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金季铃 >> 学术成就
金季玲教授主要学术思想

  1.调补肾脏,注重周期疗法

  金季玲教授重视肾在女性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肾的精气包含着肾阴、肾阳两个方面,所谓的肾气盛,包含着肾阴、肾阳的充盛、和调,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消长,以维持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完成其主生殖的生理过程。妇女月经周期的变化,就是肾阴、肾阳消长转化的结果。经后期是一个阴长阳消的过程,阴长到“重”的阶段就会转阳(排卵),排卵后阳长阴消,阳发展至“重”的阶段就会转阴(排经),开始一个新的月经周期。金教授认为月经疾病多与月经周期中肾阴阳的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消长转化失常有关。行经期是月经周期中的第一个转化期,此期血海由满而溢,子宫泻而不藏,呈现重阳转阴的特征,金季玲教授的经验是:应泄之经血排出,当彻底干净,留得一分瘀,影响一分新生。因此对旧周期遗留之物须荡涤,新周期所生的一切须扶植,治疗上以“通、泻”为要,药物多用丹参、赤芍、五灵脂、川芎、益母草等活血之品。经后期,是月经周期的第一个消长期,此期血海由空虚而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治疗以滋肾养血为主,为排卵和月经奠定物质基础,常以六味地黄合四物汤加减。经间期正值两次月经的中间,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也是月经周期中的第二个转化期,治疗上以“促排卵”为法,即在重阴的前提下,加强冲任气血活动,因势利导,推动转化,排出卵子,采用补肾活血行气法,在经后期方中加丹参、红花、川芎等活血药。经前期是月经周期中的第二个消长期,阳气逐渐旺盛,以温煦胞宫,为孕卵着床作准备。若未受孕,阳长至“重”而转阴,月经来潮。治疗上以助阳为主,兼以滋肾理气,常以温肾丸化裁。金教授对月经周期的各个时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其独特认识,其“补肾调周法”较传统的调经理论具有精确性,更能体现调整月经周期中阴阳动态平衡理念,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规律,因势利导,以推动月经周期的正常转化,达到规律月经周期协调气血阴阳的目的。

  2.瘀血阻滞是妇科疾病的重要病机,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

  妇女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生理特点均以血为本、以血为用,与血密切相关。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因此极易发生血瘀证。瘀血阻滞冲任、胞宫,则可导致经、带、胎、产、杂诸多疾病,因而金教授认为血瘀证是妇产科疾病最普遍、最常见的证候。

  金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灵活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妇科血瘀证。活血通经常选用当归、丹参、川芎、红花、刘寄奴、鸡血藤、益母草、泽兰、月季花等。化瘀止血选用三七、蒲黄炭、茜草、花蕊石、血余炭。活血止痛常选用生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延胡索、当归、川芎。活血消癥常选用三棱、莪术。活血清热常选用红藤、丹参、丹皮、败酱、赤芍。活血温经常选用桂枝、川芎、姜黄、五灵脂。行气活血常选用郁金、姜黄、川芎、乳香、延胡索。活血通络常选用穿山甲、石见穿、王不留、路路通。

  3.重视情志致病,强调欲治其病,先调其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乃人之常情,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在精神情志方面的反映及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人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理调节范围,从而导致脏腑气血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情志太过可导致气机失调,最终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生一系列妇产科疾病。同时过激的情志,又可影响到相应的脏腑,如“思伤脾”,脾虚气不摄血、冲任不固,或脾虚生化不足,导致崩漏、闭经等; “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致经行乳胀、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不孕症、产后郁证等,气滞血瘀,又可导致痛经、癥瘕等;“恐伤肾”,肾虚精亏,或闭藏失职,可致闭经、崩漏、不孕症、滑胎、绝经前后诸证等。

  金教授认为,女性较男性性格内向性强,偏于感性,不耐情伤,易产生抑郁,情绪易于波动。因此在治疗妇科疾病时,应该注重精神调护,应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对患者产生的不适、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进行疏通引导,即“先治其心”。只有针对病情,用心理疗法先除去或减轻其病因,然后根据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才能真正做到改善和消除症状,治愈疾病。同时提倡妇女月经期、妊娠期、产后期及围绝经期的精神调护,以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