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技术科室 >> 检验科 >> 科室动态
抗凝血酶-Ⅲ
稿源:   2014年04月22日

  抗凝血酶-Ⅲ(AT - III)在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巨核细胞中合成,有肝素结合部位和凝血酶结合部位,属广谱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肝素与AT - III赖氨酸结合,导致AT - III的构型发生改变,暴露活性中心精氨酸,后来与凝血酶、FXa、FXIIa、XIa、IXa、纤溶酶等丝氨酸以1:1的比例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此时,肝素可从复合物中重新释出,再与其他游离的AT - III结合,继续发挥肝素增强AT - III的抗凝作用。因此AT - III是血浆中主要的生理性抗凝血因子,在维持血液的凝血与抗凝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AT-Ⅲ增高见于血友病,口服抗凝剂和应用黄体酮等药物。再生障碍性贫血,心瓣膜病,尿毒症,肾移植。AT-Ⅲ降低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AT-Ⅲ降低见于先天性AT-Ⅲ缺陷,临床病例不多见;继发性AT-Ⅲ降低见于严重肝脏疾病,属于合成减少,而我院最为多见的脑梗患者的AT-Ⅲ降低属于消耗性减少。脑梗患者急性期凝血酶大量活化,凝血功能亢进必然消耗AT-Ⅲ,加之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合成亦减少,故AT-Ⅲ活性的下降与消耗及合成减少有关。有研究显示,AT-Ⅲ在缺血性卒中的降低先于影像学表现,可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在早期脑梗患者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NIHSS)评分越高,AT-Ⅲ值越低,因此AT-Ⅲ是脑梗死的保护因素。有试验证实,高剂量的AT-Ⅲ可有效减少脑梗死的范围及改善预后,故AT-Ⅲ活性测定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了解病情演变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为引领临床进展,检验科鉴于近期开始设立此项目检验,请大家积极开展。(郭永铁)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