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针灸部 >> 专病治疗特色
“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
稿源:   2013年05月08日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性脑卒中引起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鉴于血管性痴呆概念的不足,Hachinski和Bowler于1993年提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这个更广泛的概念,并被广为接受。而VCI提出也是缘于对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防治的迫切需要。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明显(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目前认为VCI包括3种情况: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和伴有血管素的阿尔茨海默病(即混合性痴呆)。脑梗死导致的痴呆发生率约30.1%,而脑出血者痴呆发生率约为27.5%,如果考虑所有一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则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达50%一75%[4]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脑血管病的多发,VCI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药物治疗常用的为:胆碱酷酶抑制剂、非类固醇类抗炎剂、钙通道阻滞剂、促神经细胞代谢剂等,像这样药物单一疗法大都只是改善症状,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且作用缓慢,疗效不十分明显。因此,该病的防治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1972年设立的治疗中风病的大法。历经三十余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已经形成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的中风病综合诊疗体系,已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在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的基础上,石学敏院士对血管性痴呆进行了大量研究。石老指出,中风痴呆的病机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神机、记忆皆生于脑,脑病则神机失用,记忆匮乏。脑为奇恒之府,诸髓所聚,肾精衰亏、脑失所养、痰瘀阻窍、窍闭神匿,神机失用,发为痴呆。

  他创立的“调神益智”针法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前期研究表明该针法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记忆生活能力,激活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从而促进和加强了脑功能的代偿作用,提高拮抗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良性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水平,促进记忆力恢复。

  基于石院士的理论,郑健刚主任认为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源于中风病导致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多领域功能障碍,也遵循中风病“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神机失用”的基本病机,但此阶段神机的损伤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痴呆程度,而是造成“识神”功用的异常,即患者在认知、执行和记忆方面的功能已经表现出早期损害,或者称之为“痴呆先兆或痴呆早期阶段”,此时有效控制延缓疾病发展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

  “调神益智”针法源于石院士的治疗痴呆病的思路,取穴:水沟、内关、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百会、四神聪、四白、太冲、丰隆等。

  内关为心包经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阴维脉维系全身阴经,内关通于三焦经,调理气机;水沟为督脉穴,通任脉,人身之任督二脉,一阴一阳,犹如天地,故可以通调天地阴阳之经气,督脉络脑,其分支与心相联系,针刺水沟可醒脑开窍、调理阴阳;百会穴亦名三阳五会、泥丸官,归属督脉,为手三阳经与督脉之会,为督脉的要穴,具有督脉的功效,可治神志病;百会穴又位居巅顶,其深部即为脑之所在,与脑关系密切,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黄帝明堂灸经》言百会“主少心力、忘前失后、心神恍惚”,提示针刺百会穴具有调理督脉,升提阳气,下降浊气,醒脑开窍,填髓充脑,安神益智的功效;四神聪、四白可使神智安宁,明目聪耳。诸穴合用,可醒脑开窍、滋补肝肾、填精补髓、宁心安神,体现了“醒神、调神”之法。风池、完骨、天柱具有补益脑髓,升清降浊之功;太冲、三阴交有滋补肝肾,生髓补脑之力;加之丰隆化痰降浊,活血散瘀。

  该针法调补兼施,“醒脑、补脑、调神、促智”并重的特点,目前该针法是我病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特色疗法,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针灸一病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