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王耀光 >> 学术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

  在长期的研究中,我们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即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角度研究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探讨阻抑肾纤维化发展的有效中药,从而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中药及作用途径。在动物模型上,曾改良国外模型,建立了肾皮质电灼致大鼠慢性肾衰模型,并证实其血瘀本质(收录在黄国钧,黄勤挽主编《医药实验动物模型----制作与应用》一书)。在“肾主气化”研究上,观察了“肾失气化”可能与肾小管的病理损伤具有相关性,提出从改善肾的气化入手,用巩堤丸可以阻抑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进程。

  近年来我们主要致力于中医药防治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研究。由于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诊断对肾活检技术的依赖性很高,而且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确诊比较困难,故而西医在本病治疗上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在中医理论的应用研究上重视了“肝肾同源”的内涵和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学上的应用研究,同时注重了肝肾纤维化的脏器相关性研究。因此我们的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处于国内较领先水平。在卫生局课题中,我们提出分期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治疗该病疗效确切。我们于2005-2008年在天津市教委计划课题资助下,在人肝星状细胞(LX-2)和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共培养模型中,发现人肝星状细胞可以通过共培养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其发生途径与TGF-β1/Smad通路有关。采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创立的肾疏宁方,其含药血清可以通过阻抑该信号转导通路,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而组方中的中药单体黄芩苷、黄芪甲苷亦可通过阻抑TGF-β1/Smad通路而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该模型为国内首创,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纤维化的机理提供了细胞模型。我们还建立了肝硬化后肾纤维化的大鼠模型,为研究肝硬化后肾病奠定了基础。并首次研究该模型中TGF-β/Smad细胞传导通路,为肝硬化后肾纤维化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了研究途径。

  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方面,近年来我们研究了中药肾消饮对糖尿病肾病临床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和肾脏保护作用,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血脂,肾消饮是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剂。在研究其作用机理时,我们尝试从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等方面研究了其作用机理。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血糖下体内氧自由基水平的升高,氧化反应的增强,导致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的破坏,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应该减少氧化应激以及并发症是一个值得发掘的治疗思路。我们研究了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肾消饮能提高人体的抗氧化应激作用、通过降低TM、ET水平,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力下降,减轻血管紧张度,有利于维持血管舒缩因子的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损伤。该研究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处于国内该领域研究的较领先地位。

  围绕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尤其是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我们近年来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研究了名老中医黄文政教授在上述领域的学术思想体系和临床经验,这对于提高疗效、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以及黄老疏利少阳学术流派的整理,中医文化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