,尤为重视瘀血这一病理结果。 (3)虚易致瘀,瘀则益虚:认为气血贵流通而恶郁滞,气血任何一方的虚损都会造成血流不畅而郁滞,正如张锡纯所谓:气血虚者其经络多郁滞。陶氏认为瘀和虚二者互为因果,若不明二者之间关系则会加重病情。 (4)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主张血证的治疗应结合病机,急则治标,如以出血为主证时,当以降逆泻火化瘀或益气活血化瘀为主。缓则治本,宜补气益血健脾益肾。在补肾的同时,经常投以护脾气之品,体现了陶氏在治疗血虚患者时“以肾为本脾肾兼顾”的学术观点。

  戴锡孟

  1940年4月出生,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授衔“中医血液病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学会会长,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组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天津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血液病学)学术带头人。

  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1969年任内科副主任,师从陶建修主任潜心学习中医治疗血液病经验,并得到阮士怡、张翰清、邱绍卿、柴彭年、王云鹤等名医的悉心指导,奠定良好的内科临床基础。1973年至1974年参加天津市第一届主治医师进修班,进修血液病学,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临床及科研方面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1972年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天津市第一个“中医血液病专科”,设专门血液病床,并组建了血液病实验室,开展对血液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主攻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在国内较早提出“肾虚是再障发病的关键,补肾是治疗再障的根本”,创立“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了显著疗效,并在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白血病研究方面,确立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疗大法,并率先应用“六神丸”和“梅花点舌丹”治疗急慢性白血病,临床亦取得了较好疗效。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肾虚为再障发病关键

  再障患者虽有气血两虚的证候,但其本质则与心脾肝肾有关,其中又以肾为主导。肾主骨生髓,主藏精。血为精所化也即精血同源。《内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所藏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来源虽然有异,但同归于肾,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之精气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肾阳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护着各脏腑阴阳的相对平衡,当肾阴阳失调时,必然导致各脏腑阴阳失调,出现一系列病症。所以说,人的气血、脏腑、阴阳之虚皆源于肾阴阳之虚。戴锡孟教授结合中医“精血同源”和“血之源头在于肾”的理论启示,提出了肾虚是再障发病的根本,以肾虚为核心确立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将慢性再障分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三型,采用以补肾为主,调节阴阳的治疗大法,使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受到国内同行的普遍重视。

  (2)“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理论在再障中的体现

  中医历来认为“阳虚易治,阴虚难调”。此中难和易是相对而言的。阳虚多为功能衰减,阴虚多为精血不足。应用温阳补肾之剂,临床上见效快,功能恢复较好,而用滋阴补益精血之法,见效慢、疗程长,因阴精等有形物质的充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李中梓曾明确指出:“阴阳互虚,养阳在滋阴之上”。因此,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以补肾为本,重在补阳。上述观点对于慢性再障而言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临床辨证分型表现出阳虚与阴虚症情轻重的差异。其中脾肾阳虚型病情最轻,肝肾阴虚型病情最重,肾阴阳两虚型则介于两者,治疗不当其传化顺序为: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肝肾阴虚,病情由轻变重,如治疗得当则病情就会由重转轻,由肝肾阴虚→肾阴阳两虚→脾肾阳虚。脾肾阳虚型以补肾阳为主治疗,不但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而且血象及骨髓象也明显好转;肝肾阴型以补肾阴为主治疗,虽然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但是血象和骨髓象改善不明显。在临床治疗中不能因为温补肾阳方药治疗再障改善症状效果好,就不加以辨证的一律应用补阳药。阴虚阳亢患者,若妄投温补肾阳之剂,则会使病情加剧,诱发或使出血倾向更加明显,此时应注重调节阴阳,使难调转化为易治。先以滋阴补肾,凉血之法,待阴虚阳亢症状好转之时,逐步加大温补肾阳药,减少滋阴药,使补阴和补阳比例逐渐转化,以阴中求阳,达到阴阳平衡,从而难调转化为易治,取得良好疗效。而脾肾阳虚型,应用温补肾阳药取得疗效时,也应少加滋阴补肾药,以阳中求阴,而使疗效巩固。

  (3)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法

  血瘀证是临床见症繁多的证候群,如疼痛拒按、刺痛、按之有块、痛处固定不移;诸多部位出血,其色黯黑,肝脾淋巴结肿大,皮下结节,肌肤甲错,面色及两目黯黑、口唇指甲青紫;舌质暗紫,舌上瘀斑;脉象沉细、涩或结代等。血瘀证与血液病关系非常密切,如再障患者的皮肤粘膜瘀斑;白血病者的肝脾肿大(癥积)、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或骨痛,面色黧黑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周身皮肤和粘膜显著红紫,眩晕,目赤,脾肿大等典型的全身性血瘀证等等。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法具有祛除瘀滞、调畅血脉、疏通经络的作用。在血液病中可单独使用,而更多的是结合行气、益气、温阳、滋阴、清热、软坚、化痰等法联合应用,辨证论治以提高疗效。活血化瘀药物又分和血、活血、破血三类。其中和血作用缓和而有补益作用,血瘀证较缓者用之,常用药物如当归、生地、赤芍、丹参、鸡血藤等;活血作用居中,血瘀证明显者用之,常用药物如川芎、桃仁、红花、苏木、泽兰、益母草、蒲黄、三七等;破血作用较峻烈,多用于血瘀证严重而出现癥瘕积聚者,常用药物如三棱、莪术、穿山甲、水蛭、土鳖虫、蛰虫、干漆等。如慢性再障患者在补肾为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和血药和少量活血药治疗,使临床疗效较单用补肾药有所提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治疗,在以清热解毒法为主的基础上常需联合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法进行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在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液病时,还应注意预防或减少其副作用,如出血倾向、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高血压、水肿等。一是要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指导原则下恰当用药。二是用药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而不能过猛过峻,徒伤正气。三是适时配合和胃、利湿、平肝、祛风等药,以利于消除和减轻其副反应。

  杨学爽

  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96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毕业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内科工作。1976年调入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之中。

  杨学爽主任医师师承名师陶建修,在治疗血证方面颇得真传,并认真研读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血证论》等医学论著。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以补益脾肝肾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大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研制补铁丸治疗缺铁性贫血。补铁丸中加用理气健脾之中药,使脾胃健运,改善胃肠道功能,更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和补充,全方共奏健脾补肾、补铁生血之功效,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有效率达95%以上。

  杨文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学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评审专家,国家中医临床血液病基地特聘教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血液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创新研究与转化平台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分会顾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天津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导师。1974年毕业于天津市卫生学校,1988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5余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骨髓增殖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建树,总结出较为完整的治疗体系,强调整体观念、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中提倡中药全过程参与,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病种创立了不同的治疗大法,擅长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单元疗法治疗白血病、清肝化瘀法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主要学术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率先提出“肾虚为本,髓海瘀阻为标”的再障发病机理

  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主骨、生髓、藏精,为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化生滋养之根源。肾藏精,精化血,“精血同源”,精旺则血旺,精亏则血少。若患者先天禀赋不足,体质不强,或烦劳过度,形神耗伤,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或房劳过度,阴精暗耗,终穷必及肾,肾虚精亏,精枯髓空,气血生化无源,脏腑百骸失于濡养,发为再障。

  肾虚阳气不足,则无力温煦推动血行而致血流缓慢,瘀滞脉络;肾阴虚者,津液不足,脉络空虚,血滞脉络成瘀;阴虚则生内热,与血互结,易致血瘀或血溢脉外,血出而为瘀。无论肾阴虚、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皆可因虚致瘀。“虚久必瘀,瘀久必虚”,虚实夹杂,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变证百出,缠绵难愈。肾虚为再障发病之根本,贯穿疾病之始终,髓海瘀阻为标,“肾虚精亏、髓枯血瘀”为病机之关键,提出“补肾活血”之大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强调急性白血病病机,阐释其传变规律

  急性白血病乃正虚为本、邪毒为标,虚实夹杂之病。发病病机概括为:一方面是因邪致病,认为急性白血病多因胎毒内伏或邪毒内侵,邪蕴骨髓日久而发病;另一方面是因虚致病,认为先有正气不足,而后外邪乘虚而入,邪蕴骨髓而发病。发病后,由于正气虚弱,不能胜邪,阴阳失调,导致髓毒外发,传变迅速,侵入营血,攻注脏腑。其传变特点与伏气温病类似,具有独特传变规律。毒邪早伏骨髓,氤氲而动,待发病条件成熟后由骨髓外发。发病后,毒邪总的传变趋势是从骨髓到血分,再到营分,然后到气分、卫分。甚至对于发病急剧者,上述传变阶段不明显,一发病即见髓、血、营、气、卫俱病。缓解期以余热尚存、气阴大伤多见。

  (3)创立中医单元疗法分期辨治白血病

  在化疗过程中,中医要全程介入、全程参与、减毒增效、发挥优势。将急性白血病分为四个单元:化疗期单元、骨髓抑制期单元、缓解期单元及不化疗期单元,并在各个单元内辨证论治。化疗期单元:指患者处于发病初期,正气尚充,并能够接受化疗,处于化疗过程中的阶段。此时的病机特点主要为正虚邪盛,正邪两力,相互交争。治疗中本着邪气不去、正气不复的原则,当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临床特征以髓毒、药毒导致骨髓及脏腑表现为主。治疗目的是保护正常脏器组织,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减轻骨髓抑制程度。抑制期单元:指患者处于化疗刚刚结束后,邪毒得到遏制或清除,骨髓造血能力处于抑制阶段。其病机特点为脏腑失调,正虚邪伏,骨髓损伤。故治疗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治疗目的主要是调动机体免疫功能,使脏腑气血阴阳调和,以求正胜邪退,骨髓重建。缓解期单元:指患者处于化疗间歇期,并通过化疗达到完全缓解,以及全程化疗后骨髓处于长期缓解的阶段。本期特点为骨髓重建良好,机体康复,病证消退。此阶段病机为正盛邪退,气血日渐充盈。治疗目的为调节阴阳平衡,调整机体功能状态恢复至正常。不化疗单元:该期包括由于体质、年龄、合并症等原因从未接受化疗者,以及化疗后由于多药耐药、脏器损伤、严重感染而不能再化疗者。其治疗目的在于控制肿瘤进展,有效治疗并发症,在人瘤共存情况下,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西医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中医根据证候变化,采用扶正解毒方,随证加减。

  (4)清肝化瘀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根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提出本病病位在骨髓,涉及肝、脾、肾三脏,其病机虽有多端,但基本病机是血瘀气滞,血气有余,肝火旺盛,肝热血瘀,故气滞、血瘀、肝热为病机关键,根据“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当”的理论,治疗的重点祛邪在先,邪实不去,正气不复,邪去则气血自通,提出清肝化瘀法,自拟清肝化瘀方,治疗以清肝、化瘀、理气、活血为主,清通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但根据分期应有所侧重。病变初期以攻为主,中期以扶正祛邪兼顾、标本同治,晚期以扶正为主兼祛邪。清肝化瘀贯穿始终,辅以凉血、软坚散结、益气扶正。真红发病过程中极易合并血管损害、血栓形成、皮肤瘙痒等诸多症状,临证中善用行气、养血、调血、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将“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凡病以祛瘀为先”的理念,灵活的应用到治疗之中,进而明显改善患者脉络瘀阻之征象,缓解高粘滞状态,减少本病造成的血管损害,进而达到预防血栓与出血之目的。

  史哲新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兼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各类血液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六神丸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及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微小残留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初期以邪毒及血瘀之实证为主,后期由于邪毒伤正,化疗伤正,故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后进入微小残留病阶段,以正虚为主,表现为“邪去正衰”、“气阴两虚”的病理特点。缓解后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人低下而易感邪,可检出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也说明了缓解后患者“正虚毒留”病理。即使完全缓解后,尤其因为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邪毒仍伏藏阴分,暗耗阴精,故缓解期同样存在邪毒损伤正气的病理改变。以益气养阴方药干预治疗,以期达到“扶正以祛邪”的目的。

  (2)益气养阴法治疗白血病多药耐药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中医理论机制在于余毒久居于内,阻碍气血运行而致瘀,毒瘀互结,久居体内,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不能驱邪外达,进一步耗伤气血精髓,则致其病顽固、缠绵难愈。加之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反复化疗,气阴受损,正气愈加亏虚,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损伤,生理功能衰败、抗病能力低下。机体正气对于致病邪气斗争无力,且不能载药(化疗药)以达邪处,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降低,致使病情危重、治疗效果不佳。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及以往的研究结果,史哲新教授应用益气养阴加解毒抗癌中药为干预手段,病证结合,从微小残留病变(MRD)角度观察其对MRD的影响,益气养阴以化生血液、载药达邪,保护骨髓造血、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从而增强MRD巩固强化化疗作用,达到杀灭MRD、治愈白血病的目的。史哲新教授在临床上主要以六神丸为祛邪方药,加用益气养阴方药,体现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理念。

  (3)对白血病干细胞多药耐药负调控因素认识及中医干预研究: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根源是白血病干细胞(LSC)多药耐药使LSC残留患者体内。活化/兴奋多药耐药负调控机制,是干预LSC多药耐药的关键所在。史哲新教授目前承担的“益气养阴法活化白血病干细胞多药耐药负调控因素的研究”,提出以益气养阴方药(代表方剂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合二至丸)为干预手段,通过活化LSC,上调多药耐药负调节信号水平,来增敏化疗药物作用靶点,消除LSC多药耐药,最终清除病人体内残留LSC。由此探索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法、新途径。

  杨向东

  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京津冀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联盟常务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疗健康委员会血液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人,天津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学术继承人,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天津市第十批对口支援甘肃驻派人员。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临床及科研工作近20年,对各类血液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白血病个体化中医诊疗体系构建、“补肾解毒通络法(正髓丸)”修复骨髓损伤,防治复发、“子午时相”辨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调气和血”法辨治ITP在中医血液病学界提出创新性观点并取得了明确的临床疗效,得到广大患者一致的认可。

  (1)构建完备的白血病个体化中医诊疗体系

  针对白血病老年、复发、难治性的患者群体特点,构建了白血病“DATHIN”个体化中医诊疗体系。

  ①诊断(Diagnose):以西医的相关诊断标准为依据。②评价(Appraise):主要对患者耐受性的评价,根据AEM积分体系评分,不同患者根据积分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提高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和依从性。③治疗(Treatment):以化疗为主,以西医的标准化疗方案为基础,增加中医汤剂、中医外治、中医康复(如呼吸训练)等特色疗法,增加疗效,减少化疗相关毒副作用、防治化疗相关感染等。④造血恢复(Hematopoiesis):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西医主要以输血及支持治疗为主,而中医可辅以恢复造血干细胞功能治疗,促进患者造血的恢复,缩短抑制期,减少感染及出血等相关风险。⑤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on):对于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恢复期较长,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可以通过中药或者中医疗法(经络疏导等)进行免疫调节治疗,促进骨髓造血的恢复。⑥微环境修复(Niche):患者系统化疗达到缓解后,MRD长期(-),仍有相当量的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针对白血病复发患者,通过补肾通络解毒法治疗,保护患者造血干细胞、修复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通过对白血病患者个体化中医治疗,达到提高缓解率、减少相关副作用、减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2)“补肾解毒通络法(正髓丸)”修复骨髓损伤,防治复发

  白血病复发率居高不下,是白血病治疗的关键瓶颈,因此阻止白血病复发是治愈白血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前期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白血病干细胞(LSC)骨髓壁龛(Niche)活化LSC和/或诱导造血干细胞(HSC)恶变,因而,阻止白血病复发的关键是修复LSC骨髓壁龛。基于经典的伏邪、络病理论,在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我们总结出补肾解毒通络法(正髓丸)修复骨髓壁龛,防治白血病复发的新思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3)提出“子午时相”辨证AA,应用子午方药辨治

  杨向东主任从中医基础理论营卫运行出发,探讨卫气运行与血细胞生成关系,通过长时间观察慢再患者全身症状,总结症状变化规律,将一昼夜24小时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为上午、下午、晚上、夜间,归纳各时间段症状变化规律,将全身症状变化特点总结为上午以干燥症状为主,下午以乏力症状为主,晚上以虚烦症状为主,夜间以躁动症状为主,简言之为旦干、昼乏、夕烦、夜躁。根据中医机理,这一特征性的症状变化规律与中医学卫气运行相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反映出的症状变化特点是卫气运行异常的外在表现,进而考虑卫气运行参与慢再中医发病机制。通过调理卫气运行状态拟定子午方药,基于传统子午流注思想,同时融入时间治疗学,调理卫气运行状态,昼以益气助阳方药为主,夜以滋阴填髓方药为主。临床治疗慢再总有效率达86.67%,并可显著改善患者外周血象,减少红细胞、血小板输注量,降低输血依赖,提高生活质量。实验研究证实子午方药具有修护损伤造血干细胞,促进造血的作用。

  (4)提出“血、痰、瘀互结”病机,应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基于“津血同源”、“痰瘀同源”理论,杨向东主任提出AA形成的病理机制为:脾肾阳虚,脾失健运,肾失气化,不能运化水湿、化气利水,水液输泄失调变生痰饮;肝肾阴虚,虚热内生,扰血妄行,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血溢脉外,离经之血致血瘀;脾肾阳虚,气血推动无力而致瘀;加之各种致病因素包括湿热毒邪煎熬阴血津液,炼液为痰,血结为瘀。在临床中应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再障,取得了良好效果。再障之病邪入髓,且虚实夹杂,用药不能峻猛。临床治疗再障采用标本兼治,在补肾同时辅以化痰散结中药与活血化瘀中药,组成补肾化痰活血方,以达到化痰、祛瘀生新、补血生血作用。临床治疗AA疗效显著,实验研究证实子午方药具有调节机体免疫,达到骨髓免疫重建的作用。

  (5)构建中西医结合分期分群综合疗体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ITP治疗上中医的盲点在于重症ITP的危急救治,西医的难点在于难治性ITP治疗的维持性治疗、PLT>30×109患者的痊愈治疗及激素耐药ITP的治疗上,结合ITP疾病特点及中、西医各自诊疗优势,提出中西医结合分期分群综合疗体系治疗ITP。我们现按照西医诊断标准分期、分级,对于新诊断ITP、重症ITP以西药为主,迅速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对于慢性ITP、难治性ITP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然后按照ITP主要临床症状(出血、乏力、失眠、焦虑等)分群辨证治疗,并提出从调肝脾之气,和肝脾之血的中医治法切入临床辨证论治ITP。

  (6)“调气和血”法辨治ITP

  基于中医理论中“阳化气,阴成形”的学术思想,认为“生成”问题为阴精物质形成范畴,“破坏”问题属阳气耗散或化物异常范畴,结合临床辨证论治实践归纳出:血小板生成与血分密切,血小板破坏与气分密切,因此提出ITP中医病机与气血失和相关,并以调气和血为基本大法,重在调肝脾之气,和肝脾之血,配伍方面灵活选用炭类药物,取其去气存性、功效稳定的特点,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三、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是重点专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大力加强优秀人才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血液病科制定了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采取以在岗自学为主,结合集中培训、跟师学习、参加学术交流及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

  血液病科学术带头人杨文华教授为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天津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本科室以此为依托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目前师承人员有史哲新主任医师、杨向东主任医师、高宏副主任医师、王兴丽副主任医师等。血液病科学科带头人杨向东主任医师积极参加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训并顺利结业。

  血液病科根据科室发展需要,定期组织科内小讲座,或坚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临床经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并聘请知名专家来科室进行讲学及交流等;定期派遣中青年骨干前往专科医院进修学习及参加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会等;积极鼓励本科室医务人员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亦有进一步的提高。血液病科承担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留学生及博硕士研究生的课堂授课任务及临床带教任务,截止目前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近百名,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发挥其价值和潜力。人才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培养、锻炼和提升。血液病科注重挖掘个人潜力、人尽其才,培养和使用并重。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德能勤绩方面的考核,对科室人员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

  四、科室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得以传承的灵魂支柱,而科室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是医院文化的支撑和延伸,也是医院文化发展的根基和源泉。因此,科室文化的健康向上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优秀的科室文化能以其良好的医德、医技、医风和服务获得病人的信赖。在日常工作中,血液病科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在门诊、病房走廊等区域设立宣传板块,重点宣传血液病的相关知识、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优势、本科室专家治疗血液病专长以及特色疗法及中药制剂等,宣传内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在层流病房定时播放音乐以愉悦身心等;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专科网页、电台视频以及宣传折页等渠道介绍血液系统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法,宣传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生活、康复指南等,不断进行环境形象建设,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血液病科强化科室内涵建设,充分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注入人文关怀,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观,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加强科室文化建设与医师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确立“文明行医、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提倡文明敬语,禁止使用忌语等等。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规范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们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本专科人才的培养。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血液病科将继续严格要求,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及技术服务水平,加大医疗、护理工作管理力度,加强全程医疗质量控制。

  血液病科特色疗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