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2010年媒体新闻
2010年7月20日《渤海早报》:暑湿并邪伏天养生重在健脾去湿
2010年07月20日

  昨天是入伏第一天,人们已经体会到酷暑的闷热了。据了解,今年的“三伏天”为30天,即头伏、中伏、末伏,其间跨越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是一年中潮湿闷热的30天。专家提醒,人们在“三伏天”除重点预防中暑外,还应顺应自然,调和纠正体内阴阳平衡。此季养生重在养肺、肾,健脾,去除湿邪。

  伏天三类人群分别养生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汤毅主任介绍,中医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内经·六节藏象论》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伏天正在长夏之中。

  中医治未病理论将人群分为三类,每一类都应有针对地养生:健康人群,进行预防性养生;亚健康人群,身体总是有难受、不舒服的感觉,但医学检查又无临床体征指标,此时应纠正体内阴阳的偏颇,使偏盛偏衰从发展初期得到纠正,延缓和阻止其向疾病方向发展;患病人群,运用冬病夏治理论,通过药物、穴位贴敷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阴阳缺陷,调整身体内环境,增加免疫力,使疾病在秋冬高发期到来时能减少发作次数,同时使发病程度减轻。比如,治哮喘三伏贴的穴位贴敷就是调整阴阳。中医理论认为哮喘病病位初期在肺,时间长后都归于肾虚,即哮喘的病变部位在肺,病变根本在肾,可能是肺肾气虚,也可能是肺肾的阴虚。人的背部有肺俞(shu)、肾俞、大肠俞等穴位,此时通过不同药物贴敷,使气虚和阴虚得到缓解。

  另外,对于老年哮喘病人,在肺虚和肾虚的同时,还有痰湿顽固地留在体内,应同时服用清热化湿祛痰的药物。可是由于哮喘到了夏季都有所缓解,老年人不愿再喝汤药,往往不能坚持治疗。

  桑拿天巧防中暑和热伤风

  “三伏天”是一年中闷热潮湿的时期,很容易使老年人、儿童和体质弱的人中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保健科王铸主任介绍,伏天里空气湿度大,人们出汗多,一旦排汗不畅或者补水不足,都可能导致中暑。另外,雨水多,居住环境潮湿,可能的淋雨、趟水,室外室内温度悬殊等原因使人们极易感冒,也就是常说的热伤风,亦称为暑瘟。气象预报本周仍有阵雨降临,更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应对桑拿天,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多运用空调的除湿功能,同时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出汗后勤换衣服,每天洗澡;避免淋雨和光脚趟水;多喝水,可以是淡盐水。

  长夏伤气多为湿热症型

  长夏是暑和湿两个并邪当列。汤毅主任介绍,暑邪伤气,湿邪阻遏气机。湿邪不会直接损伤人的阳气,但会影响阳气的正常发挥,形成湿阻。暑热季节,人的阳气被暑气伤了一部分,又被湿邪阻滞了一部分。而且,脾是消化食物的动力,脾湿则不能正常运化,所以人就会经常感到胸闷、乏力、纳呆、舌苔腻,就是平常所说的“难受”。如果到了发病的程度,则多为湿热症型,比如感冒多为湿热中阻,气管炎为湿热阻肺,心脏病有血瘀,在活血的同时要清理湿热。因此,长夏起居、饮食应以健脾除湿为原则。

  养生从细节开始

  首先从生活起居做起,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空调,避免中午太阳光足、温度高时在室外活动。保证睡眠,特别是子午觉、。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激烈体育运动,可以打太极、八段锦等平和的运动。

  在饮食上避免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比如吃煎饼果子少放辣子。尤其是那些“苦夏”的人,可吃点酸味的食物如酸梅汤开胃。汤毅主任强调,近几年很多年青人、儿童不喝清水,过度吃冷饮、喝饮料。这些含糖分特别多的饮品是不能替代清水的。而且特别凉的食物易助湿,湿邪瘀久就要生热。一定要掌握好度。对于亚健康人群,可以适当吃些具有健脾化湿功能的保健品,比如含有茯苓、山药、薏米等药食两用食材的保健品,或者自己动手煮些粥汤。而在患病期间的人则应以清热化湿为主进行治疗。另外,夏天多吃苦对人大有裨益,但是苦瓜苦寒伤胃,患有虚寒性胃病的病人应注意,少吃凉拌,多吃熟菜熟汤。

  王铸主任说,长夏气温是一年中热的季节,可达40摄氏度左右,也是天气炎热多汗的季节。出汗多,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而老鸭汤是夏令进补的补汤。鸭肉不仅富含人体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还能防疾疗病。更重要的是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如夏季常见的低烧、虚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肿等。鸭与火腿、海参共炖,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对病后体虚大有裨益。(莫芸)

  原文链接:http://www.jwb.com.cn/bhzb/html/2010-07/20/content_523053.htm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