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耳鼻喉科 >> 专病治疗特色
消鸣复聪单元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
2020年12月18日

  感音神经性聋是指内耳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器质性病变而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信息传递,所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耳鸣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相当于祖国医学“耳聋耳鸣”的范畴。

  我科在30年临床工作中发现,无论实邪上扰,阻滞耳窍,或脏腑虚损,清窍失养,因虚致瘀,均会导致耳窍脉络瘀阻,因此“血瘀耳窍”为耳聋发生的主要病机,治宜“活血化瘀、聪耳开窍”,创立“小醒脑”针刺法、“四藤汤”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建立“消鸣复聪单元疗法”,集针灸、中药汤剂、耳穴贴压、声信息治疗、穴位注射、推拿按摩、中药敷贴、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拔罐贴敷、情志疗法于一体综合治疗本病。

  1)中药饮片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将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针对患者不同证型,制定出适合每位患者的个体化中药饮片的治法方药,达到精准施治。

  2)“小醒脑”针刺法

  “小醒脑”针刺法是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石院士以百会、四神聪等穴位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据多项研究证明此法能够有效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因耳窍为七窍之一,据临床观察耳聋的发病与“血瘀耳窍” 密切相关,我科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创立“小醒脑”针刺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吸引诸多海外同道前来观摩学习

  3)耳穴贴压

  选取肾、内耳、外耳等穴位,用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上,以贴压处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通过按压耳穴,起到调节肝肾,疏通经络,安神定志的作用。

  4)声信息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脑血流情况、有无耳鸣、头晕、听力损失程度调节声信息治疗方案,选择适当的治疗量,进行个体化治疗。     

  本疗法利用电子技术结合人体生理研究,有针对性地利用声音作用于听觉系统,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脑供血,调节小血管的收缩,增加耳蜗血流量,提高内耳神经的营养,促进毛细胞的有氧代谢,使处于病变早期的内耳毛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得以恢复,达到治疗目的。

  5)穴位注射

  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能长时间保持针感。选取耳周治疗穴位,以达疏通耳内气机,开窍聪耳熄鸣功效,将药物注入穴位,起到扩张血管,改善耳周血液灌注,滋养与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治疗耳鸣的目的。

  6)推拿按摩

  包括头面部、颈肩部及腰背部推拿,头面耳周的局部按摩之法,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导气入耳功效,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刺激听神经。拿捏肩部,点按肩井穴,可以让胆经的清阳之气如泉水一般涌出来,涤荡郁滞气血,疏泄全身脏腑气机, 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对耳鸣也有治疗作用。滚法按压膀胱经及肺脾肾穴位的局部按揉及点按,有疏通经络、镇静安神、活血散瘀之功。诸法合用,共凑疏通全身经络及脏腑气机,调畅耳周气血,起到减轻耳鸣之功效。

  7)中药敷贴

  我科根据神经性耳聋的中医病因病理,研制出耳病1号和耳病2号两种药物敷贴,耳1号泻热活血,兼以健脾益肾,耳2号健脾益肾,活血通络。嘱患者睡前泡脚,每次15分钟,以微汗出为宜。然后趁气血流动旺盛之时贴上膏药,次日晨起去掉,每日一次。

  药物作用皮肤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泡脚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趁气血流动旺盛之时敷贴,药物经皮透入,经穴传导,以达到健脾补肾、引热下行的功效。

  8)拔罐贴穴

  耳鸣发病与肺、脾、肾脏密切相关,选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进行拔罐以疏通经络,起罐后趁腠理张开之时贴敷具有补肾健脾,活血通络等功效的膏药,攻补兼施、阴阳共调来治疗耳鸣。

  9)直流电药物导入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是根据直流电场内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使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粘膜导入人体。

  10)情志疗法

  情志因素可致耳鸣耳聋,中医在防病保健方面强调“恬惔虚无”,“精神内守”,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依据七情内伤首先影响气机和易致郁证的特点,治疗情志内伤应以调气为先,临床上可以加一些理气药,理气解郁的同时联合语言开导、转移注意力、正确指导患者,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