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五专特色 >> 专药 >> 特色制剂 |
止咳平喘剂 |
稿源: 2025年04月24日 |
清肺止嗽膏 别名:qfzsg [药品名称] 品名:清肺止嗽膏 汉语拼音:Qingfeizhisou Gao [主要成份] 鲜芦根、麦冬、甘草等。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润肺,止嗽化痰。用于感冒咳嗽、多痰、久咳不愈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0g,一日2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瓶装200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包装]口服液体药用塑料瓶包装,每瓶装200g。 [批准文号]津药制字(2001)Z第0215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本院制剂室 小儿清肺丸 别名:xeqfw [药品名称] 品名:小儿清肺丸 汉语拼音:Xiaoerqingfei Wan [主要成份] 浙贝母、石膏(生)、葶苈子、桑白皮、苦杏仁等。 [功能与主治] 镇肺化痰,止嗽定喘。用于感冒后肺炎,咳喘或一般痰热咳喘,气管炎、百日咳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周岁以内一次半丸,一日3次;一岁至三岁一次1丸,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包装]中药丸塑料球壳包装,3g×10丸。 [批准文号]津药制字(2001)Z第0178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本院制剂室 痰热咳喘丸 别名:trkcw,kcwh [药品名称] 品名:痰热咳喘丸 曾用名:咳喘五号 汉语拼音:Tanrekechuan Wan [主要成份] 地龙、黄芩、杏仁、桑白皮等。 [功能与主治] 清热化痰,止咳定喘。适用于慢性气管炎,偏实偏热型咳喘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中药丸塑料球壳包装,9g×10丸。 [批准文号]津药制字(2001)Z第0169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本院制 剂室清肺合剂 别名:qfhj [药品名称] 品名:清肺合剂 汉语拼音:Qingfei Heji [主要成份] 炙麻黄、杏仁、黄芩、甘草等。 [功能与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喘,支气管炎,肺炎。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7~15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 风寒咳嗽者慎用。 [规格]每瓶装100ml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玻璃输液瓶包装,每瓶装100ml。 [批准文号]津药制字(2001)Z第0237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本院制剂室 小儿止咳合剂 别名:xezkhj [药品名称] 品名:小儿止咳合剂 汉语拼音:Xiaoerzhike Heji [主要成份] 前胡、桔梗、桑白皮、桃仁等。 [功能与主治] 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主治小儿肺热咳嗽,症见咳嗽气粗,痰多而粘,鼻咽干燥,身热面赤,口渴便秘等。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25ml,一日3~4次,用时摇匀。或遵医嘱。 [规格]每瓶装100ml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玻璃输液瓶包装,每瓶装100ml。 [批准文号]津药制字(2001)Z第0267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本院制剂室 清肺化痰胶囊 别名:qfhtjn [药品名称] 品名:清肺化痰胶囊 汉语拼音:Qingfeihuatan Jiaonang [主要成份] 麻黄、黄芩、石膏(生)等。 [功能与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喘症。用于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喘痰多或见黄痰,喘憋胸闷、有痰不易咯出、舌暗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滑数。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症见上述症候者。若见素体脾胃虚寒,长期腹泻属虚寒性咳喘者慎用或遵医嘱。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 咳喘属于寒证者忌服。其他喘咳病单纯虚证,平素伴有脾胃虚寒,慢性腹泻无痰热及瘀象者慎用。符合适应症但重度发作者,可与西药同时使用。 [规格]每粒装0.35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包装,每瓶装50粒。 [批准文号]津药制字(2005)Z第0889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本院制剂室 咳喘胶囊 别名:kcjn [药品名称] 品名:咳喘胶囊 汉语拼音:Kechuan Jiaonang [主要成份] 荆芥、蝉蜕、麻黄(炙)等。 [功能与主治] 宣肺平喘、化痰通络、疏风解痉。用于支气管哮喘,咳嗽喘鸣、胸闷憋气、咯痰色黄或白粘等证。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 支气管哮喘属于寒证者忌服。其他咳喘病单纯虚证,无痰热及瘀象者慎用。符合适应症但重度发作者,可与西药同时使用。 [规格]每粒装0.35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包装,每瓶装50粒。 [批准文号]津药制字(2005)Z第0888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本院制剂室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