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我院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2017年度劳动竞赛2个“示范集体”、2名“示范岗”荣誉称号
稿源:   2018年01月22日

  日前,天津市教育工会下发〔2018〕1号文件“关于命名2017年度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示范岗”的决定”,表彰在2017年度“五比双创”劳动竞赛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我院2个集体、2名个人分别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2017年度劳动竞赛“示范集体”和“示范岗”称号。

  其中:

  针灸科九病区荣获2017年度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称号;

  综合康复科荣获2017年度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称号;

  杜洪喆同志荣获2017年度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岗”称号;

  杜晶辉同志荣获2017年度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岗”称号。

  (工会)

  2017年度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

  针灸科九病区主要事迹

  针灸科九病区作为天津中医一附院的一线医疗集体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前期病区管理服务经验,制定适合本病区发展的运行制度,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解读“文明”、“和谐”、“敬业”、“诚信”四条准则并强调执行,病区主任、副主任以身作则,调动每个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提高工作效率、杜绝资源浪费的同时,高度强调查房制度及首诊负责制,为每位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并让每位患者就医时能够感受到无微不至人文关怀。病区全年收治住院患者1473人次,全年平均病床使用率100%,全年病区门诊量25679人次,无一例医疗差错及纠纷。

  作为一个医疗教学集体,九病区现有博导1人,硕导3人,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22人。病区全体医生群策群力,分工协作,将研究生、进修生带教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严把教学查房质量和学生考勤制度,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年度获评“优秀教师”1人,参与教学查房比赛1项,派出1人赴奥地利维也纳进行学习交流,并将继续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

  本年度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1项,荣获中国针灸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1项。目前主持在研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1项,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项目1项,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11篇,已录用SCI论文1篇。

  综合康复科主要事迹

  综合康复科成立于2015年10月,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全科人员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在两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建筑面积1500平米的病房、总床位41张及占地1000平米的康复医学中心科室。

  综合康复科成立至今,门诊工作由科主任承担,门诊量2015年增长率为214%,2017年1月至10月综合康复科门诊量已到达15312人次,接近2016年全年门诊人数总和。出院人数2015年10月至12月为136人,2016年为694人,2017年1月至10月综合康复科出院人已到达860人,超过2016年全年出院人数总和。病床由25张扩展到41张,平均使用率在100%以上。2015年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种类为18种,骨关节疾病病种6种;2016年神经系统疾病种类增加了6种,总收治种类24种。积极引进了先进康复治疗设备,完善康复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各类康复治疗技术(包括PNF、Bobath、运动再学习、循序渐进等)减重步态训练、等速肌力训练、冲击波治疗技术等。

  科研工作目前新增课题主要有:1.横向课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早期记忆减退。2.院内课题:体外冲击波疗法在肌骨系统疾病中的应用。3.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规范化建设项目,项目结题后将成为天津市唯一一家中医康复示范中心。完成课题一项:2008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社区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案优化及推广应用

  教学方面1.完成“5+3”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进修生带教及本科生临床带教200余人。2.2017年正式成为医院的康复规培基地。3.研究生课程《神经病学》课堂授课。4.非洲学者中医进修班英文授课。5.选派技术骨干参加康复技术培训、新技术新设备培训、重点病种的最近康复研究及进展等培训。6.联合及协助天津市康复质控学会,进行康复质控相关内容培训2次。

  以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切入点,开展“康复之家”主题病房活动,积极落实中医护理方案,体现中医护理辩证施护,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6项。2017年竞聘护理临床带教老师2人,完成专科、本科护生带教工作。关注患者身心健康注重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人性化护理服务,获得患者满意。

  2017年度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岗”

  杜洪喆同志主要事迹

  杜洪喆同志为一名儿科医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儿科专业,已在儿科临床医疗岗位上工作20余年,用自己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赢得了患儿家属的好评,赢得了同事的信任和支持。目前承担着儿科三病区的医疗管理工作。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理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儿童呼吸介入学组全国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肺炎联盟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2016年获得医院“十佳”医生的光荣称号。

  一、临床工作,2015年,她在国内中医儿科领域率先开展了小儿支气管镜诊疗手术,克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进行此项操作难度大、危险高等困难,目前已成功完成60余例,明显提高了科室呼吸系统重症和疑难病例的救治水平。同时注重中医药与支气管镜、机械通气等现代诊疗技术的融合,成功救治多例肺炎重症患儿。并且探索规范中药煮散、外敷、直肠滴注等传统治疗的应用,以便进一步临床推广。

  二、病区管理,2015年南院区儿科病房开诊后负责三病区管理工作。开诊之初她克服病区人员配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工作中身先士卒,规范并带头做好各项临床工作,营造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病区的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重症病例所占比例、患者满意度等项指标均逐年增长。

  三、教学工作,身为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她深知教学工作是不可推脱和忽视的责任。长期承担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儿科学》课堂教学,参加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医儿科学》实训课部分的教案设计和授课任务。同时担任指导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通过开展教学查房、组织典型和疑难病例讨论、定期考核等多种措施,加强住院医师临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大学“5+3”中医专业儿科方向班招生后,积极思考培养现代中医儿科人才的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接受医学教育的经历和多年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就学习目的和方法,多次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他们建立职业自豪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好基础课程。

  四、科研工作,临床工作之余,她重视自己临床经验体会的总结、学习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法。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和婴幼儿哮喘开展研究。共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天津市卫计委课题1项,参加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获得天津市科技成果1项。

  作为一名医生,她严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担,不怕苦累,不为名利,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衷心热爱这份平凡而神圣的职业。

  杜晶辉同志主要事迹

  杜晶辉同志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近四年,担任科室行政秘书和ISO15189认可项目工作负责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他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医(技)师2017年主题演讲比赛东北华北分赛区比赛荣获了优秀奖,在2017年天津市第五届青年教职工职业道德演讲比赛荣获了二等奖;自2013年至今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sci论文6篇。2016年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得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一、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作为一名党员,他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培养自我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他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持续一致,自觉加强政治学习,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热情服务、助人为乐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是这些理论学习为基础,他能更好的理解医改政策,从而更好执行医改政策,真正体会“两学一做”武装自己政治头脑的实际应用价值,真正体会“四个意识”在工作中的体现,指导实际工作。

  二、良好的业务素质。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日常检验工作,他用心学习并积极进修医学检验学科新检验技术检验方法,参加国家及天津市各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进行授课培训,积极参与社会团体并成为多个杂志社通讯员、编委及学会委员会委员。为了更好的服务临床,他每天都和临床进行紧密沟通,总是在住院部门诊楼来回穿梭,经他确定的临床迫切需要开展的新项目达140项,并且积极沟通行政部门用时1个月就成功开设新项目143项,制作新项目宣传小册发到临床。在科室领导的支持下,他在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中,多次参加技术培训,积极配合领导完整建立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完成国家认可委要求各级文件的书写完善,使得检验全过程得到质量的提升。他献计献策,建立了命名为“集思堂”的科室大讲坛活动,每月一次给科室人员培训给全院临床人员宣讲,并在科室设立了图书角,让大家放下手机拿起书本,提升了全科硬实力。

  三、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支部宣传委员纪检委员,他认真贯彻落实支部工作安排,在检验党支部“认可准则解读系列讲座培训”活动中,用心履行自身岗位职责,总共11次培训讲座,他完成了3次,起到了全员参与全员皆知全员皆会的培训作用。在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中,他尽职尽责,坚守岗位,有时放弃节假日,主动加班加点,工作庞大而复杂,他常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常常回家以后熬夜继续完成工作,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形象。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