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阮士怡 >> 媒体报道
2014-12-24《中国中医药报》阮士怡:中医在生命里周流不息

  第二届国医大师列传(13)

  

  阮士怡,1917年2月出生,河北省丰南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46年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生毕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1955年奉调协助天津市市立中医医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建院工作;1979年,创建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与老年病学科。

  

  执着进行心血管疾病研究

  

  与记者侃侃而谈

  

  诊病从来都是事无巨细

  ●他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近70年,97岁高龄时还为患者把脉开方、会诊重症、解惑疑难,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推动了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分化与发展,创建了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科、老年病学科。

  ●他倡导“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创立了“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干预老年内科疾病,提出了“软坚涤痰强心”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制了通脉养心丸、补肾抗衰片、降脂软脉灵Ⅰ~Ⅳ号、新生脉散片、粘脂饮等8种中药制剂,其中通脉养心丸已上市。

  ●他开展了舌诊客观化研究,发现了舌下络斑与年龄、病种及中医证候之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舌下络脉与中医瘀血证的内在联系,总结了心肌梗死患者舌象演化的客观规律。

  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阮士怡身着笔挺西装、白色衬衫、红黑相间的领带,和蔼可亲地坐在记者面前。这位97岁的老人,双手和脸上布满皱纹,须发皆白,慈爱的眼神令人难以忘怀。他在中医领域鞠躬尽瘁70余年,曾经历战乱及辗转曲折的行医历程,将自己的毕生所知所学奉献给了中医药事业。

  日寇侵华弃工学医救世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闭着眼睛都能背诵整篇《汤头歌诀》的阮士怡,恍惚间好似回到了儿时的庭院,嗅到那飘香满院的中药味。

  当时,叔祖父阮鹤庭是当地知名的郎中,父亲则经营着一家中药铺。阮士怡喜欢课余时在父亲的中药铺帮忙,他总是被整面墙的中药柜所吸引,父亲注意到了阮士怡的兴趣,时常为他讲解一些中药材知识。从小的耳濡目染,阮士怡逐渐在脑海中形成了对中医、中药的初步认识。

  上世纪20年代,时逢军阀混战,阮士怡被迫辍学,但爱读书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后来,他参加北京高中数理化会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工学院及辅仁大学两所学校同时录取,当时崇尚理科的他毅然选择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就学。

  正当他专心攻读工学专业时,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阮士怡反思:“国难之时如无强健体魄,何以御外武强敌?”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工学专业,于次年考入北京大学医疗系,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

  毕业后,阮士怡辗转天津多家医院,从事西医内科临床工作近10余年。但他心中却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研习中医。正如林语堂曾经说过的话:“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38岁的阮士怡,带着自己那颗幼年种下的梦想种子,奉调协助天津市市立中医医院的建院工作,全心投入到他喜爱的中医工作中。

  阮士怡主动要求参加天津市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两年的学习,他全面精读了中医基础理论,潜心研究中医古籍,深得系统学习中医的益处。

  “每次我读中医经典,都体会到两千多年前古人能撰写出如此巨著,实在叹为观止。”阮士怡领会到书中的理论充满哲学思想,他将这些理论作为指导临床治病的“道”,在他看来,这是现代医学所不及的。

  未料建院工作刚刚步入正轨,文革开始了。当时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知名中医专家深受打击。被免去了医院各项职务的阮士怡却给自己安排了一项“工作”——静下心来学习和研究中医基础理论。那时候,阮士怡总是偷偷挑灯夜读,还拜访了当时天津市几位名老中医,不断丰富自己的中医理论和临证实践能力。文革结束后,阮士怡又被任命为天津市市立中医医院内科主任,主管内科诊室及病房建设。

  中西医结合专研心血管病

  “导师作为天津中医内科学心血管学科和老年病学科的创建者,他是一面旗帜。”从师阮士怡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张军平,对那段从师经历甚是难忘。

  每天,张军平都要随师查房、出诊、做科研,经常被阮士怡执着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精神所感动。有一年冬天,他们计划从血管壁细胞入手,探索中医药延缓衰老的机制。然而,实验进行得并不顺利,张军平就住在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昼夜观察。令他想不到的是,导师阮士怡总在天刚亮时就到实验室,还给他带来麦乳精、鸡蛋等营养品。有时他都想放弃了,但看着阮士怡坚毅的眼神和自信的神态,就又有了信心。最终,实验顺利完成。

  此后,阮士怡总结了大量临床病例,他发现诸如风湿性心脏病等内科疾病虽经过长期治疗,但效果甚微。这些疾病多是儿童时期就已落下病根,长大后转为慢性疾病,这给内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为此,他将“上工治未病”“扶正祛邪”“治病必求于本”等理论运用于临床中,使中、西医理论知识相结合,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等方面收到良好成效。他继承了赵寄凡、陆观虎用药轻灵、遵守经方的临证用药特点,处方用药从无大方大剂,却每每奏效。

  阮士怡翻阅了大量董晓初先生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开始了药理与基础实验研究,提出“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的新理论。他认为心主血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与血两者互相依存,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若心气不足、心阳衰,则不能鼓动血脉,就会导致心脉痹阻,脉络不通。

  基于“益气养阴”的治疗法则,阮士怡研制出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651丸”。“651丸”随后改名为“通脉养心丸”,由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独家生产,直到现在仍在市场畅销。

  65岁时,本应退休的阮士怡并没有选择回家安享晚年。当时天津市中医研究所成立,阮士怡决定挑起副所长及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的担子。随后,他成立实验室,建立细胞培养室,运用现代医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一步研究传统中医药学。自此,他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他在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基础上,提出“益肾健脾,涤痰软坚散结”的治疗法则,研发了“降脂软脉灵片Ⅰ~Ⅳ号”方药,以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新生脉散片”等8种中药制剂,其中通脉养心丸已上市。如今,这些中成药都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在临床沿用至今。

  “问望闻切”摸清中医舌诊规律

  “一个大夫若想全面深入了解患者病情,一定要遵循问、望、闻、切四诊合参的原则,缺一不可。”说到如何诊病,阮士怡眼神亮了。

  “四诊合参不是望、闻、问、切吗?怎么变成问、望、闻、切了?”记者不得其解。

  阮士怡像老顽童一样笑笑说:“是我自己改的。”

  为什么要改变四诊合参的顺序?阮士怡认为,在四诊当中,首重问诊,问诊不清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老年病治疗中问诊尤其重要。而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诊断疾病、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应在问之后再进行舌诊,保证诊断的客观性。

  阮士怡在临床中发现,一些健康人会出现异常舌象的情况,而有些患者舌象变化并不显著,这给他出了个难题。健康人可以出现哪些舌象?哪些舌象具有病理意义?影响舌象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一直徘徊在阮士怡的脑海中。

  他带领课题组对6708例受试者进行中医舌象调查。发现年龄不同,异常舌形、舌态种类也不同。青少年中裂纹舌多见,中年人以裂纹、齿痕舌为主,老年人则以胖嫩舌为主,颤舌也多见于老年人。这些分布变化与人的生理特点改变有关,反映了“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的生理变化。

  调查中还发现健康人中出现不少异常舌象,年龄越大,异常舌象检出率越高。其中有一部分健康的中老年人,尽管还没有临床症状,但可能已经有潜在病理改变,这些在舌象上都已清晰地反映出来。因此,他认为健康人出现异常舌象时,要积极给予系统的诊查,使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他在调查中还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舌脉的异常情况增多,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舌脉的异常。

  这些调查研究,都源于阮士怡对中医学治疗与研究缺乏客观化的标准的认知,“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就常常为人所诟病,阻碍了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及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阮士怡坚信,中医诊断的客观化建设,是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一项任务,能更好地加强中医临床应用及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尊重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实践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是阮士怡的高徒之一。上世纪70年代,正攻读研究生的张伯礼开始筹划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导师阮士怡希望他能从中医药治疗心律紊乱或冠心病研究领域找选题,而张伯礼却对舌诊着了迷,他不安地告诉了导师这个想法。

  不出所料,阮士怡持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个选题难度大,风险高,有可能因此无法毕业。

  可是张伯礼依然想做这个选题,阮士怡最终鼓励他:“虽然我不同意你这个选题,但我尊重你的选择。只是目前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怕不能给你更多的帮助。一旦定下来,你就要认真地做下去,有困难我帮你,有问题我们商量。”张伯礼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阮士怡的这番话。

  “将毕生所知所学授予好学求知之才”是阮士怡奉行的教学理念,他“尊重创新、鼓励实践”的教学方式也让他的弟子们在各自专业领域有更多的机会实现突破和创新。至今,阮士怡仍坚持不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毕生学术经验传授给后辈,并在96岁高龄时,任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无私奉献,育人育才”是弟子们对老师的评价,他们深知,老师用无私的爱点亮了学生们前行的路。

  年虽鲐背坚持临床一线

  97岁的高龄,应该是在家享天伦之乐的时候。而阮士怡却还坚持在临床一线,为患者把脉开方、会诊重症。

  “病人来了,就加一个吧。”

  “他们大老远赶过来实在不容易,我不就多看一个病人么。”

  “我不能让患者失望。”

  弟子们都不忍心阮士怡每次都临时加号,可他总是这样和弟子们商量。阮士怡总想能多看一个是一个。

  他诊病从来都是事无巨细,每个病人的化验检查单自己都要一一过目,除非有看不清楚的才会让弟子代为叙述。从诊断到处方,每个程序都井井有条,一丝不苟。“老师总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使人如沐春风。”弟子张培在随阮士怡出诊期间,被他的认真态度所折服。张培说病人再多,也从未见过老师着急。

  “我喜欢中医,我的生活也离不开中医”,阮士怡用一句话概括了他从医70年的感受。

  的确,中医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像他体内的血液一样,在他的生命里周流不息。“我经常自问,做到了医德、医技并重,视患者如亲人,不使用大方大剂,不曾与患者疾言厉色,将毕生所知所学授予好学求知之才没有?”作为一个医生,阮士怡毕生都离不开病人。他说,他谈不上对医学事业的贡献,仅仅是为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