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耳鼻喉科 >> 专病治疗特色 |
扁桃体割治法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 |
2020年12月18日 |
目前,我科开展“扁桃体割治”疗法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已有10余年,疗效甚佳,为众多患者解决了痛苦。 “扁桃体割治法”又称为“扁桃体啄治法”,是祖国医学刺血疗法和放脓疗法的综合使用,为古法今用,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独特的特点,可保全扁桃体,免于手术。同时本法非药物疗法,故无毒副作用。该疗法所使用的刀具均为一次性。 免疫学认为扁桃体具有双重抗感染的作用,近年来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重视,故切除扁桃体(特别是儿童)成了耳鼻喉科领域近年来有争议的问题。 中医认为,火热邪毒搏结喉核发为乳蛾。割治法是利用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直接在扁桃体上放血排脓,疏导瘀阻,使邪热外泄,脉络疏通,瘀血祛散,既能有效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又可保全扁桃体组织及其功能。主要适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尤其对于因扁桃体肥大而引起的鼾症、儿童急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等,同时可配合内服汤剂,调节脏腑功能,防止复发,具有较好的疗效。 ![]() 典型病例1: 韩某,男,28岁,学生。 初诊日期:2012年11月1日9点。 主诉:咽痛,咽堵,发热4天。体温39.3℃,血常规WBC10.3×109/L,中性粒细胞7.94×109/L,淋巴细胞1.51×109/L。曾于某西医医院使用:0.9%GS100ml,头孢替唑粉针4支,静脉点滴,每日二次,治疗三天,效果不显,遂来我院就诊。 检查:咽粘膜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充血,表面大量脓性分泌物覆盖。 西医诊断: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急喉痹、急乳蛾。 治疗:1.行扁桃体割治法2.中药汤剂两剂以清热解毒利咽 当天下午4点体温降至38.5℃。 二诊:11月2日, 主诉:咽痛明显减轻,体温36.9℃, 检查:咽粘膜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表面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 治疗:再行扁桃体割治法。 三诊:11月3日 自述咽痛咽堵症状完全消失,查血常规WBC7.03×109/L,中性粒细胞3.48×109/L,淋巴细胞2.96×109/L;。 检查:双侧扁桃体Ⅱ度大,稍充血。 治疗:继服中药汤剂三剂以清解余毒 典型病例2: 薛某,女,6岁。常年受到慢性扁桃体炎的困扰,每次发病均出现咽痛、高热,多次住院治疗,输注抗生素而退热效果不著。 初诊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主诉:发热、咽痛3天,晨起体温体温39℃。现咽干、痒、痛、异物感、咳嗽少痰,时有干呕。三天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治疗。 检查:咽粘膜充血,双侧扁桃体II°肿大,表面可见黄白色分泌物,纳差,寐安,小便黄,大便干,2日1行。舌淡红,苔薄黄,脉细。 西医诊断: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断:急喉痹、急乳蛾。 治疗:1行扁桃体割治法。2中药三剂以清热解毒,祛风解表。 当日下午体温降至36.8℃,咽痛明显减轻。 二诊:11月4日。 主诉:诸症减轻,仍有异物感、咳嗽,体温36.5℃。纳差,大便日行2次,寐安,时流清涕。 检查:咽粘膜充血,扁桃体I°肿大,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舌淡红,苔薄黄,脉细。 治疗:1扁桃体割治法。2中药七剂以清除余邪。 三诊:11月11日。 主诉:咽部症状消失,时有异物感、咳嗽,晨起干呕,体温36.6℃。专科检查见咽粘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双侧扁桃体I°肿大,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变化随诊。 第一例患者初起咽痛发热症状予以抗生素治疗三天效果不显,使用割治法治疗后一天,已明显退热,同时咽痛也得到缓解;割治两天则咽痛发热症状均消失。第二例患者使用割治法治疗后,咽痛发热当天即有显著减轻;三天割治。这充分说明了割治法对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有立竿见影的独特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