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刘桂颖 >> 个人简介
刘桂颖简介

  刘桂颖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首批“名医师带徒”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药专家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刘桂颖主任从医30余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重症呼吸系统感染类疾病,强调合理应用抗生素下的中医辨证治疗,主张宣、降、清、润四法,祛痰活络贯彻其中,认为抗炎治疗下合理使用中药,对气道粘膜抗损伤,促进修复,缩短疗程起积极作用。反复性、迁延性慢性感染类呼吸系统疾病,主张中药为主的治疗方案,强调搜剔、畅达、扶脾、养阴诸法,活血通络贯彻其中,认为治疗应随证立法,紧扣病机,不可图速愈,否则易违反病变规律,造成复杂的变证,增加治疗难度而延误病情。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研制了专方、专药,经过临床验证,证实对支气管哮喘轻、中度发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缓解期服用可有效地预防复发。初步实验证明该专药具有抗免疫损伤作用,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在诱导炎症细胞凋亡方面亦起到一定作用。肺间质病是目前呼吸系统病难治症之一,在该病的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功经验,认为先实后虚,虚中有实,虚实夹杂是难治的重要原因,病机关键是痰浊瘀血阻塞肺络,肺不布津而致脾肾虚损。在治疗中采取扶正兼祛邪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慢性呼衰多是呼吸系统疾病终末期出现的病症,多脏衰、电解质紊乱、各系统并发症相伴其间,给治疗增加了很大难度,是呼吸系统病中危重症之一。治疗该病在原有的中医药优势下,采用中西医结合,辅以必要的呼吸支持措施,大大提高了该病的治疗成功率,在呼吸重症的治疗方面收到了理想的临床效果。

  刘桂颖主任非常注重中知识的传承,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伯礼院士领导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学组成员。多年来致力于培养中医事业接班人,一直承担着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的课堂和临床教学,至今共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天津中医药大学“名医师带徒”继承人1名,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多家医院均已成为业务骨干。

  科研方面,制定了哮喘的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并在临床中积极执行,进行了发作期分型辨证治疗规范及疗效评价研究,在哮喘的研究中以“疏风解痉,搜剔通络”治法理论指导,开展了疏风通络法方药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跨膜迁移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咳喘灵对实验性哮喘模型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咳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研究,拟进一步开展从TRPA1介导的AC-cAMP-PKA信号通路探讨疏风通络方预防哮喘的发作机制,开展呼吸科外治法对哮喘疗效评价临床研究,完成哮喘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的年度分析及更新,并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按路径执行,积极推广咳喘胶囊治疗哮喘的临床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主要涉及稳定期中医药治疗、益肺通络方干预慢阻肺肺血管构型重建研究、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治疗方案与转化应用研究(合作单位),带领团队完成化痰清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阻肺证)干预的临床研究;针对气流阻塞性疾病长期激素吸入对咽部影响,倡导科室进行了清音饮对长期吸入激素哮喘患者咽部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研究,拟进一步探讨“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九贴治疗慢阻肺的规范治疗以及稳定期康复技术疗法。制定并积极执行慢阻肺的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按年度完善诊疗方案的优化并进行诊疗难点分析,建立慢阻肺稳定期康复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室。在间质性肺疾病方面,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及结缔组织相关性肺疾病为重点,主要涉及中医药干预下的临床基础研究,带领团队进行了益气活血方对肺纤维化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研究,拟开展化纤方队肺纤维化气道粘附分子影响的研究,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价研究,进行益肺通络胶囊治疗肺纤维化的机理研究,回答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科学内涵。按年度完善肺纤维化的诊疗规范及临床途径,积极推广中医外治法对肺纤维化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国内相关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国际国内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参加编纂学术专著3部。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内的课题10余项,多次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