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2010年媒体新闻
2010年07月05日喀什日报: 救死扶伤情系疏附
2010年09月17日

——记第六批天津援疆干部、疏附县人民医院医生于勇

  2008年7月,受天津市委组织部选派,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于勇来到疏附县援疆。作为医生,他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感动着患者,让患者走向新生。

  救人的事比天大

  于勇经常教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医生拯救伤员,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爱心;没有技术不可能救人,没有爱心更不可能救人。只有集技术与情感于一身,才能唱出美丽动人的生命之歌;拯救生命是医生最高的人生价值,救人的事比天大。于勇以谦和的姿态与同事相处,以饱满的热情为患者服务。医院办公室,患者家中,自己的宿舍,几乎都成了他诊病的场所,即便是深夜,只要一个电话,他总能很快出现在患者身边。2008年冬天,医院收治了一位40多岁的维吾尔族肝炎患者,他同时患有严重的痢疾,经常把大便弄到床上。作为主治医生,于勇对他格外的关照,一天晚上12点多,于勇走进他的房间,一股恶臭迎面扑来,患者身上沾满了粪便。于勇没有一丝责怪,而是抱起他,让护士换上新床单,又打来热水给患者擦洗身体,一直忙到凌晨两点。这名患者出院后和于勇成了好朋友,至今他们还保持着联系。

  付出真心收获爱戴

  于勇注意到,虽然当地医院设备简陋,环境较差,但医生们工作态度认真、工作热情饱满,其病历书写质量、病床使用率、周转率、临床治愈率、好转率等指标均完成得很好。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对工作中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指出来,同时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多年积累的讲课幻灯、课件、电子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医务人员,使医生的水平得以提高。工作不到两个月,于勇就被医院聘任为内科副主任。为了迅速提高医院整体急救水平,2008年国庆长假时,他回天津自费购置了价值3800元的呼吸器、口咽通气道等抢救器械,捐赠给了当地医院,并制订培训计划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2009年春节休假期间,他又联系派出单位为当地医院捐赠价值上万元的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和医学图书。这些器械的引进与应用,使得疏附县医院的抢救硬件基本达到《心肺复苏指南》的规范要求,填补了该院的一项技术空白,为医院的整体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于勇在教学查房中、结合疑难病例讨论、专题业务讲座等形式,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只“永不走的医疗队”。针对当地泌尿系统结石疾病高发的实际情况,于勇积极参与了《疏附县泌尿系统结石流行病学调查及对策》的设计,并申报了喀什地区科技项目。填补了该院在科研工作上的空白。为了改善当地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推广普及先进的医学模式,于勇还特别申请了《最新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和《脑血管疾病的临床问题》两个地区级继续教育项目,组织培训两百余人,创造了疏附县人民医院个人一次性申报项目最多、获批学分最多的两项记录。

  医者父母心

  在病人面前,于勇以医者的仁爱,温暖着病人的心。只要他有时间,就会常常到病人的床前,嘘寒问暖,和他们谈心交流,打消患者的疑虑和恐惧。2009年3月,医院收治的一个小女孩整日愁眉苦脸,不言不语,于勇就尝试着和她交流。最终小女孩说话了。经了解,这个小女孩父母双亡后,变得忧愁起来。为了让她走出阴影,于勇安排医院对她进行义诊,经过一段时间的疏导,小女孩终于打消了忧郁。

  由于饮食不习惯以及当地的水质问题,于勇的胃溃疡和肾结石更加厉害,他强忍病痛,边治疗边工作。2009年,他舅舅病逝、母亲骨折住院,因工作繁忙,他都坚持在援疆一线。援疆一年多来,于勇共诊治病人近3000人次,其中组织抢救危重病人260人次左右,抢救成功率95%以上。日常医疗、教学之余,于勇为医院病历质控、科室各项制度的完善、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等做了大量建设性和示范性的工作。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