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暨谯凤英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交流会暨天津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天津市名中医谯凤英教授经验学习班”在天津市召开。本次会议以“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集年度学术交流、名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讨、师承教育成果展示及继续医学教育于一体,旨在促进学科交流、传承名医经验、提升专业水平。会议吸引了近百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骨干参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会议在耳鼻喉科党支部书记、科室副主任、谯凤英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韦升利的精彩主持下拉开序幕。

  开幕式伊始,天津市名中医谯凤英教授发表了致辞,她首先对与会专家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高度肯定了大家对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喉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她深刻阐述了会议的核心主旨——聚焦“传承经典、融合现代、破解疑难”三大目标,致力于搭建中西医对话平台,探索耳鼻喉疾病诊疗新路径,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并精辟分析了当前学科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宝贵机遇,强调需深化“病-证-治”结合研究,完善疗效评价体系。她系统回顾并强调了其学术团队的核心理念与实践精华:“四结合”诊疗模式、“中西互参”创新路径及特色技术实践。最后,谯凤英教授深情寄语青年医师要“读经典、悟临床、研经方,承验方”,做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她殷切期望本次会议能成为“融汇古今智慧、攻克耳鼻喉顽疾”的里程碑。

  随后,特邀嘉宾天津市南开医院马恩明教授致辞,他高度赞扬了天津市中医耳鼻喉科领域特别是以谯凤英教授为代表的名老中医团队在学术传承、人才培养及临床创新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对学科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开幕式迎来一个庄严而温馨的高潮——第二批天津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谯凤英教授师承团队)结业仪式,这不仅是对学术继承人们学有所成的肯定,更是对中医学术“尊师重道、薪火相传”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在全体与会者的见证下,学术继承人葛仪方和陈静满怀敬意与感激之情,向恩师谯凤英教授敬献鲜花,现场气氛庄重而感人。

  学术交流中,韦升利主任医师、魏国威主任医师、赵红副主任医师、杨仕蕊副主任医师、陈家麟副主任医师、宋军芬副主任医师等讲者围绕谯凤英教授的学术思想精髓和临床实践经验,作了高质量的专题报告。陈静副主任医师、李雅欢主治医师、葛仪方主治医师、樊凌杉主治医师、刘鼐主治医师、张盈主治医师分享的传承中创新的特色技术成为亮点。议程节奏紧凑、内容翔实,充分展现了谯凤英教授“脾胃为本,气血为纲”、“内外合治、针药并用”等核心理念的临床生命力和其传承团队的创新活力。

  本次会议成功搭建了高水平的区域性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更新与碰撞;系统梳理和广泛传播了谯凤英名中医的宝贵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有效推广了特色诊疗技术;并通过涵盖经典理论、现代验证与疗法优化的丰富内容,展现了中医耳鼻喉科学传承创新、持续发展的活力。

  本次会议是一次主题突出、内容充实、高效务实的学术盛会。它成功地将专业委员会交流、名医经验传承与继续教育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天津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事业的薪火相传与创新发展,对提升区域诊疗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和服务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耳鼻喉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