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医林聊斋
中医与传染病的抗争
2009年06月09日
于铁成
    传染病是对人类具有威胁的疾病,它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传播,发病迅速,症状剧烈,波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中医把烈性传染病称为“疫疠”,称其为“疫”是说传染病一旦发生,就像服劳役一样不能摆脱;称其为“疠”,是说传染病发起病来,症状严重,死亡率高,一般都比较厉害。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写了一篇《说疫气》,记载了建安22年(公元217年)发生的一场大疫“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生活在这个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也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说明这个时期传染病的流行有多么严重,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到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
    在肆虐的疫病面前,中医以自己的智慧与之抗争。在那个时代,人们还没有“病毒”的概念,所以也没有把杀灭病毒作为治疗传染病的出发点,而是更宏观的从生命和环境统一观、生命运动的动态观看待宇宙万物,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并不强调对抗,而是用药调理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让机体自组织能力去杀死“敌人”,这就是中医的独到之处。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是在疫病肆虐流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张仲景认为发生瘟疫的主要原因是“伤于寒”,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治疗确立了一个可操作的规范。到了晋朝,葛洪提出以狂犬脑敷治狂犬咬伤得伤口以预防狂犬病,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次展现“以毒攻毒”的免疫学治疗方法。而从宋朝开始在民间流传的用患过天花的病人结的痘痂,给健康的儿童接种以预防天花的方法,更是开创了人工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先河。唐朝时的名医孙思邈曾带600余名麻风病人入山治疗,这至少表明当时的孙思邈有十分的自信,来治疗麻风病。
    明朝时期,传染病大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在与传染病抗争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他就是吴又可。1642年他的《瘟疫论》问世,是中国17世纪一部划时代的中医传染病学著作。他说:“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从而悟出瘟疫的产生与特定的物种的感受性有关,与气候、地理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传染的途径是从“口鼻而入”。
    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李杲,对传染病的治疗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战胜瘟疫的良方是增强人的抵抗力,人体抵抗能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属肾,后天为脾,先天无法改变,只好求助于后天的脾胃,因此补益脾胃增强正气是的抗病之道。他的理论,对今天治疗和预防某些传染病及流行性感冒仍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流感在中国是经常发生的一种传染病,每逢流感发生,人们大都买一些板蓝根制剂服用,预防感冒。家里有个感冒患者,更是天天、顿顿不离板蓝根。板蓝根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是药三分毒,板蓝根也不例外,没有感冒症状就服用清热解毒药是没有道理的。按照李杲的理论,倒不如服用一些增强抵抗力的药更有效,比如中医有一首方剂叫“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立意在于增强抵抗力,为人建立隔挡疫病传染的屏风,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不妨一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