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职能介绍 政策法规 下载中心 工作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临床试验中心 >> 机构办公室 >> 临床试验专业
心血管科
2025-07-24 11:20

  【科室基本情况与学术地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奠基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三阶段、五代人的传承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为学术带头人,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毛静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青年岐黄学者王贤良教授为后备学科带头人,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创新研究团队。

  学科先后入选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2008年被批准成为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12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于2016年获得滚动支持,2018年成为国家区域中医(心血管)诊疗中心,牵头国家重大疑难疾病(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2022年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2023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获批建设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2024年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再次入选国家重大疑难疾病(心力衰竭)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先后发起成立全国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华北地区中医心血管专科联盟,形成了覆盖27个省市100余家医、教、研、产协同研究网络。目前在国内中医心血管学科处于领先地位,在2022年度、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中,连续两年位居中医心病学(中医心血管病)排行榜全国第三名。现拥有医护人员120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2名,岐黄学者2名,青年岐黄学者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4名,全国名老中医传承专家4名,全国优秀中国临床人才1名。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8人。心血管科现为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专病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由专科门诊(南北院区)、病房(含4个病区)、心脏重症监护室(CCU)、心脏介入中心、心血管功能研究室、心脏康复中心及中药心血管效应实验室等组成。开放病床171张,年门诊量14万余人次,出院人数5千多人次。

  【学科优势病种】 

  学科主要优势病种为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拥有先进的现代诊疗仪器设备,包括12 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睡眠呼吸监测仪、运动平板、运动踏车、运动心肺功能仪、彩色心脏超声仪、血管内超声仪、旋磨介入治疗系统、射频消融系统、电生理导航系统CARTO、血液净化机、主动脉球囊反搏等。常规开展冠脉造影、择期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导管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心脏起搏器和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围绕优势病种先后承担了863计划、973计划、“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

  【心血管科 PI 简介】 

  毛静远,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第二届全国名中医,首批岐黄学者,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心血管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第六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榜单,首批天津市海河医学学者,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获得者,荣获“第十六届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目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副总编辑,Circulation:Heart Failure(中文版)副主编等职,目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副总编辑,Circulation:Heart Failure(中文版)副主编等职,曾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主持十一五(首席)、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57 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一等奖2 项、二等奖45 项、三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45 项;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 余篇,其中SCI收录 35篇,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7部,主持制定行业规范/共识/指南6部。

  王贤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主要骨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执行负责人。先后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天津市青年名中医、首批天津市青年医学新锐、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荣获“中国好医生”2024年8月月度人物、第七届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荣誉称号。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环球中医药杂志》编委、《世界中医药》杂志青年编委等职。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中医药行业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 80 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参编学术著作7部,其中副主编3部;作为专家组核心成员及秘书制定《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药新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指南》《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指南》等行业规范9部。

 
版权所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
邮 编:300381
联系电话:0086-22-27986262
电子邮件:yfyjdb@163.com
备 案 号:津ICP备090029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