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连仲教授崇尚传统针灸学,强调辩证论治、汇通中西,扩展中医思维逻辑、推陈悟新、发展中医理论和临床。(一)对“脑、神”的生理、病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中风病机关键在于“窍闭神匿”,对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创立在理论总结和临床实践方面均有建树;(二)揭示了“脑一心一肾轴心”,提出了“脑—督脉一肾一血一心五位一体”等理论,临床重视调“神”,根据“神气”在各种疾病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表现,运用不同的调神方法;(三)总结了“神的生理病理”“中风病机关键”等理论,对中医脑病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四)精研穴性,提出十种针感,崇尚手法,倡导量化;(五)对中风、癔病、痛症、周围神经损伤、假性球麻痹、小儿抽动症等神经系统诸病,痉挛性斜颈等症均有独到的认识及见解。
 
  武连仲教授科研意识强,能独立完成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组织实施。荣获国家级奖项三项:作为主研者之一的“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材”,荣获1992年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作为参研人之一的“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及试验研究”获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醒脑开窍治疗中风”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荣获省部级奖项:作为主研人之一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脑梗塞)的临床试验研究”获1981年度天津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作为主研者之一的“针刺治疗瘖痱、类噎嗝325例临床及试验研究”获部级二等奖;被评为市级“九五”立功先进个人;作为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的负责人,完成的“针刺镇痛的临床及外周机制研究”通过验收。 主编了《汉英双解针灸大词典》、《针灸新悟》、《中国针灸妙论技法-针灸大师武连仲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特色》、《武连仲验案集》、《津门名医武连仲教授针灸特色》等书籍,参编了《针灸治疗学》、《实用针灸学》、《石学敏针灸临床集验》等二十余部学术著作。亲自撰写并指导临床医生、进修生、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近百篇,发表于北大中文核心杂志及科技核心杂志。
 
  武连仲教授科研意识强,能独立完成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组织实施。荣获国家级奖项三项:作为主研者之一的“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材”,荣获1992年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作为参研人之一的“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及试验研究”获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醒脑开窍治疗中风”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荣获省部级奖项:作为主研人之一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脑梗塞)的临床试验研究”获1981年度天津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作为主研者之一的“针刺治疗瘖痱、类噎嗝325例临床及试验研究”获部级二等奖;被评为市级“九五”立功先进个人;作为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的负责人,完成的“针刺镇痛的临床及外周机制研究”通过验收。 主编了《汉英双解针灸大词典》、《针灸新悟》、《中国针灸妙论技法-针灸大师武连仲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特色》、《武连仲验案集》、《津门名医武连仲教授针灸特色》等书籍,参编了《针灸治疗学》、《实用针灸学》、《石学敏针灸临床集验》等二十余部学术著作。亲自撰写并指导临床医生、进修生、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近百篇,发表于北大中文核心杂志及科技核心杂志。
 
  1975年担任针灸科教学秘书,后又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长期肩负院内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临床带教及日常管理工作。所在科室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学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为人师表先进个人”。1979年至1985年在完成天津市7所职大的教学工作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各类实习人员最多时每日平均110余名。1984年至1987年在天津市针灸骨干医生脱产培训班,连续四届二年制专修班,作为骨干教学员。目前天津市高级针灸人材几乎都是专修班的学员。同时他还承担了天津市第四期西学中班的针灸临床课的教学,以及在天津市举办的“日本医师研修班”(共三届)的教学任务,现在日本后藤学院院长也是当时的学员之一。时至今日,武教授也仍参与进修医生带教,研究生课堂教学及“醒脑开窍”针刺班讲学工作。
收藏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闻发布快速通道
Copyright @ 2010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