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吴深涛 >> 学术成就
学术成就

  一、现代病证的核心机制——内毒蓄损与“生生之气”失衡

  吴深涛教授认为,就疾病的成因而言,凝聚的先贤智慧的古之三因说仍具有相当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但时代的发展对疾病成因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改变原有的疾病谱并赋予许多疾病病机以现代特征,是在现代疾病的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如化工产品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加之现代人高热量饮食、少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各种食品中充斥的添加剂、反式脂肪酸等,共同对人体产生毒性损害,亦使人们更加关注毒性因子在病变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毒性因子病因病理学的特征从中医学而论当属内生之毒邪,而究其病机特性则突出了毒邪的内蓄渐损之性。内毒能否蓄积进而损害为病,则取决于机体特有的适应性和修复能力即“生生之气”的作用,因而内毒蓄损与“生生之气”关系的失衡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深入探索两者间的关系对于中医学认识当今某些疾病的致病特性,进而创新和丰富中医学病机理论均有所裨益。

  (一)论内毒,构筑内毒的理论体系,创“气-血-脉络”辨证思维方式吴教授认为目前于内毒之认识,从病因而论多主毒由邪生(从化),究其实质不外乎邪盛为毒、积久蕴毒即毒为邪之渐,而对于毒邪之内涵特别是内毒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及传变规律等仍欠明晰,未能形成系统的内毒理论和辨治体系。究其原因,与长期以来认为外毒是客观易识,而内毒多隐匿而抽象,以及成毒之从化性等观点不无关系。暴烈沉疴固然为毒性之一特点,但内毒当与痰、火、湿、瘀等邪气相同,亦可引发各种慢性病证。内毒作为一独立之邪气,虽从实物性上具有其存在的相对性,但就其客观性而言是绝对存在的,是融抽象与实物为一体并具有其自身特异性的病机及传变规律。

  1.内毒,毒邪内涵之延伸“内毒”一词最早见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平脉法下》:“寸口脉洪数,按之弦急者,当发瘾疹;假令脉浮数,按之反平者,为外毒,宜清之;脉数大,按之弦直者,为内毒,宜升之,令其外出也;误攻则内陷,内陷则死。”仲景虽开毒分内外之先河,然其意尚限于隐疹类外现之毒,而内毒之内涵得以延伸与丰富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毒之演变:毒之记载始于先秦,《广雅》谓:“毒,犹恶也……害也。”为医所用肇始《黄帝内经》以示病害之意。《内经》虽从药性至病因、邪性等扩展了毒的概念,但其内涵未离外毒和毒即邪之泛义。至《诸病源候论》始从病因病机对毒予以较系统论述,提出了“中诸物毒,随其性质而解”的排毒、解毒观,可谓奠定内毒理论之基石。而《中藏经》提出的“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之“毒邪”论则已寓内毒观,以及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创清热解毒法方,并有黄连丸、黄连解毒汤等问世。这些虽促进毒邪内涵向狭义之毒和内毒的转变,但后世之用仍主于“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之范畴。内毒之定义尚无确切共识,然其实质研究一直在不断地深化并演变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一种思维方式。(2)由重外毒向重内毒的演变:古论多外毒,创新内毒始于现代医家之探索,20世纪80年代初,由安宫牛黄丸研发的清开灵注射液以其清热解毒,化痰通络之功治疗病毒性肝炎以及后续针对缺血、出血性中风病等研究,实为探索创新现代内毒之大胆实践。与古代多疫毒、瘴气等外感之毒不同,现代许多疾病如内分泌代谢性、神经免疫性等疾病的病理机制中内毒素及各种毒性因子的作用,以痰、火、瘀等传统中医病机理论认识已难免其局限。当今许多学者从毒损心络、脑络、肝络、肾络等多靶点挖掘内毒与现代病证之间的关系,以寻求疑难病防治的突破口并取得了进展,说明内毒观的兴起与疾病的时代特征及疾病谱的变化密切相关。内毒是因内外伤致脏腑气血运化失常而蕴积内生之邪气,机体升清降浊失司为主要病机而酿生浊秽腐蚀特性,并具有因果双重性的致病因素。内毒包括了本原之毒和附生之毒,上述诸多因素及相关研究都提示了内毒蓄损是当代病证核心机制之一。(3)“本原之毒”,内毒深化的突破口:周慎斋认为“气血凝滞,毒之所由发也”,近人所论内毒多指从化于痰、湿、瘀、火等邪气的邪毒,应称其为附生之毒,而“邪盛为毒”、为病暴烈沉疴观则使内毒往往成为了他邪之急危重变的代名词,导致其临床应用及研究亦多集中于毒损之“久病入络”或邪毒弥漫等病证的中末阶段。但是,中医内毒之变是否就只限于急重症领域或如毒损络脉阶段?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诸多解毒之法方药提高慢性病证疗效的临床和科研之事实亦说明内毒不只是附生于痰、火、瘀等其他邪气的甚盛之毒,还客观存着与诸邪气并列生变,为病渐缓又具有其特异性病理规律的“本原之毒”。正如瘀基于血、痰基于水,本原之毒亦有其自身的成毒基原——淤浊。徐延祚《医医琐言·下卷》谓“精郁则为毒,毒之所在病必生焉”,因浊源于谷,正化则如“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而养正气;异化则生浊淤内,而浊易腐秽生毒之特性决定了其“由浊致毒”的病机规律。吴深涛教授概括为:脏腑失和酿内毒,成毒基原浊为主。穷其根源,外则当今食居尤易涩气淤浊,内则主责脾虚气不散精,终致《诸病源候论·伤寒热毒利候》谓“正谷不化反浊秽为毒”。研究亦发现:当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或下降,会影响肠道对内毒素的清除能力,以至影响肝功能造成肠道吸收的内毒素直接进入体循环,也可致胃肠道黏膜功能障碍,使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液,与中医浊邪根源于脾胃升清降浊失司,继而由浊酿毒的病理过程类似。本原之毒和附生之毒两者源异而归同,其毒性与部分痰、瘀等邪气盛甚或久积阶段产生之毒性(如内毒素等)具有交叉或重合性,且本原之毒亦可与痰、火、瘀等邪气互生相兼为患,此亦是施以解毒之法方药都能取效的共同病理基础。

  2.内毒之病因的演变古多外毒,今内毒日渐,现代工业化所引发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与内毒蓄损密切相关,更是赋予其成因和发展的时代特性。(1)饮食所伤:《慎柔五书·卷五》谓“肚饱者,脾胃弱不能输运毒气也”,膏粱厚味之害古已有之,然今人饮食普遍热量过剩,而各种食物之毒内伤则是时代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为人类带来的副产品,且今人尤甚于二者兼而受之,导致脾胃纳化失常,壅涩气机,中焦失其升清降浊,谷气不化,精微反生浊内淤,壅涩血脉,继而腐秽酿毒。(2)情志失调:今人困扰于情志不遂远甚古人,加之劳逸失度而“气涩血浊”者多。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其疏泄,横逆伤脾,脾运失司,气失升降不化精微而生浊淤,由浊酿毒;或肝气不舒,郁久化热,而肝主藏血,火郁不发,亦可蕴血灼阴化毒。(3)环境之毒:最与古之异者,属当今大气污染之毒,水污染之毒,电离辐射之毒、各种化学之毒,经口鼻皮肤而入体内,正气弱者排毒不及,则蓄积脏腑蕴毒,如已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于非糖尿患者2~7倍。这种食物、环境之毒日渐内蓄或外毒内伏与他邪相合,最易浸渍蚀损脏腑经络百骸。(4)积邪药毒:他邪久病日渐,病深内积,气涩血浊,甚而蓄蕴毒性,即病深不解为毒;加之今人常养生不当或滥施药物,持久蓄积血分而生毒性,亦即“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3.内毒病机之传变规律内毒的演变规律与外毒的由外而内相反,是由内而外,其生成并非身中另有成毒之器或排毒通道,而是与其他邪气一样,为基础物质在特定的条件(如体质等)和环境作用下产生或形成的,“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也”(《中藏经·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本原之毒的病机发展是由浊致毒,由内而外的传变过程,其病变多由脏及末,耗损气血,内蚀脏腑,外溢肌肤、流注肢节。可归纳为:气机壅涩-浊淤邪生-蓄蕴血分-酿毒内损,其传变则循气——血——脉络之演变规律,故临证当分气分期——血分期——脉络期,并结合脏腑辨证论治。内毒蓄损脏腑与损脉络之分是相对的,因脉络者无器不有,内毒源于脏腑代谢失常,蓄浊或邪积酿毒内损,而气血耗伤则又促“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不断损蚀脏腑脉络,故而病久至毒蚀脉络者多病势较甚或疴痼难解。(1)气分为病: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以气机失和为始,生浊淤邪为其渐。此期主要是本原之毒形成的初级阶段,核心为气涩浊淤,为许多疾病的未病和初始期,虽无毒特异的外在表现,但已浊淤内蓄成邪,如糖尿病前期血糖始渐升高、高尿酸血症期尿酸升高、血脂始升等。(2)血分为病:是浊邪蓄蕴血分,由浊酿毒,浊毒内蕴阶段。因其毒已成,有形、无形毒害已渐,无形如糖尿病的糖、脂毒性阶段,动脉粥样硬化;有形如痛风现出局部红肿热痛阶段、系统性红斑狼疮之皮损等;若毒损气血或痹阻血络新血不生,则血虚成劳损如再障等。(3)脉络为病:叶氏《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门、胁痛门等多处强调“久病入络”,毒病至此,正如景岳谓“血脉在中,气络在外”(《类经·四卷·藏象论》),脉大络小,毒损多由脉及络,包括了大、小血管及神经系统等。脉络作为人体网络信息系统及气血流通代谢的微通路结构而无所不及,一旦毒损则犯心、脑、肾络等诸多不同部位,加之体质及兼杂邪气之异而引发各种病证并表现出复杂沉疴之性,如毒甚弥漫上下脉络的DIC、损脑络之中风、损肾络之尿毒症等重证;渐蓄浸损则如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糖尿病坏疽、痛风的腐蚀骨节(骨穿凿样变)、痛风肾、神经变性坏死之多发性硬化等痼疾。体质与病因病机条件的不同又决定了内毒之阴阳属性,其蕴酿而生之特点决定了阳毒为多,然病至终端阴毒亦不罕见,前贤多有论述。寒毒多因寒极而浸凝蓄毒,故易滞脉凝血,常现阴疽之证或耗损阳气而致厥脱,又水性寒,故寒毒又多兼湿瘀之邪,临证当详辨之。

  4.内毒之特征表现近人所论内毒言病机多,谈表现少,而论特异性症状者更少,对原病邪与从其而化之毒区别不清,论亦多限于火、痰、瘀等原邪气表现之甚者或偏于强调毒之抽象、无形性。然而无论是无形还是有形之毒,既然是独立而客观存在之邪气,内毒必然有其特异性表现,尚待深入研究和总结,吴深涛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和研究分析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1)外损肌肤:内毒蓄蕴的慢性过程其表现可能与痰、瘀等本原邪气类同,一旦蕴酿成毒则易表现循脉络由内而外的毒溢之象,如仲景所谓“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及痤疿、痈疽、疖肿、瘙痒等。尤其是脾主肌肉,当“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气熏发于肌肉,状如蚊蚤所啮,赤斑起,周匝遍体(《诸病源候论·患斑毒病候》)”,现类似糖尿病皮肤瘙痒和胫前褐斑、痛风局部红肿热痛、狼疮蝶斑、白塞氏口腔粘膜溃疡等皮损症状。(2)内蚀脏腑:内毒腐蚀脏腑脉络,其表现有形或无形之毒,尤以无形为多。有形者如“其毒浸渗入于胃中,亦注肠下,所以便血如豚肝”(《阴证略例·论下血如豚肝》);蚀腐肺则咳吐浊唾涎沫或脓血;蚀腐膀胱或肾则尿混浊、脓球或尿血等;舌苔多黄腐或焦黑或滑。无形者诸如肾衰、脑出血、心梗等致病变的复杂疴痼之象。(3)易攻手足:内毒之传变,是由内而外,由脏及末,故发则多出手足是内毒之一大病变特征,《诸病源候论·时气毒攻手足候》有谓:“热毒气从脏腑出,攻于手足,手足则灼热、赤、肿、痛也”。如痛风之结节、历节、鹤膝风、鼓棰风、糖尿病之足坏疽、多发性硬化之肢痿等。(4)病险势甚:《慎斋遗书·卷十》谓“毒聚道路则成形,最恶之候也”,内毒与他诸邪相生兼杂、助纣为虐,易致病损难复而现险恶势甚之特点。如《重订广温热论·验方妙用》所载“溺毒入血,血毒上脑之候,头痛而晕,视物朦胧,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呼吸带有溺臭,间或猝发癫痫状,甚或神昏痉厥…。”之类毒漫上下清窍之象,以及中风、真心痛等诸多危急重症。(5)元气衰败:正虚之所,便是毒留之处,《慎斋遗书·卷十·外科杂证》指出“凡毒,血气不足而成”,若调理不慎“则真元虚耗,形体尪羸,恶气内攻,最难调护”(《外科精义》)。毒蓄而不流必耗散气血,脏真元气大衰则又不能容其毒,毒、虚互为因果成恶性循环,故其人多面色晦黯无华,瘦弱无神,脉道无力,气日以衰。

  5.内毒之辨治思维五脏六腑、经络百骸无处不生毒,亦无处不排毒,治当因势利导。孙思邈对四时脏腑阴阳毒提出“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酢之物”(《千金要方·卷十·伤寒下》),首创清热解毒之理法方药。清·喻昌谓:“邪既入,急以逐秽为第一要义”(《尚论篇·详论温疫以破大惑》),可为浊始内毒辨治之用,健脾化浊理气以断毒之源;毒成则以化浊解毒,疏通气血为要,使其既能藉便、溺、汗、吐等排毒之径而出,亦能浊化毒解于内或益元气以适应性平衡之。系统论治当以气-血-脉络为主线,结合脏腑辨证,并据毒性、部位及兼邪不同而圆机活法,毒势衰减则适时以扶其生生之气,修复毒损为要。(1)气分期:①气滞郁毒:胸胁闷痛,头痛头昏,口苦便秘,目赤耳鸣,或烦热抑郁,面暗或痤斑迭生,舌暗红,脉弦或沉。治法疏肝理气解毒,方药以丹栀逍遥散化裁。②脾虚浊淤:乏力神困,脘闷气短,纳呆便溏,或肢节楚痛,口舌生疮灰暗难愈,舌淡胖嫩,苔白浊或现白涎线,脉濡或沉细。治法以健脾益气,芳化浊毒。方药以七味白术散合加减正气散化裁。③浊热淤结:脘闷腹胀,身热倦怠,四肢困重,尿赤便滞,口粘牙宣,或咽痛頣肿,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法清化透达解毒,方药以甘露消毒丹或普济消毒饮化裁。(2)血分期:①浊毒内蕴:口苦烦热,胁腹满痛,身重头蒙,呕恶便结,或心痛肢麻,褐斑疖肿,舌紫暗红,苔厚腻或黄,脉弦或滑。治法化浊解毒活血,方药以化浊解毒饮或解毒活血汤化裁。②血虚伏毒:肤色少华,干燥痒甚,心悸失眠,目糊肢麻,或妇人经少腹痛,斑疹隐隐,或疮疥风癣,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治法养血解毒,方药以当归饮子化裁。③阴虚毒蕴: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筋骨痿软,潮热盗汗,或面赤骨蒸,或躁扰不安,斑疹暗红,舌红绛,苔燥或焦黑,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方药以知柏地黄汤合清营汤化裁,可酌用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等清热解毒又不伤阴血之品。(3)毒损脉络期:①阳毒损络:烦热口渴,肢节痛烦,局部红肿热痛,或患肢皮肤红斑,或溃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止痛,方药以上下通用痛风方或四妙勇安汤化裁。②阴毒损络:恶寒踡卧,唇青面黯,四肢厥冷或痛,或腹痛下利,或阴疽不肿或漫肿木硬,舌青紫黯,苔白滑或黑焦燥,脉沉细或微。治法祛寒解毒,方药以阳和汤或四逆汤化裁。③正虚毒留:倦怠乏力,筋骨痿软,眩晕耳鸣,或肉脱难履,患处漫肿,疮疡不愈,舌红或紫黯斑,少苔,脉沉细数。治法扶元托毒,方药以虎潜丸合内托生肌散化裁。④毒盛正衰:身热躁烦,头痛呕逆,神惫嗜睡,或神昏谵语,发斑出血,或痰涎壅盛,痉厥抽搐,舌降唇焦,脉沉细数。治法泄毒救逆开窍,方药以清瘟败毒饮或紫雪丹等化裁。(4)临证化裁:内毒兼杂它邪之机制及其时常为病无形之特点,决定其防治需辨病辨证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手段相协调,临证除需辨识毒损脏腑脉络等部位与所兼邪气不同而施治之,内毒之治还需注意防毒扩散、内陷及因补而滞等,如辛散和散结之品或有使蘊结之毒邪因元气虚陷得以弥散之嫌,临证当慎之。

  (二)内毒的研究与临床实践

  吴深涛教授指出,内毒不只是一个病因学概念,亦是客观存在的病理产物,其病变是因果循环动态的复杂过程,其性质与现代医学内毒素和毒性因子的病理机制及致病特征有高度相通性。研究表明脂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遗传及物理化学等损伤刺激下,多种炎症因子、免疫机制及相关细胞因子网络交叉样作用于血管壁形成慢性炎症,启动并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因这些毒性因子能迅速活化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导致机体代谢、激素水平和神经内分泌的改变,进而造成细胞功能的异常和不同器官的进行性衰竭,从而导致其损害部位和病理的复杂性,如毒损心、脑、肾络等不同病变,其实质是内毒(毒性因子)与生生之气(保护因子)之间关系失衡。研究表明中药对内毒素具有清除、抗其诱发的细胞因子或炎性因子等作用,随相关研究的深入将取得更多的证据,特别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领域或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内毒蓄损不仅导致疾病谱的变化,更因其成为许多现代慢性病证的核心病机而为学界关注,如毒损络脉已成研究热点,但是邪盛、积久成毒及从化于它邪之观点使其理论与应用仍难免局限性。中医“本原之毒”观点的提出,利于内毒作为独立性邪气的研究,因其从逻辑性上自然有其初始、形成和发展的因果过程,可以针对其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进行研究,就可能在浊淤作俑和由浊致毒之较早期及时防治,而不至于只在毒损络脉或毒弥漫等阶段干预;从实践性上针对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甲亢、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证的早中期化浊解毒治疗常能取得较他法更好之疗效。近时诸多相关研究,特别是毒损络脉的深入研究使中医药解毒疗效机制进入更加微观层面从而推动了内毒学术的发展,但应强调的是毒损络脉并非所有病变的必经阶段,“久病入络”亦非皆因毒损,正如临床上有直因痰、瘀、火等邪气而至危殆者,更有非解毒之他法救逆回生者。内毒作为一种邪气,引发的必是与毒之病理特异性密切相关的病证,虽然毒亦可促生痰湿瘀邪或与之兼化而助纣为虐,但因此将活血化瘀或清热利湿诸法用药都冠之以解毒,则失“万病皆毒”之泛,有关内毒学术研究应避免理念上的“泛毒化”方能使之理论得以更科学的发展。

  二、适应性平衡,中医药疗效的核心机制

  吴深涛教授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疾病观察的手段更加多样和精确,对疾病的认识亦不断深入,但是人体是一个多变量相关联和动态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决定了疾病生变的多因关联性和复杂性。比较而言,在指标、病灶的改变上中医不如西医,但改善症状和状态方面,特别是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治疗领域则中医明显优于西医。这是由于与病因、病理及作用靶点明确的还原性思维之西医药不同,中医学是从系统关联的整体观认识疾病,其承制相因思维融天人合一、环境因素、脏腑间的奉承和制约关系,以及药物之七情和合等因素调整恢复脏腑生理功能,从而赋予其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思维方式和治疗手段的多样性,以及中药复方个体化配伍等非线性复杂作用机制,亦成就了其辨治后即使指标未变、病灶未除却症状消失状态明显改善这一疗效特性,而其核心机制则是中医药所特有的适应性平衡。无论是西医主于对抗治疗还是中医侧重自我修复,现今多数慢性病仍只是缓解病痛从而能带病生存。而同样是带病生存,中医药在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所具之优势已广为人瞩目。有趣的是相对于国内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西方病人体现尤为明显。在吴深涛教授曾诊治过的西方病人中,特别是合并多种慢性病、长期劳损性及神经衰弱等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人,多数都有在多国接受现代医学各种方法诊治的病史,其诊断明确、病程长,指标相对稳定,但仍长期为各种病痛症状和体征所苦,而经中医综合疗法辨治后,其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虽然可能有人种、敏感性等影响因素,但仍能显示在这方面中医药相对于西医药所具有的优势,而此优势则正是基于中医药的适应性平衡机制。吴深涛教授认为该机制可分为两类,一是部分修复性平衡:如某些冠心病其血管堵塞的面积、程度经中医药治疗后与症状体症同时明显改善,说明病人可能被修复部分病灶或建立了侧支循环;二是未修复性平衡,即主要指标及病灶无变化但症状体征等状态显著改善。两者均属于病理适应性再平衡,是一种病情延缓、稳定或改善的相对健康状态,如癌症病人的带瘤生存,慢性肾衰病人的中药维持生存等,其发展及预后则取决于适应性平衡的能力和持续时间等。适应性平衡的具体作用机理虽尚不明确,但及有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信息通路和相互反馈调节来实现的,因而也应是机体进一步自我修复和康复的重要基础。中药的作用从宏观上讲是恢复“阴平阳秘”之衡态,具体而言则首先发挥适应性平衡作用而非对抗和破坏为主,是助人体各系统针对病理因素的影响,调节人体机能以适应病理变化,使各系统由失衡状态到构筑新的平衡状态。适应性平衡的结果:一是恢复常态,即是恢复至原来的生理健康状态,如某些能治愈的疾病和自限性疾病;二是大多情况下达到新平衡状态的相对健康状态,就是调节机体对病理影响的适应性平衡,显著提高了带病生存者的生存质量。适应性调节是平衡的基础,平衡是适应性的结果和发展。而如何使适应性平衡由相对健康之平衡达至完全康复的平衡则应是现代中医学人们不懈追求之目标。

  三、化浊解毒,糖尿病防治之新理念

  糖尿病(DM)由于其与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密切关系,及其发病率的迅速上升和各种严重并发症而日益引起人类的严重关注,权威机构已经认识到并呼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费用将成为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我国已经是世界糖尿病大国,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现代医学和药物研发机构都在投入重金研究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和药物,其病机理论不断创新,用药方面在胰岛素制剂更新同时,又有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DDP-IV(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新药不断问世。相对而言,中医药的相关研究却无明显进展。自古至今,虚与热的理论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现代医者不断地研究和发展了病机理论如重视血瘀、痰湿等,但仍以阴虚燥热学说之影响为重。这些古今理论在推动、丰富理论体系和完善临床辨治等方面的作用无庸质疑,但其限局性亦愈加明显,中医原有的消渴病特别是病机认识已经远落后于疾病自身的变化。如有中医流调学研究表明:2型DM的中医证候分布中,痰热互结型占35.9%;气阴两虚23.5%;热盛津伤22.4%;肝肾阴虚2.2%;阴阳两虚4.9%。还有学者研究发现与20年前相比,DM中医临床证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湿热证已成为当今DM最常见的临床基本证型,而且现在的糖尿病病人表现“三多一少”者已经成为少数,甚至许多人是无症状的情况下在查体时才被发现。目前糖尿病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下几方面:从症状而论以乏力、体重减者为多;从体质而论以肥胖者多发;找中医就诊者以伴有各种慢性并发症者为多。以此看来,仍以传统之认识诊治可谓“古方今病不相能”了,无法指导临证辨治,必须相应调整中医的相关内容以与时俱进。吴深涛教授在长期从事这一专业过程中,经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浊毒是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抵抗的启变要素并贯穿糖尿病病变之始终的假说,总结出了糖尿病早期脾不散精;临床期浊淤血分,由浊致毒;以及后期的并发症毒损脉络的中医病机阶段理论和化浊解毒疗法,为进一步丰富糖尿病的中医病机理论,开拓有效疗法和方药,提供了实践与理论之基础。

  (一)糖尿病之浊毒的内涵及成因

  糖尿病之浊毒既有前文所述之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由浊致毒的特性。糖尿病之浊毒的本质是体内气机不调致水谷代谢失常,不化精微反生壅滞之气淤积于血分而化生血浊,因不能及时排解则阻滞脏腑气机而损伤其功能,继于化热耗气伤阴的过程中又酿生毒性为害,而生成之浊毒内蕴血分则再损脏腑气血,成为病机的变转因子而贯穿其病机的全程。有时甚至在糖尿病相当的阶段中,浊毒是作为病变之本而主导着病机的变化,并影响着糖尿病病理变化的规律性。1.血浊内淤—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之启动因素现代医学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多数2型糖尿病发病的始动原因,而血浊生成于糖尿病之始。血糖、脂肪者本为人体之水谷精微,代谢之常则“变化而赤是为血”。若失常异化则“清浊相干”转为壅滞之气留淤于血分而成为浊邪,如血中升高之糖、脂质等都是构成淤浊的基础物质,不能及时代谢则阻滞脏腑气机,与血之相搏则成血浊,血浊一旦形成,则极易蕴热或化热耗气伤阴津并在这一过程中渐酿生毒性为害。可见由于血浊内淤是糖尿病形成之病机中的启动因素,也使其成为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启动因素,继续发展则又是持续高血糖状态并产生毒性的病理基础。2.临床初期表现在临证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是因为在定期查体或其它偶然的机会发现高血糖或诊断为糖尿病,而其自身并无任何症状。即时看似无症可辨,但是此时如果细询病人,此阶段最常得到的信息是“小便时泡沫很多”、“尿总是很粘”,或“淋于地板上的尿常粘脚或招苍蝇”,而且许多病人此时舌苔多腻浊或伴口粘而苦。而小便泡沫与粘腻以及舌苔浊腻从中医的病邪性质分析当属于浊邪,其源于血中之水谷精微不能运化输布反生为滞浊之物内淤或随溺外泄而致。简单而细微的信息,却是本病血浊内淤之病机的极其重要指征,从而也提示糖尿病初发时病人体内特别是血中就已经“浊淤”为患了。3.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通约早于《灵枢·五变》中就有论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又云:“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月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渴。”无论虚实何种因机引发的糖尿病,病人因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升高之血糖特别是持续的高血糖本身已不再是精微而是内生之浊毒。其成因虽复杂但与气机失调,水谷代谢失常关系尤为密切。如《素问·奇病论》所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其陈气也”。所谓“上溢”之气已非清气而是内壅之滞气,留淤于血分便生成血浊,其形成机理与叶桂的“湿与温合”之“浊邪害清”论有相似之处,因此古人以芳香化浊之法除之。可见浊邪为患的认识古已寓意之,只是未被后人所关注。4.浊毒的生变,现代病因使然血浊内淤则易化热耗气伤阴进而酿生毒性,这是浊邪胶着粘滞之性决定其蕴于体内极易酿生浊毒。现代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有:肥胖和缺乏运动、一些胰岛素拮抗作用的激素、药物、高脂饮食等。有研究表明腹腔内的脂肪越多,胰岛素的敏感性就越差,而胰岛细胞中沉积的脂肪还能产生脂毒性而促进胰岛细胞的衰亡。从而导致了多种体内代谢的异常,如高血脂、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上述的原因中许多因素不仅属于中医浊邪范畴如肥胖及脂代谢紊乱等,而且其发病机制与中医血浊内淤,由浊生毒的病理过程基本一致。此外,现代自然界所生之病毒和环境毒邪积久对于胰腺的伤害也是一重要的使然因素,如已知和未知的病毒感染、基因缺陷、化学污染以及农药对食物的污染等毒因,与当今人类糖尿病发病率的显著上升密切相关。因此浊毒之成因不仅是数食甘美,七情失调,亦有外界毒邪合而为害,可见上述多因素也决定了今人罹病亦多易浊毒为患。

  (二)浊毒在糖尿病病变中的演变规律及特点

  1.演变规律——由浊致毒,浊毒内蕴初为血浊内淤,继则酿生毒性,而浊毒内蕴过程对于机体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的损害而使机体处于慢性中毒状态,如同从胰岛素抵抗至糖毒、脂毒性的产生过程。因此从病程而论,糖尿病早期阶段的病机多单纯以血浊内淤或淤生浊热之邪而耗气血伤阴津。但因浊邪本为害清之邪气,加之其粘滞之性与毒相类,黏滞于血分必渐淤败腐化而酿毒性。此后的阶段多浊毒内蕴,且两者常相生相助为虐,如浊毒内蕴血分,不仅可再伤脾气而生淤浊(胰岛细胞损害);亦使肾不固藏,精微泄漏(尿糖甚至尿蛋白增多);或致肝失疏泄,藏血不利而瘀血(肝糖元合成减少分解增加);亦能消肌肤(胰岛素受体缺陷)等等。临床表现可分为隐匿阶段:以壅滞之气化生血浊为主要病理变化,此阶段往往临床症状不显,或仅现尿浊多沫,或尿液粘稠,或可能伴有口粘干苦多饮等症状;显现阶段:此阶段病理变化为浊毒内蕴或化热,多伴伤阴而临床开始显现包括“三多一少”在内的各种症状。常见的浊毒之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苦粘腻,乏力和头身困重无力,大便不爽或干燥,双腿胫前皮肤现褐色斑,舌暗红,苔黄腻或燥,或肥胖或单腹腰肥,血糖多居高不下或脂代谢紊乱。或伴皮肤及外阴瘙痒,或伴疔疮肿痛,或伴潮热;变异阶段:高血糖的毒性作用是引发多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随浊毒所伤不同脏腑经络而变证多端。2.糖尿病并发症之机制——毒损脏腑脉络(1)虚实挟杂为并发症期浊毒为患的病机特点正常状态下的机体代谢具有及时和有效地排除毒性物质和解毒之机能,使机体免受其害。当机体的解毒排毒能力下降,则浊毒易停滞于内,也就是说浊毒之蓄聚,有其正气内虚之基础。而作为浊毒之邪,不仅具有浊淤胶着壅滞的特点,亦因毒而其性烈善变,多直中脏腑,如浊毒蕴热上可灼肺津,中可劫胃液,下可耗肾水;亦可扰入血络,壅腐气血;或毒瘀火结,灼伤血脉;或浊毒伤阳成阴疽之证。可见由浊生毒,浊毒内蕴是糖尿病形成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主要的病机因素,虽然浊毒单纯的从其属性而言多为实邪,可以表现为实证,但基于许多病人病初即已正气内虚,或浊毒内蕴血分后化热化燥必耗气津伤阴血,或因阴损及阳,导致阳虚或阴阳两虚,而表现寒热错杂之证。决定了此期病人临床以虚实夹杂之证更为多见的病机特点。(2)浊毒兼杂它邪是产生并发症的核心所在脏腑因浊毒损伤后,则易再生浊酿毒去耗损气血阴阳,形成其浊毒的因果循环的演变规律。再者,浊毒积甚可常与其它病邪相兼为恶,如与瘀血相兼则变瘀毒;与痰相混则生痰毒等等。如一旦瘀浊毒邪肆虐则引发酮症酸中毒,并因毒损脏腑脉络之部位不同而并发症丛生,如临床上可能毒伤肌肤,或毒损肾络、或热毒犯脑、或毒损心脉、或毒害目络、或毒侵经脉络脉等,变生多种复杂病证且多病情缠绵难愈或陷人以危地。可见浊毒的生变也是糖尿病病机转变尤其是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化浊解毒法实践与研究之启示

  吴教授在提出由浊致毒的病机理论的基础上经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化浊以断毒之源;解毒以阻浊毒内蕴;扶正以化浊解毒等法,早期以健脾运化,升清化浊为主,中晚期则以清利解毒为主。特别是化浊解毒扶正之主方,适时应用常可达血行津布、热清浊化毒解之功,具有降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改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方面更有良好疗效。化浊解毒方是以古方——升降散与大柴胡汤化裁。升降散见于清代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亦有学者认为本方源于明代医家张鹤腾编著的《伤暑全书》,发挥于杨氏。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制用蜂蜜、黄酒以助升降之性)组成,“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寒温条辨》卷四)。我们曾观察系统了化浊解毒扶正汤对DM胰岛抵抗和血脂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法方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特别是对于改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方面的良好疗效,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理论。临证应用时可将化浊解毒法与他法兼容应用以加强辨治的个体化和扩大治疗范围,如病人表现口大渴,易饥便秘等阳明腑热证时则当法取泻阳明腑热化浊解毒,可加白虎加参汤化裁;而当病人表现口干多饮多尿,虚烦等阴虚燥热象时,可法取养阴清热,化浊解毒,可加增液汤化裁应用,往往可收相辅相成之功。对于虚实挟杂之证,临床可随证将化浊解毒法融会于扶正补益之大法中,对于阴虚内热者,法取益肾养阴化浊解毒,合六味地黄汤化裁;对兼有脾虚者,健脾益气化浊解毒,合七味白术散化载;而兼有肝胆郁热者,清肝利胆化浊解毒,合加味逍遥散化裁等均能发挥中医药综合调治之优势。此外,对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病证的治疗亦多有良效,体现了其对于高血糖毒性的防治作用,这与糖尿病人无论虚实体内均始终有浊毒缠绵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如果此时加减配合化浊解毒之药物,则常事半功倍。如活血通络化浊解毒法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症;如益气温阳化浊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可见,通过适时应用化浊解毒扶正法并随证变通,不仅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抗其毒性和减轻胰岛素抵抗等作用,更能阻断病情的传变,因此也是治疗糖尿病及防治并发症的关键环节。综上所述,糖尿病由未病期(早期)脾虚失运,不能散精,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期的由浊转毒的病机发展,虽然分为两个阶段,但其内在的病机变化是连续的,是由水谷不化精微反生浊邪,再由浊转毒的过程。但糖尿病之浊毒作为病邪,从其本身的病理属性而言虽为实邪,但因其由浊致毒的过程贯穿于糖尿病病变之始终,甚至在某一个阶段,浊毒可能成为病变的主要矛盾,即作为病机之根本主导着病机的发展和变化,即使在虚证的阶段,亦缠绵其中。因此不能以“正虚为本,实邪为标”的观念来总括糖尿病病机制变化规律。糖毒性和脂毒性的形成及实质,与中医学由浊致毒的病理基础,和浊毒日久不清,与痰热湿瘀互结,入络或深伏于内则变证丛生的病机转变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据此提出浊毒是贯穿DM病变之始终的启变要素的假说和化浊解毒治疗法则。虽然化浊解毒法抗糖毒性、脂毒性,及其治疗DM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这种相关性和假说尚需大量的工作去研究。

  吴深涛教授从医30余年,在内分泌代谢疾病、肾脏疾病、疑难杂症等方面的中西医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经长期研究提出内毒蓄损是现代病证的核心机制之一,并总结出“内毒”之“气-血-脉络辨证法”,丰富了中医“内毒”理论,创新了糖尿病的中医病机理论和辨治方法。吴深涛教授经长期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由浊致毒”演变规律的病机理论,并自创化浊解毒疗法及系列方剂辨证治疗,经临床及科研验证,疗效显著,并研制出“糖毒清颗粒”、“肾消颗粒”等院内制剂,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吴深涛教授一直承担天津中医药大学课堂授课和临床带教任务,教书育人,力求诲人不倦,尤为重视中医人才的培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吴教授教学的中庸之道。吴教授现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名,作为天津市中医药专家名医,培养学术继承人3名。不论是培养中医学的博士、硕士,还是本科生、进修生,都主张师生之间应相互“问难”,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医学修养,方可为中医大业的栋梁之材。在吴深涛教授门下,既有国内诸多学子同道,更有从海外慕名前来学习的弟子。经他培养的诸多博士、硕士毕业生已走向社会,进入各级医院成为医疗和科研的生力军。在临床及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吴深涛教授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并坚持“科研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原则,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市卫计委课题18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主持编写国内临床诊疗指南6项。三项课题、两部著作和一篇论文获奖。

  吴深涛教授的主要获奖项目如下:

  1.“补脾肾化湿浊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3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

  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辨治》荣获2001年“康莱特杯”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评选三等奖。(主编)

  3.“肾消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影响的研究”获2004年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第1完成人)

  4.《浊毒与糖尿病糖毒性和脂毒性的相关研究》荣获2006年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

  5.“不同频率电针对周围神经再生与修复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2006年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1完成人)

  6.“电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2007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

  7.《中医临证修养》荣获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著作三等奖。(主编)

  吴深涛教授主持及参与的课题项目吴深涛教授主持及参与的课题项目

  1.日本后生省资助课题:经皮穴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05.01-2007.12。

  2.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药干预性研究,课题分中心负责人,2006.10-2009.10。

  3.国家科技部: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的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药诊疗研究,课题分中心负责人,2008.09-2010.1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基于社区的糖尿病中医药干预及推广应用研究,课题分中心负责人,2011.3-2013.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脂饮食诱导IR大鼠DGAT2活性与APN、Lp相关性及化浊解毒中药的干预研究,课题负责人,2010.1-2012.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肝脏IR大鼠PGC-1α表达与DGAT2、PPARγ的相关性及化浊解毒中药的干预研究,课题负责人,2013.1-2016.12。

  7.天津市卫计委课题:IKK/NF-κB通路对IRS-1磷酸化的影响及化浊解毒中药的干预研究,第2研究者,2015.1-2017.12。

  8.天津市卫计委课题:从肠胰效应探讨化浊解毒方改善IR大鼠脂毒性的研究,第二研究者,2011.10-2014.09。

  编写国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甲状腺结节中医诊疗指南;课题负责人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医治未病标准;课题负责人

  3.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糖尿病泌汗异常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课题负责人

  4.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中医诊疗指南;课题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