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石学敏 >> 个人简介
石学敏简介

  石学敏教授,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兼任北美中医学院和中医研究院院长,联邦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传统医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日本中国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国际东方医药基金会顾问,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

  石学敏院士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已50年,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得他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创立“醒脑开窍”针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50年来创造了无数的医学神话;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中医现代化进程;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针灸为特色的“石氏中风单元”医疗模式,开发了“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等国家三类新药,为发挥针灸、中药特色治疗疾病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倡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使二者在临床上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西医结合指明方向;以“脑府”立论,创“调神”之法,通过对中医理论中“神”与“脑府”的认识,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扩展了“调神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治疗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心身疾病、痛症及其他系统的疑难杂症均获得显著疗效。

  在临床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他致力于针灸的科学研究,带动国内针灸临床科研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作为博士生导师,他遵循中医针灸学特点,独辟新径,探索中医博士生及针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针灸院士,他运筹帷幄,引领国内针灸方向,并在世界范围弘扬了祖国医学,长期以来从事一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赴50余国和地区讲学治病;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长期科研、医疗合作关系,为推动中医针灸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石学敏院士探索出诸多治疗疑难病证的特效针法,例如:“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吞咽障碍;“调神疏肝”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针刺人迎、极泉、太渊治疗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软组织损伤、肌肉萎缩;针刺丰隆、外水道、外归来治疗习惯性便秘;“秩边透水道”治疗慢性前列腺疾患等。

  石院士高瞻远瞩,在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了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深入研究古籍,结合现代理论,提出“气海”理论,为针刺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理论基础;2009年8月18日石学敏院士高血压门诊开诊,不论多忙、多累,他都坚持出诊。许多患者在这里得到了确诊治疗,美籍华人伍女士因扁桃腺癌在美国接受伽马刀和化疗治疗,唾液腺遭受不可逆性损伤,口咽干燥、饮水咳呛,吞咽困难,言语不清6年余,石院士确诊为放射性口干症,经过40次针刺治疗,患者唇、舌、咽湿润,有唾液分泌,呛咳明显减少,言语清晰,血压控制平稳,行走自如。所有症状均大为改善后,伍老太太回到美国。患者张某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术后,右下肢大腿前外侧痛5年余,于2010年8月24日就诊于高血压门诊,石院士针刺当天即痛减,停服芬必得;第三日(8月27日)夜间疼痛偶作,持续时间极短,为巩固疗效连续针刺一个月,病痛消除。

  石院士是我国著名针灸学专家,在针灸界享有崇高威望,但在高血压门诊,患者只挂13.5元的主任医师号,就能得到石院士的细心诊疗。当问及石院士,挂普通主任医师号也能请您看病,真是太方便患者了,石院士笑着说,一个专家号多挣不了几个钱,我多治疗几位高血压患者,多为患者解除痛苦,那是多有意义的事情呀!石院士的高风亮节、豁达胸怀感染了身边的医务工作者们。作为全国首创的针刺治疗高血压门诊,运行近3年来,制定流程,规范操作,完善病例,培养了一个团结向上、技术过硬的团队。目前,本工作室乃至整个针灸学科,已经全方位开展了各方面的临床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针刺治疗高血压病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运用现代先进的生物学手段,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刺降压的生物学机制等。

  石学敏院士提出临床疗效是针灸的生命力,针灸的发展要靠临床实践。基于此,石院士安排撰写《针灸临证实验录》系列丛书,这是一套集临床针灸诊治之大成者,涉及临床各科,独立成卷,汇聚成著,广揽针灸病种,内含千万言,均来自于临床实践,将再开创针灸临床的新局面。目前收集验案600余例,已完成第1卷编写任务。

  石学敏院士博览群书,集众家之长,汇中外之萃,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从医五十年来救治海内外患者数以万计,深受患者信赖、同行赞誉及国际友人的欢迎,被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他在针灸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高血压、延髓麻痹、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震颤,眩晕,颈腰椎病、各种脑病及顽固性痛证等疑难杂症的卓著疗效使其名扬海内外,被誉为“华夏第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