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针灸部 >> 健康知识园地
中风病之养生防病源流
稿源:   2018年03月06日

  先秦、两汉至隋唐时期为中医中风病防治史上发展的第一阶段,先秦时期《黄帝内经》的成书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又标志着中医养生防病理论的形成。从汉代到隋唐,诸如张仲景、孙思邈等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又发展创新,共同奠定了防治中风病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内经》首提“中风”,并按病因将中风分为“饮酒中风”所导致的“漏风”“入房汗出”所导致的“内风”以及“新沐中风”所导致的“首风”3种(《素问·风论》),究其病因均为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风论》指出:“风者,百病之长,至其变化乃为它病。”《素问·骨空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由此指出,在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气中,风为之长,其他致病邪气都由风而起,当风邪入里,若腠理开,则风寒入;若腠理闭,则郁热于内,均可令人发病。风邪易上巅顶,而脑又为清阳之气汇聚之处,其中也蕴含了,风邪容易上行走窜,而引发中风。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中风病的养生及预防当防患外风。

劳欲失调,内伤邪中,当劳逸结合

  劳欲过度,耗伤气阴,便会导致阴阳失调、正气不足等病症表现,而正气不足则易感受外邪,风邪引动阳气而上逆,而气血上逆则阻滞清窍,从而引发中风。而阳气虚则不能温养筋脉,也会导致四肢痿弱不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就提及中风之“中于面”“中于项”“中于颊”等会触动“阳明”“太阳”“少阳”等经,而阳明、太阳、少阳皆走于头面,故中风可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走于背、胁,中风则见半身不遂。因此,劳逸结合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法则。

情志所伤,肝风内动,当调畅情志

  《内经》中病机十九条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而肝在志为怒,故情志伤肝,易引发中风。《内经》中亦有言:“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

  故情志不调,肝气不舒,则肝阳上亢,血随气逆,闭阻脑络,则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此外,因烦劳紧张,虚火内扰,耗伤阴液,亦会引发肝阳上亢而风动。故预防中风当调畅情志。

饮食不节,正气虚损,当饮食有节

  《内经》云:“偏枯⋯⋯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素问·通评实论》)。可见,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认识到中风的发病与饮食、体质有密切的关系,故提出人们当顺应四时而养生防病,为后世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奠定基础。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思想,不但构建了“治未病”的理论体系,还为后世医家应用这一理论预防中风病奠定了重要基础。

  张仲景明确提出了中风病的预防方法,即“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及“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金匮要略》)。他提出了未病时要注重“房室”“饮食”等观点以达养生、预防中风的目的。《金匮要略》指出:“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体现了养生的思想,并提出用气功、针灸、按摩等方法防止疾病发生,对我国中风病的预防有着深远的影响。《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将中风中于络会导致“肌肤不仁”、中于经则“重不胜”、中于腑则“不识人”、中于脏则“舌即难言,口吐涎”的症状一一列举,由此就产生了中风的病症分类,这对于防治中风病具有重要意义。

  张仲景还以“正虚邪中”立论,认为正气亏虚、邪气入内是中风病发的病因。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言中风半身不遂者为“痹症”,有“脉微而数”的症状,此正是因为气血不足才表现为脉微,邪风侵袭表现为脉数,故得中风病。张仲景创治疗中风病的侯氏黑散、风引汤等,对中风的防治传变及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后世张锡纯还借此创立了镇肝熄风汤。

  唐·孙思邈对于中风病的防治方法首先提倡养生,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居处法》中提到人们的起居之室,必须周密,避免“风气”入内,如果有风,当避风邪,否则会“久居不觉,使人中风”。孙思邈还提到日常不注意养生的弊端,如《千金翼方·中风》中云:“人不能用心谨慎,遂得风病,半身不遂,言语不正”,而发病之前必须“绝于思虑”“省于言语”,才不易得中风病。此外,又提倡当有中风先兆时“须急灸疗” (《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以防其停滞加重。

  孙思邈又进一步对中风种类进行划分,在《千金要方·诸风》中说道:“急卒病多是风”“中风大法有四”,即针对“偏枯”“风痒”“风彭”“风痹”分析其病机,并记载了排风汤、小八风散、大八风汤等专治疗中风的方剂。由此可见,孙思邈可称之为先秦、两汉及隋唐时期中医中风病养生防治的集大成者,自此奠定了中风养生防病的基础。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