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流金岁月
2013-11-25《今晚报》远志真看小草同
稿源:   2013年11月25日

  天津中医文化历史悠久。明代天津卫人郭先生,“博学隐遁,卖药市间,人故以是称之”;天津卫生员王珠,博学好施。清康熙年,蓟县曹鼎望精医术,辑《医方捷效》。天津洪天锡,精研医理,撰《补注瘟疫论》等,乾隆四十九年(1784)洪氏晚翠堂刻本,时人诗赞曰:“沽上群推晚翠堂,名医济世注青囊。”雍正九年(1731),在天津县西设“医学”。光绪年间,天津建多家义社,救济、施药。邑廪生寇兰皋,精通医术,著《痧症传信方》,设立“延生社”,施医药。光绪十三年(1887),高思敏由江阴客津,在城西曾公祠建“养病院”;庚子后,于西门内设“同仁医社”,为外科医长,著有《高憩云外科十种》。

  二鸦以后,西医传入天津,但中医并没有被替代。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西医药学是医科专门课程,将中医学排斥于教育之外。1929年2月26日,国民政府中央卫生(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但中医文化深深植根群众之中,政令越排斥,中医越兴盛;越废止,中医越发展。

  民国时期,中医士剧增。1930年《天津志略》记载有名有姓、有地址的中医士704人,覆盖了全市;还记载了中药14种。中医教育也有开展,盐山人张锡纯(1860-1933),时称“医林四大家”,晚年居天津东门内,设“国医函授学校”传授医术,著有《衷中参西录》,汇集医集124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市有中医大夫1294人,皆为个人开业,或在药店坐堂行医,只凭“三个指头、一个枕头”的诊病方法;中医处于无医院、无病床、无学校的“三无”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的真正春天到来了。1952年,天津市卫生局颁布了《天津市联合诊所管理办法》,个体中医参加联合诊所者日益增多。至1954年中医联合诊所发展到80多个。很多联合诊所申办成为公立区、街卫生院。1954年10月,在和平区建设路建立了第一个国办天津市中医门诊部,著名中医陆观虎为门诊部主任,医务人员82人。陆氏是江苏吴县人,名医后裔,专精中医妇科、内科,拥有“南派”之长。身后弟子集其临床病例为《陆观虎医案》传世。1955年12月18日,以中医门诊部为基础,建立了天津市立中医医院,地址在和平区多伦道,郭沫若题写了院牌,陆观虎和赵寄凡为正副院长。赵寄凡早年从父和老中医学医,为天津著名中医。对伤寒三阴证颇有研究,临床擅用《伤寒论》方,有“经方派”之称。著有《矽肺病人的脉象初步探讨》、《经方与时方的看法》,与陆观虎合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咳喘)中医治疗初步总结》。

  1958年天津中医学院成立,中医医院改为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66年,天津中医学院迁至河北省。1978年,重建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医院改称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0年12月,迁址鞍山西道新院。改革开放后,天津中医学院(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飞速发展,谱写了一个甲子的历史辉煌。清代龚自珍“远志真看小草同”的诗句中,其“小草”、“远志”为中药材。一棵棵小草,不就是演绎着造福人们的远大志向吗?

  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3-11/25/content_1039714.htm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