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健康教育
四时辨体捏脊法
2012年04月25日

  1何为“四时辨体捏脊法”?

  首先,捏脊疗法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中医防治疾病的外治法,它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西医的解剖生理学为基础,不仅以痛为腧,而且运用经络、神经联系的原则,循经取穴,辨证施治。捏脊按摩具有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提高脏腑生理功能,特别是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从而使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此法操作简单,人人可学;经济实用,不用器械;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治疗时没有痛楚,易被患者接受,尤其适于小儿。对于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积滞、疳证、便秘、腹痛、遗尿等病证具有良好效果。

  “四时辨体捏脊法”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融教授率先提出,即在传统捏脊方法基础上,根据四时节气的变化和儿童体质的不同,增加推拿相应的穴位,达到防病强身目的的一种疗法。

  2“四时辨体捏脊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四时辨体捏脊法”的理论基础包括:“治未病”理论、“四时养生”理论及“体质”理论。

  (1)中医“治未病”理论:祖国医学在历代医家长期和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初步建立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治未病”思想,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未病先防是在尚未发病之前,采取适宜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则是在发病之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疾病的转变和恶化。

  由于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及“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治未病”思想在儿科显得尤其重要。历代儿科医家在预防小儿疾病方面,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如清代唐千顷《大生要旨》中说:“小儿气血未充,而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时培养,故饮食宜调,寒温宜适,若在期内断然生不得病。须知小儿身体微弱,脏腑柔脆,岂堪先以疾病摧其生机,继以药物资其消烁,精神暗耗,早年戕贼,能保长生乎?”因此,历代儿科医家都特别重视婴儿的调护保健和疾病预防。如有学者为有效控制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变化,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研究过程中针对体质类型,在病前采取因质论食改善发病体质以达未病先防;病中采取饮食调理体质、脏腑辨证分型论治、中药免疫调节的综合方法以既病防变;病后采取预防外感、运脾、护胃强后天之本以病后防复。亦有学者提出:外感病,防传变;急性热病,卫气同治,气分早下,“三宝”早用,气营血三联治疗;重食积,通肠腑,保健康;重养胎保育与调护,防杂病时病。

  (2)中医“四时养生”理论: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应顺四时而适寒暑、调理机体阴阳之气。四时气候变化、季节更迭对机体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小儿,故当已病时治病或未病时防病,都应顺四时适寒暑,调理机体阴阳之气。如春三月,气候由寒转暖,儿童对温差骤变的适应力差,多发呼吸道疾病及过敏性疾病。故自立春开始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厌食等疾病的发生。夏三月,夏暑当令,心火亢盛,脾土受困,易发夏季热、厌食、腹泻、暑温等病,故于立夏开始早期干预,可有效减少以上疾病的发生。秋三月,肺金当令,肺喜润恶燥。秋燥季节,多见燥咳。故于立秋开始,应积极预防燥咳、秋季腹泻等秋季常见病的发生。冬三月,气候由凉转寒,多发呼吸道疾病。故自立春开始,应积极采取措施,以有效减少感冒、咳嗽、肺炎、哮喘等疾病的发生。

  (3)中医“体质”理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体质的形成、分类、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学说。体质学说可以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方法。疾病是致病因素与机体正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正气作为内因是发病的根本依据,而正气的强弱、正气内在的倾向性是个体体质所决定的。欲有效地预防疾病,必须了解个体体质的偏颇,有针对性地补偏救弊,才能相其宜、顺其势而调之。

  小儿体质的不同,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也不同。小儿体质分为正常质、痰湿质、内热质、气虚质、气阴两虚质等不同类型。临床中发现痰湿质小儿易患咳嗽、肺炎喘嗽、积滞、厌食等疾病;内热质患儿易患扁桃体炎、口疮等疾病;气虚、气阴两虚质患儿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疾病。因此针对小儿体质的偏颇进行调和,可预防或减少某些相关疾病的发生。

  总之,中医学在学术思想上,紧密结合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反复强调“慎调摄、重鞠养”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防重于治”的预防医学思想。在保育方面,从养胎、护胎即开始,远超过了现代医学“围产期医学”的范围;而且在保育内容上,重视内外环境的统一,提出“顺四时、适寒温”,“多见风日”,加强体格锻炼,“顺应天时”以养生的观点;在保育方法上,处处以防病保健为目的,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疾病的发病规律,提出不同的预防措施,并积累了不少有效的实践经验。

  3“四时辨体捏脊法”的具体操作?

  “四时辨体捏脊法”主要在传统捏脊方法基础上,根据四时节气的变化和儿童体质的不同,增加推拿相应的穴位。

  (1)常规捏脊法

  常用手法有捏、拿、推、捻、提、放、揉、按,1~3岁自三遍每捏三提一,反复6遍;3~6岁自二遍每捏三提一,反复6遍。常用介质有滑石粉、润肤油等。

  (2)四时取穴捏脊法

  小儿“肝常有余”,肝木旺于春时;又因初春寒气未退,小儿易感风寒,故立春之时,常在常规捏脊的基础上加揉按肝俞、肺俞,以平肝防感。

  小儿“心常有余”,心火旺于夏时,“去其有余,以求其平”,故在常规捏脊的基础上加揉按心俞、小肠俞,以清心去火。

  秋季为肺金旺时,而此时又以秋季腹泻为常见,故在常规捏脊的基础上加揉按肺俞、大肠俞,以清肺止泻。

  冬季为肾水旺时,而此时又为至阴至寒之季,故在常规捏脊的基础上加揉按肾俞、膀胱俞,以补肾固阳。

  (3)辨体取穴捏脊

  对于痰湿质,在常规捏脊操作的同时加三焦俞、脾俞以健脾化痰;

  对于内热质,加肝俞、心俞、大椎以清热;

  对于气虚质,加脾俞以健脾益气;

  对于气阴两虚质,加脾俞、肝俞以益气养阴。

  4“四时辨体捏脊法”的疗效如何?

  “四时辨体捏脊法”在临床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积滞、疳证、便秘、腹痛、遗尿等病证具有良好效果。如我们前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以3-6岁健康幼儿200例作为治疗组,以同期同龄儿童200名作为空白对照组,以“四时辨体捏脊”法为干预手段,以幼儿体质水平、体质特点、体质指数、细胞免疫(CD3、CD4、CD8、CD4/CD8)、体液免疫(IgA、IgG、IgM),及呼吸道感染次数为观察指标,评价“四时辨体捏脊法”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结果表明:400名儿童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为14.25%;男女比例为1.25:1;体质分型中以气虚质和痰湿质居多,分别为总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35.09%和28.07%。“四时辨体捏脊法”可明显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质指数、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提高免疫力,且对患儿体质水平有一定的改善趋势。证实该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而且操作简单,家长易学易会,患儿无痛苦、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