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政务网站发布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老年病科  >  高血压病专栏  >  健康指导
东西方在高血压防治上的差异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2014-09-20 15:07
 

  Yoshihiro Kokubo(日本大阪国立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博士的一篇文献综述再次证实了改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但生活方式的改善具有种族特异性。由于东西方人群在基因、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其血压水平对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Yoshihiro称不管是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还是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其发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于改善生活方式的相关建议都是千篇一律。“换句话说,无非是限制钠盐摄入、增加蔬果摄入,多食用鱼类制品,少食用高饱和脂酸及全脂食品,适当减重,坚持运动,适度饮酒,戒烟等内容。”

  Kokubo博士在综述中提到上述建议同样是脑卒中防治的关键因素,文章在线发表于2013年1月13日的《Hypertension》上。【Hypertension 2014 Jan 13;[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2442 0548】

  考虑到东西方人群存在诸多差异,Kokubo博士决定从各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入手,重点比较东西方人群生活方式上的不同。

  Kokubo博士在heartwire的采访中表示“甚至不同的东亚国家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中国和日本在海产品的食用上就存在显著差异,我希望通过参考各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改善生活方式的相关建议来分析对比各国生活方式的差异,我想这可能会为生活方式与降压疗效的改进揭开新的篇章。”

  控制钠盐的摄入

  包括饮食疗法防治高血压研究(DASH)、食盐与高血压国际研究(INTERSALT)和宏量/微量元素与血压国际研究(INTERMAP)等在内的一系列大型研究均证实减少钠盐摄入可直接影响降压效果。

  Kokubo博士指出,日本北部地区由于喜食腌菜(泡菜)、豆豉和味噌汤等食物,因此成为东亚各国中钠盐摄入量最高的地区之一,而该人群高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米饭)、低饱和脂酸和动物蛋白的饮食结构则被认为与颅内出血风险升高存在相关性。

  除此之外,亚洲人群多携带有盐敏感基因,通常盐敏感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种族人群在钠盐摄入后血压水平的变化也随之不同。

  Kokubo博士认为基于上述原因,针对东亚人群的指南建议应更多的关注钠盐摄入情况。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Kokubo博士提到的其他重要差异还包括:

  ◎西方膳食中肉类和饱和脂酸的比例较大,这种饮食结构使得西方人群在血压控制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获益上更为显著。

  ◎关于日本人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鱼类和豆制品的大量摄入可能是该人群冠心病的死亡率居世界最低的重要原因。

  ◎肥胖与超重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之一,但在东亚地区,无论男女,超重人群的比例均不高,这无形中降低了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然而,日本白领男性身体指数(BMI)的增加则大大提高了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无论东西方人群,坚持运动对于高血压防治来说都是永恒的主题。

  ◎日本男性的饮酒量居世界首位,远远高于英美男性,然而亚洲女性的饮酒量则低于西方女性。如果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日本男性的饮酒量,那么该人群在降压方面将获益匪浅。

  ◎东亚男性的戒烟率远远高于欧洲男性。东亚男性的吸烟率高达40%-60%,居世界首位。相较于西方人群,戒烟所带来的临床获益在东亚人群中更为显著。

  改善生活方式:因种族而异

  Kokubo博士得出结论称,无论东西方人群,增加蔬果摄入、坚持运动、适当减重都是控制血压的重中之重。

  东亚人群可因蔬果、鱼类的高摄入以及肥胖的低风险而获益,但盐敏感基因和高钠盐摄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优势。

  Kokubo还提到,日本男性的高饮酒量可升高血压水平,尤其对于这样一个缺乏醛脱氢酶的民族,周所周知醛脱氢酶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西方人群应该把重点放在减轻体重上来,这需要坚持运动,用鱼类产品替代富含饱和脂酸的肉类食物。

  Kokubo博士指出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以明确不同生活方式对于东西方人群控制血压和降低CVD发病风险的具体影响。

  编译自:Fran Lowry. Best Ways to Cut Hypertension Differ for Westerners, Asians. Heartwire. January 17, 2014.

 

Copyright @ 2010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