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专利成果
1999年以前
2010年01月20日

针刺对快速老化鼠细胞核活性基因转录与调控水平影响的研究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部
2、主要研究人员:石学敏 温廷益 韩景献 李 平 王 舒 等
3、组织验收单位:国家自然基金
4、成果验收日期:一九九九年六月
5、成果登记情况: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九日通过天津市成果登记
    成果简介 该课题是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在观察两种鼠老龄与青龄脑肝细胞核,活性基因转录调控差异性基础上,重点研究针刺的干预作用,并对针刺前后Cu---Zn、SOD基因同源性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填补了针刺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致使针刺延缓衰老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孕期保健操的技术引进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
2、主要研究人员:闫淑珍 王玲琦 张东梅 李福生 王 新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九年六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学习日本先进经验,将孕期保健操技术引进国内,可完善孕产妇保健的孕中期保健内容,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

柯萨奇B3m病毒所致BALB /C 小鼠心肌炎模型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 科
2、主要研究人员:刘 虹 胡思源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九年六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实验模型是参照首都儿研所的方法而引进的实验造膜技术,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规律,有助于有效药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

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引进和改良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 科
2、主要研究人员:李新民 马 融 孙希焕 任 勤 鲁 斌
3、组织评审人员: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九年六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模型是课题组参照国外先进技术方法加以改良,在我市首先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该改良后模型不仅符合原病模的病变特点,且水肿明显,更接近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其腹泻减轻,造模成功率高,便于应用 。

慢性利血平抑郁模型的制作技术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部
2、主要研究人员:刘 维 尹新中 宋春荣 薛 敏 王 熠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九年六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研究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慢性利血平抑郁模型,进行中药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探讨,获得满意效果。

 

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部
2、主要研究人员:刘 维 王 伟 陈文娟 吉春玲 陈大权 等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通过进修学习并掌握:将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技术,获得较为满意疗效。

新型嗅觉标准液的临床应用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喉
2、主要研究人员:刘绍武 石 磊 张玉敏 闫锡联 李振芝 等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是按日本现行嗅觉标准液规范研究,由环保专业引进到卫生专业,其研究内容的设计与国际接轨,研究成果与国外相类似。

泽泻合剂试验在梅尼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 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与天津市南开医院,合作项目
2、主要研究人员:沙寿芳 盛金明 谯凤英 林文森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中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通过对梅尼埃病急性发作期,泽泻合剂脱水作用的系统临床观察,确定泽泻合剂,在膜迷路积水诊断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可接受性 ,为梅尼埃病的诊断,提供一种理想且无毒副作用的诊断方法。

计算机断层图像三维合成技术的研究

1、 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院医院
                 与天津理工学院,合作项目
2、主要研究人员:杨保和 瞿宏琛 曲衍方 刘文涛 等
3、组织验收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4、成果验收日期:一九九八年九月
    成果简介 该研究利用逆层析全息显新技术,将待测体轴方向的一系列CT片或MR(核磁共振)片合成
为立体全息图。结果表明:用全光息技术合成CT和MR图像,并白光再现质量的立体像,是可行的。该结果,对医学诊断和工业无损检测具有重要作用和专业意义。该研究还提出纵向面积分割法,用纵向面积分割法和非相干多次曝光相结合的技术合成为立体全息像,在专业技术上是个突破。用此技术合成的立体全息图透明性、透视性好,是一种高质量的全息立体像。该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

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部
2、主要研究人员:刘 维 郭庆常 张洪鹏 方桂梅 臧力学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八年六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是将柳氮磺胺吡啶,应用于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获得良好疗效,其优越性在于:具有抗风湿与抑菌的双重作用。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体外培养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部
2、主要研究人员:郭利平 张军平 黄文政 杨洪涛 杨玉秀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八年六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是研究肾功能、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该课题组成员参照国内外各家之长,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改良创新,成功地获得了高纯度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医院门诊收费柜员制”计算机管理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主要研究人员:石学敏 韩春祥 兰鸿琴 于 滨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七年十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应用当前计算机较先进的服务器 / 客户机的网络形式,达到数据共享,实现了患者就医、划价、收费一次完成,从而解决了漏收、错收的问题,对全市各医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为促进医院现代化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腰 - 硬复合麻醉技术的临床应用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
2、主要研究人员:陈光华 宫士凯 李 刚 刘 毳 张 洪
3、成果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七年十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是课题人员受国外“双管式”腰 - 硬复合麻醉技术的启发,设计研制出的新型腰 - 硬复合麻醉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它把腰麻肌松良好及硬膜外麻醉可延长麻醉的优点合二为一,安全实用,取得良好效果,深受手术医师及患者的欢迎。

 

气管插管引导器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
2、主要研究人员:杨金利(第二设计人)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七年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气管插管技术空白
    成果简介 该课题是研究人员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并通过北京协和医院与美国协作关系,将“气管插管引导器”引进国内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优越性在于:操作方便准确,有客观指正,可反复应用,对组织损伤小 ,有特异性,且价格低廉。

 

关节腔注射甲胺喋呤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滑膜炎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部
2、主要研究人员:刘 维 李秀华 陈伏宇 王 慧 左 芳 等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七年十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课题是研究人员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的一种向关节腔内注射甲胺喋呤,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滑膜炎的新方法。该技术优越性在于:从根本上抑制滑膜细胞增殖,有药物滑膜切除的效果,对控制类风湿滑膜炎病程进展有益。

人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部
2、主要研究人员:张军平 郭利平 阮士怡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七年十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课题对国外人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了改良和优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易于操作的人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该技术成功地进行:血清选择及比例置换、培养器材的筛选和术前处理,从而有效地突破了人内皮细胞,难以进行体外培养的技术难关。

 

面颊皮肤微循环观测方法及其应用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功能检查科
2、主要研究人员:刘云洁 方桂梅 吕桂泽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七年十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研究通过对面颊皮肤微循环形态学,及血流态的观察,将面颊皮肤微循环观测方法,应用于面瘫及中医分型,具有学术价值。

 

改良睫状体扁平部造瘘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绝对期青光眼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2、主要研究人员:杨 光 张海翔 李志勇 徐 莉 赵君菁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七年六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在文献回顾基础上,对睫状体扁平部造瘘术,进行创新性改良而成,使该术式降压效果明显提高,副作用基本消失,临床效果良好,且适用于各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绝对期青光眼。

 

日本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 - P/10)的引进与开发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部
2、主要研究人员:石学敏 韩景献 李 平 王 舒 刘庆忠 等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七年六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是石学敏院士等从日本引进的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 -P/10)的培养技术,该模型小鼠以快速老化并出现学习记忆障碍及脑萎缩为特征,成为国际公认的较理想的自然发病脑萎缩动物模型。此种系小鼠已在我院培育成功,保持了日本原有品系的所有特征,并已达群体化规模,填补了国内一项技术空白。

 

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 - P/8)的引进与开发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部
2、主要研究人员:石学敏 韩景献 李 平 王 舒 赵俊宏 等
3、组织评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评审日期:一九九七年六月
5、成果评审情况:系引进新技术项目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
    成果简介 该项目是石学敏教院士从日本引进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8)的培养技术,此种系小鼠已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培育成功,保持了日本原有品系的所有特征,并已达群体化规模,填补了国内一项技术空白。

《金匮方论衍义》文献及有关理论研究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科教处
2、主要研究人员:陈大权 王立颖 张洪鹏 臧 怀 王世成
3、组织登记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登记日期: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六日
    成果简介 《金匮方论衍义》是首部注释中医重要古典医籍《金匮要略》之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该研究,对其版本进行考证,对其文字加以校勘,指出了《金匮要略》的注释特色,对《金匮方论衍义》中“百合病”病理的认识作深入的探讨,对有关“燥郁”理论的阐述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

 

顺气豁痰法治疗小儿精神运动性癫痫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2、主要研究人员:李新民 李向农 李少川
3、成果登记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4、成果登记日期: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六日
    成果简介 该研究针对小儿精神运动性癫痫的特点,提出痰阻气逆是小儿精神运动性癫痫的基本病机,痰浊动风或痰火壅盛为其病理演变,顺气豁痰法为其治疗常法。

针灸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部
2、主要研究人员:石学敏 张慧勇 卞金玲 胡国强 赵建国 等
3、组织验收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4、成果验收日期:一九九六年九月三日
    成果简介 该研究采用国际公认的严格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系统,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7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针刺法和中西药物疗法分别进行对照研究。同时从颅脑血流动力学、自由基清除活性改变、出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客观指标的变化,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作用机制。

 

针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急症部
2、主要研究人员:芦绍强 罗 利 刘新桥 韩 艾 马津全 等
3、组织验收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成果验收日期: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成果简介 该课题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探讨针刺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和机理。临床结果显示:针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其临床疗效与西医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动物实验证明:针刺可使病理、电镜、电生理、血生化等多项指标改善。

 

针刺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部
2、主要研究人员:周继曾 卞金玲 赵建国 李 岩 马春燕 等
3、组织验收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成果验收日期:一九九六年一月
    成果简介 该研究是在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一一“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

 

针刺麻醉和针刺镇痛临床研究

1、成果完成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部
2、主要研究人员:武连仲 等
3、组织验收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成果验收日期:一九九六年一月
    成果简介 该课题是“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该研究对痛证的针刺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观察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十余种痛证1000余例,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辩证、取穴、针刺及刺络拔罐方法,疗效显著。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