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医林聊斋
解酒良药金钩梨
2008年02月29日
于铁成
 
    小的时候,常有一些走街串巷的进城农民,高声吆喝叫卖“金钩梨”,其形状如鸡爪子,味道清香蜜甜,价钱也很便宜。说是梨,其实与我们熟知的水果“梨”,无论是形状还是味道都不一样,在生活还比较贫困的时代,花一点钱给买不起水果的孩子们解解馋罢了。金钩梨是枳椇的肉质果柄,其果实叫做枳椇子,又名拐枣、鸡距子、木蜜、万寿果等,属鼠李科植物,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果实味甜,果柄作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枳椇,又作枳枸,皆屈曲不伸之意,树多枝而曲,其子亦卷曲,故以名之”。
    枳椇是一种落叶乔木,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美,常被用作建筑及制家具和美术工艺品等的用材,民间传说“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枳椇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尽管有些夸张,但说明它有解酒的功效。宋代的《本草图经》也说它“能败酒味,若以其木为柱,则屋中之酒皆薄也”,说明在用枳椇木为材料的建筑物里面不能造酒。我们无从知道这种说法当时有没有实证依据,但是历代医学家常常把它用在解酒方中作为主药,疗效很好。民间和古代官宦人家都收存一些,作年节宴会后解酒之用。大文学家苏东坡的《眉山集》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它的一个朋友“日饮水数斗,饭亦倍常,小便频数。”很多医生都认为他得了消渴病,也就是糖尿病,吃了不少的药也不见什么效果,后来苏东坡向他推荐了一个名叫张肱的医生,经诊后认为此病不是消渴,而是慢性酒精中毒,于是用醒酒药为他治疗,多年痼疾就此痊愈。张肱开的方子中所用的一味主药就是“枳椇子”,其后苏东坡常以枳椇子作为醒酒良药向友人推荐。金元时期的名医朱丹溪曾治疗一个因饮酒过多,加上房劳过度,出现发热不退,全身疲乏的病人,治疗时先用补气血药加上葛根以解酒。病人服后得微汗,但“人反懈怠,热如故”,症状不减。丹溪悟出是葛根过度发散之故,遂用枳椇子代替葛根,果然药到病除。现代研究,枳椇子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苹果酸钙,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能促进乙醇的分解和排出,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
    人类社会自从发明了酒,就不乏醉酒者。多少年来因醉酒而伤身、败性、殒命者屡见不鲜,至于因醉酒而损友情、伤风化、误大事者更不少见。贪杯者自然深知酒之厉害,常常把寻找“不醉之术”、“解酒良方”作为暴饮的保驾之法,殊不知中药中虽有不少解酒之品,但对于那些嗜酒如命的酒君子来说也只能是扬汤止沸了。
    在中医本草学著作中说枳椇“味甘,平,无毒。”除了可以解酒之外,还具有“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功用如蜜。”的作用,常常作为食疗保健的佳品。用枳椇子30克,甘蔗100克切片,猪心150克,猪肺100克,同煮汤食用,有补中益气,生津润燥,补肺养血作用。此外枳椇子还具有祛风胜湿的功效,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麻木之症,用低度白酒浸泡枳椇子一周后饮用,每日饮20毫升,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妨一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