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2020年媒体新闻 |
2020-3-25《天津日报》中医药为抗疫贡献重要力量 |
2020年03月25日 |
本报讯 3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并与国际同行分享了他自身的心得和经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进行了聚焦报道。 “新冠的病程就像一条抛物线,中医药在早期介入和康复阶段两端作用较好。”《人民日报》24日2版刊发文章《新冠肺炎治疗筛选出“三药三方” 超九成患者使用中医药治疗》,报道张伯礼院士以江夏方舱医院为例,在采取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后,564名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推广至其他方舱后,转重率显著降低至2%—5%,成为防治疫情的关键。 《新华每日电讯》24日2版报道,在武汉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西医专家介绍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其中,张伯礼院士介绍说:“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是阻止疫情蔓延的基础。”张伯礼介绍说,我国已向意大利援助了10万盒连花清瘟胶囊。最近,意大利还要追加,可能要再寄10万盒支援意大利的抗疫。 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24日播发消息,新冠肺炎临床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引用张伯礼院士话语,“中医综合治疗,显著降低了由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 央视《新闻联播》23日晚播发消息,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4位专家就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情况,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张伯礼院士表示,生脉注射液对稳定病人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合水平具有作用,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和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 《光明日报》24日3版写到,张伯礼院士与国际同行分享了他的心得和经验。他提到,让隔离人员服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可阻止疫情蔓延;除服用中药外,还可采用按摩、刮痧、贴敷等手段,显著降低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病人出院后,也可采取中西医结合办法,对脏器损伤的保护、对免疫功能的修复都有积极作用。 《经济日报》24日4版报道,中医药为疫情防控贡献重要力量。张伯礼院士表示,从目前临床观察来看,中医药对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治疗有几个方面:一是降低了轻型和普通型病人向重型转化;二是降低了重型向危重型转化;三是帮助重型和危重型病人康复。 《中国青年报》24日3版报道了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张伯礼院士说:“实践证明,中医早介入、全程参与,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们虽然没有特效药,但中医已经拿出有效方案。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救治,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亮点。”张伯礼还介绍了金花清感颗粒成分组成和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作用。 本报记者 孟若冰 整理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0-03/25/content_153_2477042.htm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