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骨科 >> 健康知识园地
“腰肌劳损”如何锻炼与预防
2022年02月09日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病多为静力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常与职业和工作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

  1.病因

  “腰肌劳损”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⑴急性腰部扭伤未经及时合理的治疗,而形成慢性创伤性瘢痕及粘连形成,腰肌力量减弱发生疼痛。

  ⑵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职业原因需长期弯腰工作者,或因姿势不良,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被牵拉状态,久之腰肌产生慢性损伤,出现腰痛。

  ⑶无论慢性累积性损伤,或由急性损伤遗留为慢性腰痛,其主要病理是肌肉纤维充血、水肿及肌纤维间或肌肉、筋膜纤维间发生粘连、炎细胞浸润,使腰肌正常滑动受到影响。当腰部活动,特别是腰前屈位时,受损腰肌即受到牵拉刺激,通过神经反射表现出腰痛症状。

  在这些致病因素中,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以局部疾患(外伤、扭伤、劳损、退行性病变、炎症等)及体位姿势不良为主。

  2.临床表现

  ⑴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休息、适当活动或改变体位后可使症状减轻,劳累、天气变化、感受风寒湿邪则症状加重。

  ⑵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但偶尔有牵掣不适感,不耐久坐久站,弯腰稍久,则直腰困难。

  ⑶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下肢牵掣作痛,可有明显的肌肉痉挛,甚至出现脊柱侧弯。

  3.如何预防腰肌劳损?

  ⑴防止潮湿,寒冷受凉。

  ⑵急性腰扭伤后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⑶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

  ⑷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

  ⑸防止过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⑹使用硬板软垫床,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张10厘米厚的软垫。

  ⑺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

  4.科学的运动锻炼

  患上腰肌劳损,腰痛时除了要适当休息,您还可以练习以下方法增强腰肌。⑴小燕飞和支撑法。

  ① 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

  盆(用力将腰拱起,可用双掌托腰拱起),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颈椎病患者慎用)。

  ②三点支撑法:经过五点支撑锻炼,腰部肌力较好,可把双臂置于胸前,以头及双足三点作支撑,用力作拱腰锻炼,并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③四点支撑法:以双手、双足四点作支撑,做拱桥式练习。

  ④抬头挺胸伸臂法:俯卧位,两上肢紧贴于躯干两侧伸直,做挺胸抬头。

  ⑤伸直抬双腿法:俯卧位,两上肢紧贴于躯干两侧伸直,做伸直抬双腿。

  ⑥抬头挺胸抬腿(飞燕式):俯卧位,两上肢紧贴于躯干两侧伸直,以腹部着床,头、手、胸及两下肢一起向上抬。

  ⑵扭腰转胯

  两腿分开,稍宽于肩,直立全身放松,双手叉腰,调匀呼吸。胯先向左、再向前、向右、向后,围绕腰的中轴,做水平转圈动作。转胯1圈为1次,可酌情做15-30次,再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其转圈的幅度,可逐渐加大。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而动,身体不能过分的前仰后合。

  ⑶转腰捶背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直立,全身放松,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左右转腰为1次,可根据病情及自身情况,连做30-50次。

  ⑷双手攀足

  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可微微分开。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可能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手尽可能触及双脚,稍停,恢复直立体位。如此为1次,可连续做10-15次,身体前屈时,两腿不要弯曲,弯曲将影响效果。

  ⑸座椅伸展运动

  ① 座椅伸展一: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向前伸,腿部保持略微弯曲。身体靠

  近腿部向下俯低,双手向前伸扶住双腿。保持静止动作30-40秒,然后伸展放松腰部,可反复做3-4组。

  ② 座椅伸展二:坐在椅子上双腿成90度并拢平放保持不动,身体挺直,然

  后慢慢地向左侧或右侧旋转,旋转至身体完全朝向左侧或右侧。一只手轻抚腿部,另一只手扶着椅背,保持此动作30-40秒,然后还原到另一侧,重复动作3-4组。

  温馨提示:

  如果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在科学正确指导下进行治疗,以防延误病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