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2019年媒体新闻
2019-12-23《中老年时报》冬至,心衰患者需要迈过的坎
2019年12月30日

  ——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毛静远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等,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俗话说“夜长梦多”,平时看似病情挺平稳的心衰患者,很容易在冬至前后病情突然加重或者恶化,甚至还会面临生命危险。冬至,的确是心衰患者需要迈过的一道坎。本报记者专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毛静远,请专家介绍冬至节气心衰患者防病注意事项。

  凛冬方至,心衰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病情变化?

  毛静远介绍说,首先心衰本身就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状态,高血压、冠心病是引发心衰的主要原因。当寒冷来袭,血管急剧收缩,这会导致一些看似平常的慢性心血管疾病突然恶化,比如平时比较稳定的血压,在寒冷刺激下有所增高;平时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反复发作,甚至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等危急重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病情加重,就会大大增加心衰的发病风险。冬至时节,人体为了适应寒冷气候,不得不让心跳加速,血流加快,这意味着心脏需要承受更大压力,完成更多泵血任务,这对于心功能本来就不足的心衰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也无疑会让心脏的衰竭来得更快和更猛烈了一些。

  心衰患者会出现哪些临床 表现?

  心衰患者可以出现以下预警信号:走点路或稍干点活就很累,精力不如前;活动就气短,甚至喘息;平卧位咳嗽咳痰;食欲不振;下肢水肿。如果出现以上情况,需高度怀疑心衰发作。严重心衰可突发呼吸困难、严重气短、吐泡沫样痰、面色青紫、不能平卧或端坐呼吸等症状。心衰可导致患者运动耐力的下降,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其再住院率高,病死率高,可直接影响患者寿命。

  心衰急性加重患者应如何及时并科学处置?

  如遇到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应立即采取坐位、吸氧,并寻求亲友帮助,呼叫急救系统,尽快到医院就诊;患者活动耐量下降,活动后疲乏、气短加重,或平卧咳嗽,建议应及时就医;患者虽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出现双下肢水肿或水肿加重,体重增加,亦应及时就医。

  心衰患者应如何进行防护和治疗?

  首先要远离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注意保暖,外出时注意戴围巾、口罩、帽子等,以减少冷空气的刺激。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心脏负荷。注意饮食,少吃油腻高脂的食物,控制盐的摄入量。心衰患者要定期去医院随访,如果发现问题或出现明显不适,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坚持合理的用药很重要,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等常见的治疗心衰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死亡风险,为心衰患者保驾护航。

  中医如何在冬至时节防治心衰?

  毛静远告诉记者,冬至是自然界阴气盛极而衰,一阳始生之时,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所谓“冬至一阳生”,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此时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动则阳升,运动是抵御寒冷的重要方式,身体动起来,寒冷就会远离躯体。但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这种运动的形式和强度,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去进行,当然更不能在雾霾的天气里去运动。我国传统体育运动主要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均蕴含着“动静结合、形神共养”等中医养生康复内涵,运动形式较为丰富多样,动作缓慢柔和,口令易于记忆,动作简单,安全性良好。中医药治疗心衰目前已形成相对规范的药物方案(包括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等),构建了包括生活起居、精神调摄、饮食调理、形体运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三因制宜等在内的理论体系。临床实践提示,中医药治疗心衰在稳定病情、改善心功能、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

  冬至时节心衰患者如何进行养生?

  毛静远特别提醒中老年朋友,冬至养生要藏阳气,不要吃过凉的食物。冬至补阳要常晒后背,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自然界的太阳光是最好的补品,因此在冬天注重晒太阳也是很好的补阳方法。冬至饮食可根据体质和病情选温补类食物,如干姜、人参、羊肉等共食之,三九天尤为适合。起居要注重早睡晚起,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对于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损伤阳气。

  专家介绍

  毛静远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冠心病)执行负责人、教育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批天津市海河医学学者。

  目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中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副总编辑等职。

  先后主持“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中医药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 13 项;获省部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6 项,授权发明专利 1 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200余篇,其中 SCI 收录 9 篇,译文 4 篇;主编著作 1 部,副主编 4 部。主持制定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药新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诊断建议》等行业规范性文件。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