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基本情况与学术地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始建于1958年,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区域(专科)诊疗中心、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拥有国家中管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天津市中医推拿研究所、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推拿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天津市级科普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津沽脏腑推拿”,是集医、教、研、宣为一体的中医内外兼治诊疗中心。
科室下设骨伤推拿科、脏腑病证科、小儿推拿科三个亚专科。开放床位数 176张、门诊18间、中医外治特色疗法综合治疗单元4个、导引康复室2 间。开辟形成“北院区优势病种一颈腰膝伤科疾病,南院区特色病种一肌张力障碍疾病”的发展格局。科研方面,以传承创新作为科室发展的强大引擎,目前主持承担各级别课题120项,其中包含“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国家级课题27项,形成科技研究成果集群,包括省部级科技奖励13 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授权专利13项。此外,牵头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脏腑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参编世界卫生组织的《WHO推拿操作规范》《WHO推拿培训规范》、牵头参与制修订12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同时,科室作为天津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天津市教学团队、天津市普通高校推拿实验教学中心,主持编写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推拿学》及国家级规划教材 66部,出版著作43部,引领推拿教育国内外发展。科室作为中国脏腑推拿联盟的牵头组建单位,拥有8家脏腑推拿联合核心单位,32家华北地区推拿联盟单位,41家天津市推拿专科联盟单位。同时,围绕津沽推拿三大分支,每年定期举办多项国家级及天津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目前学习人员已遍布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山东、吉林、云南等地,且已辐射至哥伦比亚、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及台湾地区。此外,与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项目,推动推拿的国际化发展。
【学科学术地位】
科室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发布的 2022 年度、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中,本学科分别获得全国中医医院推拿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第一名、第二名。《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4)》榜单中,本专科获得中医医院推拿科标杆榜首。
【优势病种(可承接临床试验病种)】 优势病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等骨关节疾病;同时,在以痉挛性斜颈为代表的神经系统疾病和以消化不良、先天性肌性斜颈为代表的儿科常见病也有特色的诊治经验。
【专业科室负责人及 PI 简介】
李华南,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处长、推拿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任世中联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秘书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应用推拿为主中医内外兼治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等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同时在痉挛性斜颈等肌张力障碍疑难病诊疗方面独有心得。共主持参与各级课题54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与创新能力提升项目1项,天津市海河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局科普项目1项,厅局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及学术著作22部,发表SCI在内学术论文30余篇。
李正飞,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医经典传承人才,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推拿手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擅长应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各型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等脊柱四肢关节疾病,同时在失眠、眩晕、便秘、腹泻等内科疾患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长期从事推拿治疗作用机制、疗效观察等方面研究,共主持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近20篇。先后参编论著3部,其中参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四五”教材1部。
【承接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情况】
承接过药物临床试验30余项,如活络油ⅡI期(牵头)、消肿镇痛巴布膏ⅡI期、Ⅲ期(牵头)、痛宁凝胶Ⅲ期(参加)、骨质消痛颗粒Ⅲ期、腰痛宁胶囊等,适应症包含急性四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