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院士风采 >> 石学敏院士 >> 管理篇
入世了,针灸学准备好了吗?——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院土
2010年05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1月

本报记者 常宇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石学敏院士就新世纪针灸学科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作了专题发言。会议期间,记者又就此问题对石学敏院士进行了进一步采访。

  石学敏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同时担任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传统医学院第一副院长,美国东方医学基金会顾问,美洲中医学院及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中国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杂志》副主编、《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编委等职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记者:石院士,我国入世之后,是否会给针灸学的国际化发展带来机遇?

  石学敏:中国入世之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世界上现有120多个国家接受中医学,这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针灸学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将合法化,澳大利亚已经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督管局,与我国的中医药管理局职能相似,在美国和德国的许多地区,针灸费用被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尤其在美国,很多国立医院都有针灸科,,有很多人包括很多外国人都从事针灸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其普及水平与我国相近似,患者对针灸治疗的需求量是很大的。21世纪,回归的自然已经成为人类保健的主题, 自然疗法将得到飞速发展,中医传统医学将进入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阶段。中国加入WTO只是给针灸学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机会,越来越多地被世界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它同现代医学相比,有很多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记者:那么,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针灸的优势与特色具体体现在什么?

  石学敏:针灸学有悠久的历史,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它的实用性,它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疗效迅速、无毒副作用。现代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劣势,正是针灸学或者说中医药学的优势,体观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慢性病,如慢性胃炎,无论是萎缩性胃炎还是胃酸过多性胃炎等等,针灸对症状的改善是很明显的,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远期疗效也很巩固。现代医学对很多慢性病往往没有卓有成效的治疗办法,而人们更多患的是慢性病。西药的副作用以及过敏性反应也是它的致命劣势。二是疑难病,疑难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甚至其发病机理还未弄清,用药也只是在探索中,而中医往往整体调节,治疗效果很好,很容易解决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治疗神经衰弱。此外,癌症前期西医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但到了中晚期,还得靠中医药及针灸治疗.这是来自我们多年临床实践的认识。三是老年病,一般人55岁以上不同程度的有老年病,老年病不仅仅指心脑血管疾病,痴呆症、皮肤病、眼底病、肺气肿、心脏病、肝萎缩、骨质疏松、血管硬化、糖尿病等等很多都是,现代医学对这些病往往并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中医药及针灸就发挥了它明显的长处,对于治疗老年病效果相当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症状延缓衰老,甚至恢复健康状态。老年痴呆症、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四是针灸镇痛,没有副作用,西医止痛是有麻醉性的,服用西药止痛药大多破坏胃粘膜,有很大副作用,而且是暂时止痛,而针灸止痛不仅能迅速缓解,而且是长效的,如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结石的止痛,有时是很神效的。韩国、日本、台湾、东南亚一些国家广大民众是非常崇拜古老的针灸术的,近几十年来针灸学在欧美国家也引起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是轰动。

  记者:我国目前的针灸发展情况怎么样?

  石学敏:我国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针灸科被看作是附属科室,部分医院针灸科无病房,无法形成学规模和环境。针灸医师工作强度大,收入低,这将严重影响针灸的发展,针灸专业的学生对前途产生怀疑,专业思想不稳定,或者改行,或者到国外行医,长此以往,针灸将后继乏学,在目前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里,超过40张病床者寥寥无几。而且病床的使用率低。

  记者:入世之后,我国针灸学科是否有危机,应采取什么对策?

  石学敏:机遇与挑战是同时并存的,我们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针灸学科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要从几个方面出发,一是要建立基地,从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针灸科的发展,也许可以得到某些启示。我们初建针灸科时就提出:培养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建立一个坚实的针灸基地,装备先进的设备,用当代高新技术去研究中医针灸学的发展规划。从1972年建科起,先后设立电生理室、CCU病房,1991年床位增至240多张,2000年我们建成了以针灸为主的的国际医疗康复大厦,针灸病房增至600张床位、教学、科研基地,被国家中神针惊世界华宝生辉煌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全国针灸重点学科”。基地建设是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方面要作一些扎实的工作。二是内涵建设,针灸学教材需要改进,要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适应现代临床经验。针灸医师除了要掌握中医针灸理论和技术,还要有一般内科医师的基础知识,掌握西医神经内科知识,具有神经定位诊断的水平和急救能力。针灸学科的科研选题应以应用研究为主,达到提高疗效,阐发针灸作用机理,推动针灸学科发展的目的。三是要重视专科建设,专科要有主攻的专病,专病要有治疗的专家,专家要有特色的专方、专药、或专长的技能,建立特色性针灸专科。占领国际医疗市场。在专科专病上要加大投入,筛选和总结特色性的针灸治疗专病的方法,如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缠腰火丹、红丝疗效果很好,但现在很少应用,应加强国际针灸人才培养,在国外行医的针灸医生,有些未受过正规的中医学教育,在国内只是经短期培训,这严重损坏了中医和针•灸的形象,中医学院对外国留学生的毕业条件也不能降得太低,培养针灸国际人才要有一定的标准,这样针灸医学才能在国际上健康发展。

  记者:有人提倡在社区医院广泛开展针灸门诊。这是否也是针灸学发展的一个思路呢?

  石学敏:目前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在城市、农村的一些社区设立针灸门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大面积的门诊会出现很多专家,积累很多经验,这也是措施之一,我同意这种作法,但这毕竟是一个低层次的思路,应该立足于世界医学之林而长盛不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