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杨文华 >> 学术成就
杨文华教授诊疗血液病的主要经验

  杨文华教授行医40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及血小板减少疗效显著。她强调中西医并重,临床与实验并重,并精通实验室研究,提倡将现代医学方法和科学手段应用到传统中医药研究当中。在长期临床科研当中他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丰富科研成果。先后研究梅花点舌丹、六神丸、补铁丸、贫血丸、补血合剂、蝎毒多肽等。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项、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面上项目1项。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1项。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在她的行医生涯中,始终以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己任,视病人如亲人,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医术精湛,临症精细,用药精良,深受病人欢迎。她崇尚医乃仁术,对患者一视同仁,合理诊治,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常见病诊治全面,对疑难病细心,始终坚持患者无小事的行医理念。她常教诲自己的学生:行医不仅治病救人,也是人生重要的心理历程,不仅要学会用脑,更要学会用心。她十分注重教学培养,强调中医传承和学科梯队建设,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她的学生大多数都已成为本专业的主力军。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而异常增殖,同时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发病急,死亡率高,若不治疗病人常于半年内死亡。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细胞,杨文华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大量宝贵经验,形成了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诊疗特色,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1)创立了急性白血病单元疗法。急性白血病目前仍然以放化疗为主,杨文化教授认为在放化疗过程中,中医要全程介入、全程参与、减毒增效、发挥优势。根据急性白血病发病骤剧,传变迅速的特点,以及就诊患者的所处于不同的治疗阶段与特点,杨文华教授将急性白血病分为四个单元:化疗期单元、骨髓抑制期单元、缓解期单元及不化疗期单元,并在各个单元内进行辨证论治。

  化疗期单元:指患者处于发病初期,正气尚充,并能够接受化疗,处于化疗过程中的阶段。此时的病机特点主要为正虚邪盛,正邪两力,相互交争。治疗中本着邪气不去、正气不复的原则,当以祛邪为生,佐以扶正。临床特征以髓毒、药毒导致骨髓及脏腑表现为主。治疗目的是保护正常脏器组织,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减轻骨髓抑制程度。对于食少纳呆、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腹痞满、口淡不渴、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濡缓,治以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方药可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对于呕吐清水痰涎、不思饮食、胸脘痞闷、头晕如裹、肢体倦怠、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治以健脾化痰理气和中,方药可以二陈汤或旋覆代赭汤加减;对于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唇甲色淡、食少纳呆、少寐多梦、舌淡苔白、脉细弱,治以补气养血,以八珍汤加减。

  抑制期单元:指患者处于化疗刚刚结束后,邪毒得到遏制或清除,骨髓造血能力处于抑制阶段。其病机特点为脏腑失调,正虚邪伏,骨髓损伤。气虚血亏,中性粒细胞缺乏,容易合并感染,此时以扶正为原则,佐以清热解毒,控制感染,取其“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使患者顺利度过抑制期,故治疗当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治疗目的主要是调动机体免疫功能,使脏腑气血阴阳调和,以求正胜邪退,骨髓重建。治疗上从脾肾入手,宜用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之法。

  缓解期单元:指患者处于化疗间歇期,并通过化疗达到完全缓解,以及全程化疗后骨髓处于长期缓解的阶段。本期特点为骨髓重建良好,机体康复,病证消退。此阶段病机为正盛邪退,气血日渐充盈。治疗目的为调节阴阳平衡,调整机体功能状态恢复至正常。对于长期缓解的患者,杨教授认为以预防多药耐药、阻抑髓外浸润、清除微小残留病灶、防止白血病复发为重点。中医认为微小残留白血病乃毒邪深伏于里,虽大病将愈,症状缓解,但病根尤存,与西医检测微观指标极其类似,此为复发根源。凡遇正气亏虚、劳累过度、外感内伤、邪毒入侵等诱因,一触即发。为抵御外邪再侵,防止伏邪再发,中医采取扶助正气以抗邪,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目的。针对长期缓解患者多见气阴两虚之证,治疗以扶正、益气养阴、调补阴阳为主,重在调补心肝脾肾,以归脾汤、一贯煎、二至丸为主方加减,辅以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全蝎、浙贝母、川芎等。

  不化疗单元:该期包括由于体质、年龄、合并症等原因从未接受化疗者,以及化疗后由于多药耐药、脏器损伤、严重感染而不能再化疗者。其治疗目的在于控制肿瘤进展,有效治疗并发症,在人瘤共存情况下,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西医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中医根据证候变化,采用扶正解毒方,随证加减。

  在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会议上由郝征博士所作的《杨文华运用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经验》报告,向全国中西医血液病专家系统介绍了杨文华教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特色、要旨,其治疗方法和经验一致获得与会专家的赞许和青睐。

  (2)以毒攻毒中药治疗白血病。受砷制剂启发,杨文华教授经多种药物筛选,提出全蝎治疗白血病并在应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疗效后,对于提取物蝎毒多肽进行了系列研究。深入探究了全蝎解毒汤之主药“全蝎”药物中抗癌活性物质——蝎毒多肽抗白血病的微观机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的“蝎毒多肽干预白血病细胞浸润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蝎毒多肽通过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抑制其过度增殖,阻抑白血病细胞粘附、迁移、浸润机制,发挥治疗急性白血病作用,该研究成果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由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的“蝎毒多肽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基因表达及分子机制”和“蝎毒多肽干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edgehog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发现蝎毒多肽可以阻抑慢粒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及Hedgehog信号通路,从干细胞水平发挥治疗慢粒的作用。“全蝎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课题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病证结合提出扶正解毒法治疗急性白血病。杨文华教授强调白血病的发病机理贯穿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故权衡扶正解毒是治疗中的重点。邪毒不去,正气不足。在发病初期当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经过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正气大衰,当以扶正为主;对于缓解的患者,扶正以养阴益气为主,祛邪以治疗微笑残留白血病预防复发为主;对于没有缓解或者缓解后复发患者,邪毒炽盛,正气已衰,故治疗当以扶正、祛邪并立。总之,扶正解毒法乃急性白血病治疗之大法,当贯穿治疗始终。

  (5)阐述了急性白血病传变学说。杨文化教授认为急性白血病乃正虚为本、邪毒为标,虚实夹杂之病。发病途径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邪致病,认为急性白血病多因胎毒内伏或邪毒内侵,邪蕴骨髓日久而发病;另一方面是因虚致病,认为急性白血病应遵循《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先有正气不足,而后外邪乘虚而入,邪蕴骨髓而发病。发病后,由于正气虚弱,不能胜邪,阴阳失调,导致髓毒外发,传变迅速,侵入营血,攻注脏腑。热毒炽盛,耗气伤血,髓不生血,可以导致贫血;血热妄行,离经不归,导致出血,病程晚期加之气虚愈甚,气不摄血,故出血更加严重;正气亏虚,外邪易侵,直中入里,故多见于太少两感之证;髓毒热盛,炼液成痰,气滞痰凝,渐成积聚、瘰疬。气血亏虚,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之处,痰毒流注,使络损血瘀更甚,痰瘀互结,形成癥瘕、恶核。其传变特点与伏气温病类似。毒邪早伏于骨髓,氤氲而动,待发病条件成熟后而由骨髓外发。白血病发病后,毒邪总的传变趋势是从骨髓到血分,再到营分,然后到气分、卫分的传变趋向。甚至对于发病急剧者,上述传变阶段不明显,一发病即见髓、血、营、气、卫俱病。缓解期也以余热尚存、气阴大伤多见。

  (6)益气养阴治疗微残,防复发,抗多药耐药。对于经过化疗或者骨髓移植治疗处于缓解期或者长期缓解的患者,杨文华教授提出此时病机为伏邪在里,虽病情缓解,但夙根仍在,因此提高机体免疫,控制微笑残留白血病是治疗的重点,目的是抵御外邪再侵,防止伏邪再发。对于此期创制了全蝎解毒汤合二至丸治疗,在益气养阴的同时缓攻髓毒,使伏邪去而正气安。在抗多药耐药的研究中,应用加味六神丸复方配合化疗,可以提高化疗疗效,预防多药耐药的发生,该研究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7)病证结合有的放矢治疗老年性难治性白血病。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能力和应激性差,脏器衰退,免疫功能低下,常伴随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等多系统疾病,若患白血病后其治疗原则和方案与其他年龄组有所不同。老年性白血病治疗的难题是:对长期全程足量化疗耐受差;常伴有内科其他系统疾病给治疗带来困难;常存在预后不良的染色体;化疗药物毒副反应明显,容易发生骨髓抑制及诱发致命性感染;化疗后骨髓造血能力恢复较慢;治疗完全缓解率低,缓解期短;不适宜做骨髓移植;支持治疗和住院时间较长使医疗费用增加。

  杨文华教授针对老年白血病患者人群特点,认为应筛选出高危人群、分级采取合理有效的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首先划分单元,包括低危组单元、高危组单元、标危组单元:

  低危组:年龄小于70岁;身体情况良好;无不良细胞遗传学特征。西医可以采取标准化剂量化疗治疗,或者标准化剂量减量治疗,目的是力争达到完全缓解,有条件者行自体外周干细胞移植。

  高危组:年龄大于80岁;身体情况差;常合并心肺肝肾等疾病;先前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或其他血液病;有不良染色体核型。西医一般无法采取放化疗,只能采取支持治疗或姑息治疗,如根据情况可口服羟基脲、6MP、VP16、马法兰等。

  标危组:对于不属于上述两组条件者,年龄在70-80之间,或者身体情况一般,能耐受化疗者,西医可采用小剂量联合化疗,与标准化疗相比时间短,药物少,剂量小。

  以上三组均强调中医全程参与,以扶正祛邪为主,针对病症有的放矢。如针对贫血,施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调补阴阳,以提高血细胞数量,促进造血功能恢复;针对发热症状,辨证采用清营凉血、滋阴降火、清热解毒之法,以祛邪退热为目的;针对出血,可采用凉血止血、补气摄血、滋阴降火、化瘀止血之法,以达到止血目的;针对髓外浸润证候,以涤痰通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目的,达到止痛消肿、化瘀散结、减轻浸润症状为目的。对低危组化疗者,以顾护正气、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为主,兼以祛邪;对高危组不能化疗者以中药抗癌扶正治疗为主,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对标危组以扶正与祛邪并用,扶正以促进身体机能恢复,祛邪以助化疗药物抗癌杀毒。杨文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临床研究课题分中心”。

  (8)用药组方,善用对药,注重四气五味。杨文华教授在组方中尤其善用对药。如,气血两亏时用当归补血汤,生黄芪、当归使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热毒炽盛之时用银花、公英相伍,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伴有积聚、瘰疬者以炙鳖甲、山慈菇软坚散结;伴有出血者以茜草、仙鹤草止血而不成瘀;对于胸胁胀满、寒热往来者,用青蒿、黄芩清胆利湿、疏利少阳;伴呕恶者,用陈皮、竹茹和胃降逆;对于合并曲霉菌肺感染者,以千金苇茎汤化裁治疗。杨文华教授在组方中经常强调要注意组方四气五味。一方面升降沉浮、性味归经与治疗疗效关系密切,另一方面病人身患癌症、病魔缠身已经痛苦至极,过苦或者异味不仅增加其痛苦,也不利于病人依从。所以她经常叮嘱学生给肿瘤患者开方多扶正达邪之剂,药味要平和,适宜服用。此外,她还强调选药要选无毒之上品,尽量避免选取有极大毒副作用的药物,即便攻邪之剂有峻药猛药,也注意中病即止,顾护正气。杨文华教授还针对病人正虚特点惯用轻药重投,对于药性柔和不伤正气的药物,可以重用,增强药力,安全性好。杨文华教授针对白血病证型复杂多变的特点,临证注重谨察病机,细审病势;强调中西结合,采取个体化治疗,突出整体观念;顾及人性化特点,不仅以治疗本病为目的,而且要考虑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其独特中西医结合辨治体系为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异常,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杨文华教授经过数十年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中医治疗再障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提出“肾虚、髓海瘀阻”是再障发病之关键

  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主骨、生髓、藏精,为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化生滋养之根源。肾藏精,精化血,“精血同源”,精旺则血旺,精亏则血少。《张氏医通》云:“血之源头在乎肾”,若肾精充盈,虽有血虚,但精能化血,血有再生之根。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本,五脏之阴需肾阴滋养;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五脏之阳需肾阳温煦,久病必伤及肾之阴阳。肾阳伤则不能温煦脾阳,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无源;肾阴伤五脏失其濡养,以致血虚。若患者先天禀赋不足,体质不强,或烦劳过度,形神耗伤,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或房劳过度,阴精暗耗,终穷必及肾,肾虚精亏,精枯髓空,气血生化无源,脏腑百骸失于濡养,发为再障。肾虚阳气不足,则无力温煦推动血行而致血流缓慢,瘀滞脉络;进一步发展可致肾中真阳衰竭,阳虚则生内寒,寒则血凝,血流不畅,而致瘀。故肾虚为再障发病之根本,贯穿疾病之始终,髓海瘀阻为标,“肾虚精亏、髓枯血瘀”为病机之关键。

  (二)率先创立补肾活血法治疗再障

  根据肾虚为本、髓海为标的病理机制,率先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再障,将再障分为三型,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分别采用滋阴补阳、填精生髓之法,同时注重调补阴阳,根据阴阳互根、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之理念,随时调整滋阴与补阳的药物,注重刺激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在本病的发展进程中,会出现虚久必瘀、瘀久必虚,故在补益肾之阴阳同时,加用活血药物,使瘀血去,新血生,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亦同时改善了骨髓的微环境。

  (三)提出“阳虚易治,阴虚难调”的治疗理念

  因精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眩晕、耳鸣、面色苍白无华;气血阴阳虚衰,心失所养,故心悸气短;气血亏虚,四肢百骸失于濡养,故疲惫倦怠、肢体乏力、脉细。治疗贫血主证应以补肾填精生髓为大法,采用滋阴助阳、补气养血之法。“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应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补肾益髓生血,并调之与气,补之与味,且加用行气药物以调畅气机,达到生血之目的;阳虚易生寒,寒得温则通,阳虚易受补;阴虚生内热,阴虚火旺则易耗血动血,虚不受补,因此阳虚较阴虚易治,提出“阳虚易治,阴虚难调”。调补阴阳平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同时要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相得益彰,但应补阳不助热,滋阴不恋邪,滋补肾阴,佐以少许助阳之品,使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又可避免阴盛碍阳之嫌;温补肾阳,酌加滋阴之品,令阳得阴助而生化不息,又有防止阳盛伤阴之弊。“存的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温补肾阳本着“温者,温存以养”之旨,选择性味温润平和之品,忌投刚燥暴烈之剂劫阴耗液;注意滋补肾阴,慎用苦寒凝滞之品,勿使太过与不及,以平调阴阳为要。

  (四)以“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为大法治疗血证

  再障出血的治疗应遵循《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之原则。因气虚不摄、火热熏灼等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溢于脉外而出现鼻衄、齿衄、吐血、咳血、尿血、便血、皮肤紫癜等,重者危及生命。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为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阻络,血行不畅易加重出血。治疗时首先应辨清出血部位,再要辨清脏腑病位及虚实、寒热、阴阳等,出血部位不同而用药各异,上部出血应予引血下行药,下部出血加用引血上行药物。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对于出血暴急量多者,急投止血药以治其标;血止后或出血轻者,采用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补气摄血等方法以治其本。注意应“止血不留瘀、消瘀忌破血、宁血勿伤阴、补虚少温阳”,治火、治气、治血、治瘀、治毒相结合方法治疗。因“黑能胜红”,炭为黑色,故常加用黄芩炭、棕榈炭、荆芥炭、川军炭、侧柏炭、血余炭、生地炭、地榆炭等炭类药物,共奏止血之奇效。

  (五)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治疗合并症

  再障患者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感受外邪,正邪交争而致发热;患者气血阴阳亏虚,或因阴血不足,阴不配阳,水不济火,阳气亢盛而发热;或因阳气虚衰,阴火内生,阳气外浮而发热,故发热是再障的主要并发症。“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在尚未出现感染发热之症状时,治疗先以“清”为主,分别采用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清热解毒(连翘败毒汤、黄连解毒汤)、清热降逆(千金苇茎汤)、清肺化痰(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清热利湿(三仁汤、葛根芩连汤)、凉血解毒(清瘟败毒饮)等进行治疗,但杜绝单用清热解毒之品,以防伤阴,应重视整体观念,把握正虚邪盛之特点,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注重个体化治疗,直折病势。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大多数患者体内可检出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其特点为皮肤、粘膜出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其寿命缩短,骨髓内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患者血清或血小板表面常存在针对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自身抗体。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部分严重患者并发颅内出血危及生命。本病属于中医“虚劳”、“血汗”、“肌衄”、“血证”、“发斑”、“紫癜病”等范畴。《景岳全书·血证》指出:“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指出火盛和气伤为出血的基本原因。导致ITP的原因可概括为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瘀血阻滞等。尽管ITP的病因复杂,但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概括为热毒炽盛、迫血妄行;热灼阴津、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阻滞等几个方面。杨文华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中药为主,分步分层治疗的一套治疗方案。

  (一)中药治疗以辨证分型为基础

  根据ITP临床症状之不同,急性型或新诊断的ITP多于属血热妄行、阴虚火旺证,分别治以清热凉血止血、滋阴降火止血,多选用金银花、丹皮、生地、藕节、茜草、白茅根、三七粉、仙鹤草、侧柏炭等,由于热迫血行,阴虚火旺,均可致热灼津伤,故注重配伍滋阴药;而慢性型或复发难治性的ITP多见于气虚不摄、瘀血阻络证,分别治以益气摄血,化瘀通络为主,多选用生黄芪、当归、太子参、茯苓、黄精、山药、龟板等,化瘀选用桃仁、红花、鸡血藤、赤芍等,但忌用破血逐瘀药。但瘀血症的表现又可见于其他三型之中,故临证各证型中,但凡有淤血症状出现的可加养血活血药,以防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二)西医以病程分期为分层依据

  可将ITP分为新诊断的ITP,即确诊后3个月以内的ITP的患者;持续性ITP,即确诊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的ITP患者,包括没有自发缓解和停止治疗后不能维持完全缓解的患者;慢性ITP:血小板减少持续超过12个月的ITP患者;重症ITP:PLT<10×l09/L,且就诊时存在需要治疗的出血症状或常规治疗中发生了新的出血而需要加用其他升高血小板药物治疗或增加现有治疗药物剂量;难治性ITP:指满足以下所有3个条件的患者: ①脾切除后无效或者复发; ②仍需要治疗以降低出血的危险; ③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确诊为难治性ITP。新诊断ITP与持续性ITP多中药治疗,多参照血热妄行、阴虚火旺证;慢性ITP、难治性ITP多参照气虚不摄、瘀血阻络辨证施治。

  (三)慢性ITP从脾论治

  临床多见急性型ITP转化为慢性型ITP,故此病迁延日久,易于反复,耗伤脏腑气血,气为血之帅,气虚则不摄,以致血溢脉外发为瘀斑瘀点。又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为后天之本,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外邪趁机侵袭,故脾气亏虚、气虚不摄、脉络瘀阻为慢性ITP的病机关键。脾主统血、主运化,脾气亏虚则运化失职,气虚不摄则血溢脉外,而致出血。可表现为反复皮下瘀点或瘀斑,色泽淡,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伴体倦乏力,神疲懒言,纳呆,食后腹胀,便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脾气亏虚是贯穿慢性ITP始终的病机关键,故健脾益气、摄血止血是治疗大法。常用中药如:茯苓、山药、芡实、炒白术、三七、茜草、白茅根、侧柏炭、醋龟板、仙鹤草、生黄芪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研究的题为脾不统血所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脾论治的疗效机制及研究规律就是在从脾论治获得临床很好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全国范围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慢性ITP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与临床依据。

  (四)血证治疗宜忌

  遵循《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法,应做到止血不留瘀、消瘀忌破血、宁血勿伤阴、补虚忌温阳的用药规律,清热凉血不宜用寒凉药,易碍胃;失血过多宜加补气药,以防气随血脱,阴脱阳亡;离经之血、外伤之血予化瘀,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同时加行气药,因气行则血行,又杜绝了瘀血再生。

  (五)中西医结合用药特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用药规律,推崇全过程参与,即全程服用中药汤剂;其次,西药首选激素治疗ITP,但不用大剂量;并注重激素减停规律:以不反弹为宗旨,根据血小板计数及临床症状,以判断减药速度及剂量,量大时以片为单位递减,维持量时以半片或隔日1片的规律递减;若激素无效或血小板极度减少,出血严重,可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待血小板计数恢复后停药;复发性或难治性ITP可选择环孢素治疗,用量不宜过大,可以50mg,Bid,再加入保肝药物,以免损伤肝肾功能,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情况;若血小板极度减少,出血倾向明显难以控制者可予输注血小板悬液或激素、丙球冲击治疗。服用激素期间若患者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通常在补脾止血升板的基础上配合青蒿、地骨皮以退虚热。ITP迁延日久,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胃粘膜损伤,甚至出血,引起骨质疏松,甚至骨破坏。故应用激素时应注意保胃补钙。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简称IDA)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其发病原因可分为铁的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和丢失过多等几方面。根据中医的辨证辨病,IDA属萎黄病,其证型可分为脾胃虚弱、心脾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及虫积等证。但在治疗中还应针对发病人群的年龄、体质以及铁代谢的特点等因素进行整体治疗和调养护理。本单位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优势病种IDA的协作组长,在杨文华教授的带领下,系统总结了IDA的纯中医药治疗理念,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分述如下:

  (一)顾护脾气

  脾为后天之本,同时铁的吸收主要场所在肠道,因而在治疗缺铁性贫血,应注重顾护脾气、强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重要性,尊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的内涵,本单位的补铁丸就是根据这一思想自主研制而成。充分考虑到西药铁剂伤胃的副作用,患者无法长期服用巩固治疗,导致病情难以彻底治愈。从中草药中寻找含有硫酸亚铁的药物组成处方,并加以健脾益气、补中和胃之品,从而避免铁剂对消化系统的刺激,增强人体对铁质的吸收,达到治愈不反复的目的。

  (二)气血双补

  缺铁性贫血归属为中医的萎黄病,多因脏腑损伤以致气血亏虚,因而在此病的治疗中应补血的同时兼于补气,以遵血为气母,气为血帅之义,益气以生血,养血以益气。故在方药的使用上,不单用补血药,适当配伍补气药,即气行则血行,从而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

  (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治疗慢性出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验结果,对于存在消化系统、妇科或其他部位出血的患者,应同采用西医的相关治疗与药物,进行止血及预防再次出血。结合中医理论认为,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既可引起持续出血,又可形成瘀血,阻碍新血的生成,故而治疗中必先止血、消瘀,待血止瘀去,再行益气养血之法,从而达到瘀血去,新血生的目的,

  (四)药食同源

  在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和调护中,中西医都认为日常饮食对于铁的补充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除应补充含铁物质、进食营养丰富、利于消化的食物外,还应结合患者体质,有选择的摄取营养。例如阳虚患者忌食寒凉,宜食温补类食物;阴虚患者忌食燥热,宜食淡薄滋润类食物,从而保证铁的正常储存,防止病情反复。

  (五)未病先防、防治一体

  缺铁性贫血往往容易反复发作,例如育龄期女性的月经量多、老年人的少食偏食、慢性出血患者的反复出血,都可成为本病反复的诱因。根据未病先防、防治一体的治疗调护思想,在患者未病之时,应以预防为主,建议容易丢失铁质的人群,在饮食上注重补充铁质;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应注重护理工作,合理营养膳食;继发的缺铁性贫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同时,情志的调节对本病的恢复也是至关重要的,克服过度的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做到喜怒有节、情志舒畅,才可利于本病的好转和痊愈。

  骨髓增殖性肿瘤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是一类以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的过度增殖为主要特点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共同特点为骨髓中有骨髓中有一系或者多系有核细胞增殖,增殖的细胞可以向终末端分化,多不伴发育异常。典型的MPN主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F)、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且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各病之间可发生转化。在2008年WHO修订慢性髓系肿瘤分类系统中,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取代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以强调其肿瘤增殖特性。

  中医将其归为“眩晕”、“血积”、“血实”等范畴,杨文华教授行医40余载,在应用中医药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在临证期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杨教授主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提出清肝化瘀法治疗MPN

  根据MPN的临床症状表现,杨教授提出本病病位在骨髓,涉及肝、脾、肾三脏,其病机虽有多端,但基本病机是血瘀气滞,血气有余,肝火旺盛,肝热血瘀,故气滞、血瘀、肝热为病机关键,根据“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理论,治疗的重点祛邪在先,邪实不去,正气不复,邪去则气血自通,提出清肝化瘀法,自拟清肝化瘀方:天麻15g,钩藤15g,菊花15g,夏枯草15g,生栀子15g,秦艽15g,灵仙15g,桃仁15g,红花15g,鸡血藤30g,赤芍15g等。治疗以清肝、化瘀、理气、活血为主,清通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但根据分期应有所侧重。病变初期以攻为主,中期以扶正祛邪兼顾、标本同治,晚期以扶正为主兼祛邪。清肝化瘀贯穿始终,辅以凉血、软坚散结、益气扶正。

  (二)突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本病起病隐匿、病程长、进展缓慢;多因毒、瘀、肝热而发,根据本病的病机特点,首先应注重辨证论治:提出要做到准确辨证不仅需熟读经典,更需多临证,把本病的肿瘤增殖特点与中医的辨证思维有机的结合。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参考西医认识,结合辨病治疗,选药酌情考虑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在辨证施治中酌加具有抗肿瘤增殖功效之品,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强调灵活运用各种辨证方法,突出病症与辨病相结合。根据本病基本病理特点及疾病发展规律,按照中医标本缓急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立法、遣方、用药。

  (三)减少合并症,防止转白

  MPN的发病过程中,由于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相互作用等诸多因素影响。极易合并血管损害、血栓形成、皮肤瘙痒等诸多合并症,且有较高的几率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1、减少合并症:杨教授在临证中善用行气、养血、调血、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将“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凡病以祛瘀为先”的理念,灵活的应用到MPN的治疗中,进而明显改善患者脉络瘀阻之征象,缓解高粘滞状态,减少本病造成的血管损害,进而预防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秦艽、桑枝、灵仙、鸡血藤、忍冬藤等,另外,本病患者多数伴有脾大甚至巨脾症状,常用水蛭、地龙等药物。

  2、防止MPN转白:杨教授临证善用清热解毒抗癌中药,如全蝎、半枝莲、半边脸、白花蛇舌草等,以抗癌解毒,防止转白。在基础研究方面,杨教授主持多项科研课题,研究证明,全蝎的有效成分蝎毒多肽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能降低抗凋亡相关基因如bcl-2的表达,提高促凋亡基因的表达,进而阻抑白血病细胞的增殖,降低本病转化为白血病的几率。

  (四)中药“减毒增效”之功

  MPN患者在发病初期,多应用西药抗肿瘤及其他相关药物,最常见的有化疗药、激素类药物以及雄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的应用常常会伴发诸多的副作用。杨教授认为通过辨证施治,及时缓解西药的副作用及其导致的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了中医治疗减毒增效的优势。

  (1)化疗药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初期,常选用羟基脲片以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长期应用该药会继发神经系统和循环障碍导致的肢体麻木、皮肤发黑等副作用,并且有并发第二肿瘤的风险。杨教授多以秦艽、桑枝、威灵仙、忍冬藤等以化瘀通络;以中药抗癌药物如全蝎、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公英等预防第二肿瘤的发生。

  (2)激素和雄激素类药物:最常见于骨髓纤维化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者衰竭,疾病后期常伴随贫血、血细胞减少等情况,故应用激素和雄激素类药物以促进造血,但是此两类药物极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多毛、胃粘膜损伤等诸多副作用,杨教授常以茵陈、白芍、五味子、甘草等保护肝功能,以半夏、陈皮、茯苓、焦三仙、砂仁、鸡内金等改善消化系统症状。

  (五)中医特色疗法

  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提出“无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结合中医针灸、穴位按摩、中药熏洗、中药药透等特色治疗手段,达到了治病防病的目的。

  (1)无病先防,既病防变:无病先防即从病因学预防,日常生活中避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刺激,诸如化学药物、电离辐射、感染等,同时也应给注重情绪和饮食结构的调节,合理膳食,心志平和,精神调达。既病防变主要是针对已经患病的患者,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同时,配合解毒抗癌中药,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与转化,如防止MPN转白、控制MPN之间的相互转化。

  (2)中医针灸及穴位按摩:主要针对本病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如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和麻木,上肢可取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下肢可取足三里、阳陵泉、委中、阴陵泉、三阴交、血海、解溪、足临泣等穴位。

  (3)中药外敷法:目前外敷法主要用于缓解脾大及淋巴结肿大等本病的常见症状,将配方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软坚散结、消积化癥中药)加工成散剂或水煎汤,用消毒纱布蘸药液外敷在脾区或肿大的淋巴结处,定时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