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名称
|
|
级别
|
|
负责人
|
|
主 要 实 验 技 术
|
|
|
|
|
|
|
|
|
|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
|
三级
|
|
于建春
|
|
在衰老及老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荧光定量
|
|
|
|
|
|
|
|
PCR(基因拷贝数定量);  、分子杂交(Souther Blot,Northern Blot,
|
|
|
|
|
|
|
|
Western Blot 和原位杂交技术)、基因芯片、快速老化鼠模型研究相
|
|
|
|
|
|
|
|
关技术、体视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双向电泳技术、质谱分析、
|
|
|
|
|
|
|
|
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免疫荧光与免疫组化技术、分子克隆技术。
|
|
|
免疫学实验室
|
|
二级
|
|
刘维
|
|
在免疫学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分析技
|
|
|
|
|
|
|
|
术、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分
|
|
|
|
|
|
|
|
子免疫相关技术。
|
|
|
|
|
|
|
|
|
|
病理学实验室
|
|
二级
|
|
李 谈
|
|
在临床组织标本和中医药防治心、脑、消化、肾脏等疾病的病理形态学及
|
|
|
|
|
|
|
|
机理研究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常规病理学技术、组织化学免疫组
|
|
|
|
|
|
|
|
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病理图象分析技术、相关动物模型制备技术。
|
|
|
|
|
|
|
|
|
|
中药药剂学实验室
|
|
二级
|
|
李 进
|
|
在中药药剂研究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薄层色谱
|
|
|
|
|
|
|
|
扫描技术、气象色谱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技术等。
|
|
|
|
|
|
|
|
|
|
中药炮制实验室
|
|
|
|
崔维利
|
|
在中药炮制研究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薄层色谱扫描技术、显微鉴别
|
|
|
二级
|
|
|
|
|
|
|
|
|
|
|
|
|
|
|
|
|
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技术等。
|
|
|
|
|
|
|
|
|
|
临床药学实验室
|
|
一级
|
|
马 瑛
|
|
在临床药学研究方面的主要实验技术:中药成分分析的液、气-制联用,
|
|
|
|
|
|
|
|
HPLC、TCL、UV、荧光、原子吸收等光谱测定和毛细管电泳、中药复方新
|
|
|
|
|
|
|
|
药质量控制技术、中药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和大孔吸附
|
|
|
|
|
|
|
|
树脂分离制备技术、方剂生物样本预处理方法与分析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