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针灸部 >> 学科动态
2019-12-19《网易天津》80岁仍奋战在一线的“针灸外交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
2019年12月19日

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为世界性医学难题中风病的治疗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荣誉。他致力于中医针灸学术交流和推广,先后赴100余个国家及地区讲学、诊疗,为中医针灸走向世界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鬼手神针”“针灸外交家”。

年少立志投身中医

今年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老中医》。剧中孟河医派翁泉海有一句金句,他说:银子虽金贵,可是碰上命了,就如尘土一般。其间对生命的尊重不言而喻,而《让人文照亮医学》这本书正是诠释了医学中的人文关怀,行医不仅是黄芪之术,更是大医精诚。

石学敏出生于战乱年代,小小年纪就立志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医药科学事业。“那个年代,在我们老家天津市西青农村,基本看不到西医,14个村子就一个中医,老百姓都喊他黄先生,他能开中药,也能扎针灸。当时缺医少药,我就下决心要考进医学院校。”石老回忆道,“那么是考中医还是考西医,和我的班主任老师有关。我考学那年正好天津中医学院成立,我的班主任告诉我,在中国什么事都是起头最难,但也是最好的,我听了他的意见,就考了天津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天津中医药大学。”

“针灸外交家”闻名遐迩

伴随着不断的学习研究,石学敏年纪轻轻便已经对中医尤其针灸有了很高的造诣。1968年,年仅30岁的他赴阿尔及利亚工作,至今坊间传颂着当时石学敏用三根银针治好了瘫痪在床30天的阿尔及利亚国防部长萨布的故事。如今重新提及,石老轻描淡写道:“这个事情国际上媒体报道很多,但宣传得有些太神了。萨布是打猎时从马上摔下来的,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如果手术就要植入钢板,我就用针灸的方法大概5天就治疗结束了,其实前2天就没事儿了。在外人看来很神奇,但其实在我的技术范畴之内,并没有什么神秘的。”

石学敏的银针令阿尔及利亚人信服,每天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为了不让病患苦等,他连夜接诊,每天原定的工作7小时,变成了14小时。一天接诊最多达200多位病患。从官员到百姓,从富裕到贫穷,他医治了数以万计的病患。多年来,经石学敏之手进行治疗病愈的各国政要不计其数,他也先后赴100余个国家讲学诊疗。正是这份仁心仁术让石学敏获得了“针灸外交家”的荣誉,成为新中国针灸外交的第一人。

呕心沥血让针灸系统化

仅仅三颗银针就能妙手回春般的创造奇迹,这看来令人艳羡,可殊不知他幕后十年功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和用心。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让不可能变得可能,让学业变成了事业,让血液中流淌了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

醒脑开窍针刺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等,在石学敏看来并不是他“首创”,而是把中国传统针刺手法科学化、系统化。“以前的传统手法都来自古典文字,让人难以理解,谁都可以拿针扎,也就难以演示出来,但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石学敏告诉记者,“既然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就应该有规律,有操作程序。我们的工作就是根据中国传统针刺手法定义,用现代生物学的方法测试、演示出来,让它规律化、有可重复性、可传道,也就是教学生。”

361个穴位,石学敏逐一研究,将每一个穴位都形成一个特定的操作方法和量学标准。一个小小的人中穴要如何操作呢?通过石老的研究,手持银针,沿鼻中隔斜刺45度0.3-0.5寸,刺入以后旋转360度,达到患者双眼湿润或流泪才算完成。“通过针灸治疗疾病,我们要做到可以判断它的愈后,也就是可以给病人交代,这就是科学,也是一个世界的模式。”石学敏如是说。

80岁仍奋战在“一线”

和石学敏院士约采访,不是在家,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C座12层病房。80岁高龄,他依然定期到医院查房,为患者行针,他告诉记者自己依然奋战在“一线”,依然在“学习”。

“医生一生都在学习,你要是把针灸作为生命科学,未知数还有很多,这些未知数都是我们要攻关的。”石老在病房外说道,“现在很多疾病还解决不了,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怎么解决这些疾病,要用实验的手段一一破解,这些疾病都找到了定义、有了规律,那就是临床医学的进步和创新。”石老对记者说,最近他在和日本、英国牛津大学的两个院士探讨合作,“按照我国的情况,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是4亿,那时候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疑难病量太大。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化的合作,用10年或者10年之内的时间攻克它。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叫为国家解难。不能到了2030年再想,现在就要迈大步来干这个事儿。我们是否能活到2030年,那是另外一回事儿,但医生、科学家都是一代代传递的。”

https://c.m.163.com/news/a/F0NLAL1J04208F5F.html?spss=newsapp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