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院士风采 >> 石学敏院士 >> 管理篇
神奇的凝聚——记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院长石学敏院士
2010年05月13日

  有人说石学敏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出现在哪里,智慧便会在哪里闪光;也有人说石学敏象一块磁石,放在哪里都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心。

  聪颖、自信、果断,是石学敏院士给人的印象。

  (一)

  1983年底,石学敏出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1984年,一系列改革措施便开始在全院实施,其中最突出的是他推行“一院两制”计划。他规定,凡是医院在职职工,在保证白天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自愿入股,自筹资金购买部分医疗仪器,晚上租用医院门诊楼开展业余晚诊服务。这一部分属于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收入分配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配合这一大胆计划,还制定整套严格管理制度。仅仅一年功夫,预期效果开始产生,医院出现生机,特别是职工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石学敏这一炮打响,一石击起千层浪!

  在中国刚刚谨慎迈出改革步伐的1984年,这些变化无疑引起了某些人的非议和责难。“钻改革的空子”、“一切向钱看,医院变了质”、“挖公费医疗的墙脚”,不一而足,种种压力直指石学敏。

  “不当院长,我还是医生,还是教授!”面对干扰,石学敏非常镇定,也相当自信。他认为,社会主义医院要讲社会效益,更要讲经济效益。医院要有坚强的物质后盾来发展医学科技,以更新设备和改善职工福利待遇。否则,医院会越办越穷,越办越满足不了社会需要。我们在扩大服务前提下,增加职工收入,方向没有错!

  经过陆陆续续近一年审查、考核,最终,石学敏继续当院长,各项改革深入实施。天津中医一附院对患者问卷调查,80%被调查者赞成中医一附院的改革。有患者还反映:自从开设业余晚诊以来,医院服务态度出现了大改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许多远道患者也赶来一附院慕名求医。石学敏以他的智慧和魄力,敢为人先,在那样困难的背景——想,人之不敢想;干,人之不敢干,重塑一附院形象,医院改革,首战告捷!

  (二)

  石学敏当院长出了名,轰动了远远近近。不过,他精湛的针灸技艺更广为人知,誉满海内外。多年潜心研究,已使他在针灸领域独树一帜。他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挽救了一位又一位因中风濒于瘫痪的病人;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概念,为针刺临床及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荣获1986年国家科研成果2等奖。

  1987年,石学敏一行赴缅甸讲学。当时,缅一高级领导,患增生性脊柱关节炎,下肢瘫痪,上肢肌肉已经开始萎缩,曾求治于许多欧美专家也没能摆脱轮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和对针灸的好奇心,他找到了石学敏。怎么也没想到,仅仅经过5次治疗,他便奇迹般地站立起来,而且能迈开步子走路了!激动得这位领导人连连赞叹:“中国针灸神奇!中国了不起!”为了表彰石学敏他们成功的“针灸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外交部特地通令嘉奖!

  由于石学敏重视和带头搞科研,一附院科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1983年至1987年间,共取得部级科研成果1项、市级科研成果3项、院级科研成果1项。在社会“一切向钱看”冲击下,中医一附院600多名技术干部都安心本职工作,兢兢业业,爱岗敬业。

  (三)

  问起天津中医一附院人:“如果医院领导班子改选,你们会选谁当院长?”许多人不假思索地说:“还选石学敏!”

  1983年以前,天津中医一附院是一个靠国家补贴过日子的穷单位。1988年,在社会紧缩医疗费用情况下,医院年门诊量为103.8万人次,较1987年增长3.6%,全年业务收达1600万元。

  天津中医一附院职工福利待遇明显改善。现在,医院职工除工资外,奖金,业余收入年人均达千元。职工住房以前人均2.5平方米,现在按职称达到国务院规定的住房标准。双职工后顾之优也得到妥善解决,托儿所、儿童乐园、“少年班”都由医院自己投资建立起来。

  良好医德医风业已在一附院成为一种风气,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医院医务人员拒收礼350余次。1988年,天津中医一附院荣获天津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如今,一附院职工就象一股强大的旋流,紧紧地围绕着医院这个中心。1987年在对263名职工的问卷调查中,热爱一附院者达90%。许多在职技术骨干不为高薪聘请所动,他们说,“我们不是为了报酬,我们的目的是振兴中医事业!”

  有位哲学家说:“拥有了人民,便拥有了一切。”石学敏改革之路已经印证了这一哲理。

  ——摘自《健康报》1989年2月28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