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针灸特需 >> 学科动态
我院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出站
稿源:   2017年12月20日

  12月16日,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历经四年跟师学习后顺利出站。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军峰、李桂平、程坤及天津中医药大学耿晓娟四位博士顺利出站。

我院4名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与张伯礼院士合影

  在当日举行的全国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承与博士后研究高峰论坛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表示,当前,中医药人才队伍呈现“两头薄中间弱”现象,人才层次及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两头薄”是指高层次领军人才太短缺,掌握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和能力的全科医生人数太少;中间是个“大肚”,中医临床思维和中医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传承博士后制度就是要解决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

张伯礼院士讲话
全国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承与博士后研究高峰论坛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承办的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项目,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所进行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是将国家的博士后制度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相结合进行的一项成功尝试,充分发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医药行业的国家队引领作用,为全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中医药传承人才,是切实落实人才强国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总结是学术传承的源泉,也是中医药宝库得到不断的丰富,推动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路径。”张伯礼表示,发挥国家博士后制度在中医药传承工作中的作用,将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中医药传承有机结合,实现了传承博士后对人才培养制度、理念、模式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同时,传承博士后还总结提升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形成了学术思想传承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批内容丰富的出站报告;传承得法,师生共进。102名传承博士后个人的研究成果丰硕,在站期间共申请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10多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及会议600多人次,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作为主编或参编,参编要求是前三名的学术传统著作20余部,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承效果。

  对于传承博士后的未来发展,张伯礼表示,传承博士后培养的是终生学习制度,要不断地加强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并贯穿一生。同时,要注重立德树人。高层次人才教育并不是专业知识的教育,说到底是人品、品格的教育。最后能成为大家的往往都是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之人,传承博士后在注重专业知识提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人品、品格的锻炼。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领作用,带领一个学科传承发展,整体上提升中医药的水平,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能力,要有这种使命、担当的精神。最后是合而不同,突显自身的优势。推动所在学科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实现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人说三十而立,立什么?关键是立方向,是立人的志向,当然也包括立家。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识太多了,要凝练方向、注重积累,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张伯礼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邱春雷表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年轻的高层次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员是传承中医药的中坚力量,中医药传承博士后项目是博士后制度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创新,通过就地培养与跟师学习相结合,博士后们最大限度地获取老师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凝练导师的学术思想,实现理论创新。他表示,将来计划培养全国第二批传承博士后,并将放宽年龄条件,为国家中医药培养人才。

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影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