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心血管科 >> 健康知识园地
2018-11-20《中国技术市场报》心衰成我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稿源:   2018年11月21日

  专家:须早筛查早诊断早预防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导致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发达国家的心衰患病率为1.5%-2.0%,≥70岁人群患病率≥10%。2003年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74岁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0.4%、1.0%、1.3%、1.3%;随着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我国北方地区心衰患病率为1.4%,南方地区心衰患病率为0.5%,北方明显高于南方;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为1.1%,农村人群心衰患病率为0.8%,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高于农村。心衰正在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李彬主任医师介绍,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一种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以及液体潴留等。根据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LVEF<40%,HF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LVEF≥50%,HFpEF)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LVEF40%-50%,HFmrEF)。因为射血分数下降明显,我们往往只关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而经常忽视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心衰,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心衰又有急慢性之分,多数急性心衰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而转入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患者常因各种诱因急性加重而需住院治疗。

  心衰的高危人群

  哪些人是心衰的高危人群?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使用心脏毒性药物史、酗酒史、风湿热史,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原来所有心血管疾病都可以作为心衰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三大主要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因此,防治心衰应对这些疾病进行及时治疗,包括对血压、血糖、血脂的早期积极控制,肯定会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心衰的早期筛查,有利于疾病早期预防。

  心衰的发展阶段

  其实心衰是一个慢性、逐渐发展的疾病,我们认为心肌的重新塑形(心肌重构)是引起心衰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心肌重构最初患者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这是因为心脏的功能有一个代偿的机制,但随着心肌重构的加剧,心脏的功能逐渐由代偿向失代偿转变,这时候患者就出现了明显的症状。为了更好的预防心衰,临床上将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使用心脏毒性药物史、酗酒史、风湿热史,心肌病家族史等,但是您没有活动后的异常气短、气喘、乏力等症状,查心脏彩超也没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情况。

  第二阶段这时候已经有心脏结构性的问题了(如左心室肥厚、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症状的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但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

  第三阶段已经有心脏结构性的问题,而且过去出现过或者目前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症状(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疲乏以及脚踝或小腿水肿),该阶段说明心功能已开始失代偿。

  第四阶段病情不断进展,虽然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但休息时仍有症状,且需要特殊干预,常因心力衰竭反复住院,且不能安全出院,该阶段心功能已到最后一级。

  从上述的四个阶段的分级可以看出,心衰的发展是一个慢性的过程,而且当您还在第一或第二阶段时,心衰是可以预防的。如果没有症状,但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使用心脏毒性药物史、酗酒史、风湿热史,心肌病家族史,这时候应该积极治疗基础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稳定病情。如果您出现了运动耐量的下降,异常的乏力、气促、心慌等症状,这时候您就需要注意了,应及时就诊于专科大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心衰的早期信号

  我们经常容易忽视的心衰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气短,上气不接下气在心衰早期容易出现活动后的气短、体力差等症状,甚至走路稍快或轻微劳动都可以导致气喘吁吁,且活动后恢复时间延长。

  疲乏无力乏力是心衰的早期信号。许多心衰患者都会在发病早期出现全身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该症状易被忽视。

  干咳、夜间憋醒频繁干咳、胸闷都是心衰患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患者在夜间突然因胸闷、呼吸困难而憋醒,被迫坐起后才能逐渐缓解,则更需注意。

  活动后心慌患者活动后感觉心慌,且心率异常变快,也许是心脏的功能降低的表现,此时心脏靠增加泵血次数达到组织的供血量。

  情绪或精神异常这一类症状多出现在老年心衰患者身上,是老年人心衰值得警惕的一大信号,往往表现为头晕、失眠、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

  高危人群因以上不适就医时,医生会通过器械检查,比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心衰标志物NT-proBNP/BNP检测等方法,可以更早识别出心衰患者。及时就诊是很重要的,不要等到已经出现非常典型的心衰症状,比如稍微活动后就气促、短气,经常性的乏力,夜间呼吸困难的时候再去医院就晚了。

  自我心脏康复

  当您出现典型的乏力、气短、活动后恢复的时间延长等症状,除了及时就诊,还应该学会自我心脏康复,使自己的预后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减少未来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今天我们主要讲述药物治疗管理和心脏运动康复。

  药物治疗管理当您需服用多种不同种类的药品,而且每种药品的服用时间不同,建议家人或者患者自己可以把一周的药物放在盒子中,按时服用。多数药物不能自己随便调整剂量,不要自行突然停药。复诊时带上自己所用的药物清单。大夫会根据情况谨慎调整剂量,以最大程度帮助您恢复。

  心脏运动康复心脏运动康复在欧美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比较成熟,但是在我国确处于初级阶段。经证实,心衰运动康复是有效的,确切的效果。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提高骨骼肌肌力和耐力、改善骨骼肌氧化酶活性;其可能的效果:抗炎作用、提高心排出量、改善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容量、降低血浆神经激素水平、改变骨骼肌组织学特点。

  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是安全的,2007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运动测试严重不良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猝死)发生率为1/60000-80000小时。HF-ACTION研究同样证实,有氧运动对于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的。国内沈玉芹等的研究同样证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和有氧运动康复是安全的。

  运动康复的适宜人群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Ⅲ级的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应考虑接受运动康复。

  为了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将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功能,以指导康复训练,改善患者预后,并大幅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运动测试与训练有一定的禁忌症,具体情况将由医生判断。医生会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运动锻炼的三部曲准备活动,首先数脉搏10秒,5-10分钟的伸展运动和柔软体操,防止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和逐步增加心率,使心血管系统为运动做好准备。有氧运动,再次测脉搏10秒,进行15-30分钟的或更多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和自行车、游泳等。放松活动,数脉搏10秒,进行10分钟的伸展运动和柔软体操,让心跳慢慢回复到正常。运动后突然停下来是不安全的。运动结束时再数一次脉搏,查看脉搏的恢复情况。

  中医传统健身康复太极拳,巴西心脏病学研究提示太极可应用于心脏康复;2017美国心脏病学研究综合经济、距离、趣味性方面,认为太极是改善冠心病高危人群康复运动的有效途径。八段锦,八段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握力强度、灵活性、平衡力、血压及心率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生理、生化指标、肢体功能,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功能、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

  做好家庭康复八方面

  每天称体重体重增加是心力衰竭的最初迹象之一,意味着水肿或组织中液体在积聚。心衰患者起床后应先解大小便,然后称体重。若一天内体重增加1.3千克或一周内增加2.3千克,应及时就医。

  监测血压、心率高血压会给心脏施加压力,使心肌力量变弱。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发生波动要及时咨询医生。

  控制饮食少量多餐、忌饱食和刺激性食物;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严格控制烟酒,不喝浓茶和咖啡。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紧张及过度兴奋,以免诱发心衰。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与普通人群相比,心衰患者呼吸紊乱(如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性更大,体力和精神的休息可降低心脏的负荷。

  遵医嘱服药在橱柜、冰箱等处贴上便条,或用手机设置提醒功能,督促自己服药;不随意换药、停药。

  穿宽松保暖的衣服不穿过紧的袜子、内裤或紧身裤,以免阻碍血液从下肢流向心脏,避免下肢血栓的形成。感染会增加心衰患者再次住院的可能性,因此要注意保暖。

  保持大便通畅用力解大便会加重心衰或诱发心脏骤停;多吃含有膳食纤维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定时按摩腹部;大便干燥时可使用缓泻剂协助排便。

  记者王昕莹

李彬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师从张伯礼院士、毛静远教授,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干医生,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疾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且从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心脏超声诊断工作。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1项。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期刊论20余篇。

http://epaper.jwb.com.cn/zgjsscb/html/2018-11/20/content_8_3.htm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