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治未病 >> 膏方门诊 >> 媒体新闻
2013-5-28《健康周报》小满至 夏季到 养心清热好时机
稿源:   2013年05月30日

  5月21日,24节气进入了小满。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是指万物将满未满之时。这个时候,也是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多的。因此,需要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小满到 清热食材受欢迎

  记者在不少超市见到,绿豆、银耳、赤小豆、白糖等被放在了显眼位置,很多商家更是做起了促销活动。在散装绿豆的柜台前,很多市民都是一大袋四五斤的购买。正在选购绿豆的王阿姨告诉记者“现在天热了,气温都能达到三十多度了,孩子们上一天班回来,就想喝点儿稀的,我们家一到夏天就绿豆汤不断,不是能消暑去火吗?”除了绿豆逐渐走俏市场之外,一些具有清热祛湿作用的蔬菜最近在市民餐桌上出现的频率也多了起来。

  小满养生切记三原则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汤毅指出,小满养生应以养心清热为主,做到清热养心、生津止渴;清心祛暑、清热解毒;健脾养胃,补气益阴三个原则。汤毅主任具体解释了小满养生的三个原则。

  原则一:清热养心、生津止渴。

  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热较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养心、生津止渴。中医认为,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原则二: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苦,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苦食物为宜,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原则三: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如某些人已有疰夏、伤暑、暑湿、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症状出现,那么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注意针对性,辨证用膳,或补脾肺气虚,或气、阴双补。

  “未病先防”不可忽视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汤毅主任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汤毅主任解释,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并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中医学还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但是不否定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况下的主导作用。因此,“治未病”应该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汤毅主任提醒市民,小满节气中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小满时节,天气闷热潮湿,正是皮肤病高发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这里说的就是“风疹”病。可见古代医学家对此已有所认识。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