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王金贵 >> 学术成就
王金贵教授学术成长经历

  王金贵教授1988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进入了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已30年。在其三十载从医历程中,他早已褪去年轻时的青涩,而是由一名年轻的小大夫变成了一位睿智从容、被患者亲切称赞为“全能型专家”的天津市名中医。但他唯一始终不变的是对中医的深沉热爱以及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

  一、儿时萌生学推拿

  天津是近现代武术之乡,武术拳种多,奇功异效,奥妙各异,风格独特。特别是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霍元甲、民国武术宗师韩慕侠等一系列名家的出现,更是近代天津精武文化发展的缩影。而这一精武背景也为正骨推拿的发展孕育了土壤,众多武术行家都在习武的摸爬滚打中练就了“捏胳膊拿环”(旧为伤科代称)的手艺。特别是滨海一带,即便是巷子里的普通百姓也都掌握几手脱臼复位的绝活。

  王金贵教授出生在滨海新区的塘沽地带,男孩的本性,从小喜欢踢球打弹。而小伙伴间的打斗,少不了磕碰,今天李家孩子胳膊“脱臼”、明天赵家孩子肩膀“掉环”,那也是常有的事。而每次最吸引他的,不是复位后小朋友能够重新嬉笑挑逗,调皮玩闹,而是大人捏胳膊、拿环那流畅的手法以及瞬间的成就感。从此,在他幼小的心里逐渐萌生了一个清晰的念头,“我要学会‘拿环’”。在家里人的鼓励下,大人们的教授下,他虽然没能学到哪门哪派的武功,但却也略会几招花拳绣腿,掌握了几手简单的推拿手法。

  二、少年矢志中医学

  儿时长期对武术及正骨的痴迷热情,到了青少年时期没有减少。除了每日雷打不动的练习拳脚外,他还参加了校运动队,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而在这期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则彻底坚定了他矢志从医的念头。

  在那场大灾难中,夺去了京津唐地区20余万人的生命,更有10万多人遭受了重伤,滨海一带也被地震殃及。地震后,一批北京、天津的骨伤专家前往灾区救治地震受伤的伤员,他们不畏辛苦、救死扶伤,冒着频频余震危险战斗在灾区一线。当看到因为髋关节脱位而痛哭流涕的七尺男儿,在专家妙手施治下,神奇恢复直立行走的时候;当看到下肢腿骨折而绝望的老人,在专家紧急救治下,重铸生活信念的时候,这些场景让少年的王金贵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更深深镌刻在他年少的记忆里,也真正坚定了他从医的毕生信念。因此,在家人的鼓励下,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在参加高考时毅然决然的报考了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

  步入大学,王金贵教授真正开始了对中医的系统学习,而这五年的中医专业学习奠定了他初步的中医理论基础。他除了日常的课业学习外,还熟读《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白话解》、《药性赋》等著作。利用假期背诵经典和为亲戚朋友看病,几乎成了他的正常“工作”。就这样,在读完中医学院的第五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了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开始了他的业医之路。

  三、而立喜获名医助

  常怀感恩之心,是王金贵教授做人准则。他常说,如果没有医学路上的贵人相助,他难有今天成绩。

  在他刚入医院工作时,隋卓琴老师是他的第一位带教老师。隋老是天津脏腑推拿名家刘希曾的徒弟,在脏腑推拿方面深得刘希曾真传,造诣深厚。王金贵教授跟随隋老不但系统学习了脏腑推拿的理论知识,更掌握了伤科、小儿推拿的基本操作,因此他一直称隋老为其从事中医推拿的引路人。

  在王金贵教授从医路上的第二位“贵人”,就是陈志华教授。陈志华是推拿科创始人胡秀章的高足,也是胡老的继任。陈老不但继承了胡氏腹部推拿,同时对于伤科推拿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二人真正的交集是在德国斯图加特工作那年,这个机缘巧合也让陈志华老先生记住了这位年轻肯学的后生。有一次,诊所来了一位慢性腰痛急性发作的男性患者,仔细询问病史后,陈老有意要考一考他,就问他这个病人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年轻的王金贵教授稍加沉思后,提出了从风邪论治腰痛的观点,他引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腰痛篇的观点,腰痛急性发作特点与风邪的善行而数变吻合,治疗局部腰痛可兼顾祛风。陈老觉得这个年轻人说的不无道理,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治。果然几次推拿配合中药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后,这位患者的病患就解除了。因此,陈老打心里喜欢这个动脑筋而且知识渊博的年轻人。

  还有一位被王金贵教授称为亦师亦友的“贵人”,就是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公望教授。刘老是天津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公认是中医学院的“百科全书”,方脉功底深厚,他博览群书,无论是中医经典还是各家理论,无不涉猎。在老师的影响以及指导下,王金贵教授从内、妇、儿到伤科的角度对中医临床400余个方剂逐一进行了临床验证。常言道,“背熟汤头三百首,未曾辨证已知方”,这些中医理论功底的积累也为王金贵教授日后以中医综合疗法,内外兼治、涉及多专科疾病的全方位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金贵教授终身难忘的“贵人”还有他的共同博士研究生导师石学敏院士。他在石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指导下,创新性提出了“通督疏经”针刺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进一步强化了在软组织损伤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针推结合,也促进了他后来“针推方脉,杂合以治”思想的确立。同时,时任推拿科副主任并主持工作的他在科室管理方面还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医疗方式改革,改变了以往唯手法万能的历史,形成了中医综合治疗的格局,推拿科床位也从30张猛增至100张(现已220张)。而这段历史也让石院士对这个年轻小伙子刮目相看,笑谈“看他的冲劲,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也是在石院士的鼓励以及支持下,王金贵教授从科室的年轻大夫一跃成为全院当时最年轻的科主任。

  四、不惑亦然砥砺行

  纵观中医各科,名家往往专注于一点,逐渐形成自我理论体系。推拿学科也不例外,传统推拿医生多将追求手法娴熟、创新、种类繁多作为目标。然而不惑之年的王金贵教授,却没有将视线过多集中在此,而是将目标定在了推拿的学术理论高地。

  在伤科推拿方面,他改变了传统“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模式,将中医时相性辨证施术理论贯穿到现代软组织损伤疾病治疗始终,并提出了以手法为主导,多种中医外治疗法结合的“君臣佐使”配伍方案,创新性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时相性辨证施术”理论。在小儿推拿方面,他针对小儿病、生理的特殊性,提出了小儿推拿“核心特定穴”的治疗法则,并总结出以“体质脏腑辨证”为依据,“五行生克制化”为治则的小儿推拿理论方法体系。在脏腑推拿方面,则是坚持大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出了以“通脉调气”为理论基础的“津沽脏腑推拿”体系。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更促进了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而上述种种,都与他植根中医,坚持中医理论指导的锲而不舍精神密不可分。

  而随着理论功底的不断深厚,临床水平不断提升,王金贵教授也因其突出的成绩,在不惑之年获评天津中医药大学首批中医师带徒导师。在这批专家里不乏石学敏、张伯礼、阮士怡等中医大家,而他却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尽管如此,他依旧保持着严谨学风,注重积累传承向发挥创新的转变,教学相长,时常与徒弟因为学术问题讨论到很晚。

  进入不惑之年的他,另外一个重要改变就是矢志要当一名“杂病”郎中,这是他对自己的戏称,但在患者眼里他却是一名“全能型”的专家。《黄帝内经》言:“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做中医是个慢功夫,只有广知博学,才能领会中医的真谛,才能在临床中活学活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在2012年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他考上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项目。而那个项目是他从医人生的第二次转折,他通过名家讲座,逐渐对传统经典方剂由既往的临床实践验证,升华为思辨哲学的深刻认识。他广泛求访全国中医名家,在牢固中医思维的同时,也增强了他对“内外兼治”更进一步的认识,更是其后期对现代疑难杂症突破的关键。

  在这期间,他拜在了全国名老中医黄文政教授门下,也进一步提升了他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重视“气血调节”是黄老治病特色。王金贵教授在其启发下,一方面将气血平和引入到疾病的治疗中;同时,又与脏腑推拿结合,通过脏腑推拿调气通脉提高临床疗效。王金贵教授多年来秉承师法,每获良效。而他的门诊患者也由以往单一的颈腰腿病患者群,病种逐渐地丰富起来,帕金森、脊髓侧索硬化等一批临床疑难病患者也都慕名前来就诊。自此,王金贵教授也从一名针灸推拿医生,逐渐成为“针灸熨拓煎丸之法无所不备”的临床“杂病”知名专家。

  五、杂医蜕变向名医

  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曾说:“天下有博而不精者,未有不博而精者也。”王金贵教授兼容并蓄,不断探索,用行动展示着新时代“名中医”风采。他对全科知识的“博”,离不开其审证求因,辨证精确,方法独到,既严绳墨,又独富心裁的从医态度,亦离不开他长期以来对中医信念执着的追求与不断学习的态度。而其对专科知识的“精”,则源于其在“博”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博采众长。

  在“博与精”辨证的“杂医”路上不断求索,也逐渐让其向“名医”蜕变。他接诊的一位痉挛性斜颈患者,颈项板滞抽搐数月余,曾前往协和、北医三院等救治无效,遂来本院救诊。王金贵教授在细查病情后,通过对疾病的分析,认为属于土不荣木又夹杂了外风的诱因而引动肝风,肝风内动发为痉证。遂先以桂枝加葛根汤加玉真散投石问路,几剂汤药下去患者症状略有改观,但是仍然痉挛抽搐。他细思量患者病情,认为外风虽除,但内风引动的血虚未有解除,遂在守方基础上,又重用了白芍并配合全蝎、蜈蚣熄风止痉药,以平肝熄风止痉,这次几剂汤药,患者的痉挛震颤得到了有效而遏制。同时,王金贵教授又配合针灸对十二正经气血的调节以及推拿对气街四海的调节,最终患者在近三个月的治疗中得获痊愈,患者的父亲喜极而泣,并赠送匾额“金研医道,贵至精诚”。

  对于经方的信手拈来,源于他持之以恒的经典背诵;对于中药的布阵得法,源于他经久不变的近与病谋;对于手法的应用有神,则源于他长期以来的手随心动。经过临床多年的锤炼,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王金贵教授实现了从“杂医”向“名医”的蜕变,成为了全国优秀临床人才,亦是迄今为止天津市历史上最年轻的“天津市名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