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流金岁月
天津市立中医医院

  1955年,天津市政府采纳了市中医代表会议的建议,决定再拨款12万元,在保留原建设路41号门诊部的基础上,扩建成立天津市立中医医院。1955年6月设立筹备组负责医院筹备事宜,陆观虎、赵寄凡分任正副组长,王秀文、杨忠祥、程大儒、沈珊君、傅金茹为组成成员。经过六个月的努力工作,天津市立中医医院于1955年12月18日正式开诊,天津市副市长周叔韬,天津市公共卫生局局长杨振亚,副局长万福恩、李奕、哈荔田和天津市各医院院长,著名中、西医共200多人到场祝贺,副市长周叔韬为医院开诊剪彩,郭沫若先生为我院题写院名“天津市立中医院”。

  天津市立中医院在当时是国内比较大的中医医疗机构之一,座落于和平区多伦道93号,总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新院址楼下为门诊,楼上为病房,设床位112张,主要收治肝硬化、胃溃疡、肾炎、半身不遂等慢性病,开中医院收住院病人之先河。医院在原中医门诊部的基础上增设X光室、供应室、消毒室、营养室等辅助科室。并拥有200毫安X光机1台、光学显微镜2台、心电图机1台等当时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原天津市中医门诊部更名为“天津市中医医院门诊部”(简称建设路门诊部)。医院由名医陆观虎任院长,赵寄凡任副院长,李子峰任政治协理员,全院共有职工146人。1956年,张洪波调入我院担任党支部书记。

  为扩展医院的事业,医院又相继聘调董晓初、张方宇、沈金山、李曰伦、张雁庭、马耀轩等名老中医来院工作。由于受历史条件所限,中医科研工作没有经验,病房管理及医疗水平有待提高。1956年,调入阮土怡、王荣英、刘天成三名西医加强科研工作力量。

  医院男内科主任由董晓初担任,王为仁为副主任,成员包括新调入的张翰卿、周肇伍、柴彭年、郑一星等;男内科在原中医门诊部只有门诊业务的基础上开设病床40张,并建立主任查房制度,开始了中医门诊病房一体化管理,打开了医疗工作的新局面,日门诊量也增加到200人次。1957年内科由周肇伍、刘绍臣任主任,张翰卿、邱少卿任副主任,成员也由10人增加到20人。

  1955年哈荔田主任调任天津市公共卫生局任副局长,女内科主任由顾小痴担任,直至1979年退休,人员包括丁蔚然、于芝圃、王文翰、阎毓芝等知名中医。1959年妇科开设病房,设18张病床,开展的综合疗法治疗妇科常见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955年,儿科主任由李少川担任,当时日门诊量增加至60余人次,设立8张病床,住院部只有李少川1人,上午门诊,下午查房。稍后侯云蓬、马新云调入儿科,儿科人员增加至5人。

  1955年创建X光室,仅有高广图1人,科室有1台苏联产X光机,业务限于一般胸透、常规摄片以及部分造影检查如消化道造影、胆囊造影、尿路造影等。

  l955年,医院开设病房,于是药房在原门诊部基础上陆续开展代病人煎药、门诊调剂、病房调剂煎药、西药房等多项工作,人员也增加至30人, 1958年田兴仁担任药房主任,1961年马秉恕任中药房主任。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药房部分人员相继调出,有的拜师学艺、有的子承父业,有近1 0人相继充实到各临床科室,成为科室骨干。

  1956年正骨科医生增加至5人,由津门名医叶希贤任主任,开设l4张病床,治疗病种扩大至脱臼、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脱出症等症。叶希贤主任征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创新,他总结创立的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十步手法”和治疗肩凝症的“九步手法”享誉全同,被称为“叶氏手法”沿用至今。

  l956年营养室随医院住院部的建立而建立,傅金茹为营养室负责人,设行政管理人员1名和3名炊事员,初步建立营养室制度和不同病人的饮食和治疗膳食原则。1960年,傅金茹被任命为营养室主任,在陆观虎、张翰卿等老中医的指导下,营养室增加了肾病利水治疗膳、肝病发作期和恢复期治疗膳及外科的忌辛辣膳食等有针对性的营养膳食。

  1957年医院创建肿瘤科,由名老中医王文翰为学术带头人,以中医药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取得显著疗效,并总结出系列方药,如化坚丸用于治疗各种肿瘤肿块疼痛,化核丸治疗淋巴肿瘤,五海丸治疗甲状腺肿瘤等,诸方至今仍应用于临床。

  1956年门诊部迁至多伦道,针灸科主任由针灸名家王文锦担任,医生增加至14名,日门诊量增加到近90人。

  化验室由田慧兰任主任,开展常规临床检验和简单的生化检查。贾彬任财务科主任。建设路门诊部由王文锦主任兼任,王玉为行政主任。医院下设庶务组、保管组、会计组,分别由李琪、张纯一、王秀文担任负责人。至1957年底,医院日门诊量已增至716人次,较医院开诊时增长了35%。

  建院初期,由于存在“三怕五不收”的保守旧框,治疗病种多以慢性病为主,虽然收治了部分危重病人,也都是一些慢性顽固性疾患,占收治病种的60%。随着医疗工作的深入开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解放思想,充分发挥祖国医学治疗急性病的作用,开始收治急性胃肠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等疾病,内科收治病种逐步增加,消除了一些人认为中医治慢不治急的说法。

  为提高医疗水平,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医院还大抓学术活动,提倡读书温课,打破中医流派界限,注重取长补短,使青年医生巩固基础提高业务水平,此外还组织有条件的中医在温习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组织科内院内讲座,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对病例书写水平普遍很低的具体问题,医院统一病历书写格式,突出中医四诊、八纲辨证特点,端正医生病历书写态度,规定病历衡量标准使中医病历书写逐步正规化,为以后科研资料的积累打下基础。

  我院除完成医疗任务外,还承担了天津中医研究班及外地学生的临床教学及见习、实习任务。临床教学以门诊为主,病房为辅,使学生在广泛的临床实践中学习掌握中医辨证论治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参照五大学院统一教材的基本内容,总结教学规律,统一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实习过程中,采取“讲授与传术并重,示教与指导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辨证施治能力。

  为扭转中医后继乏人的局面,我院于1956年以实行“集中讲课,分散传授”的方式,招收了一期半工半读中医徒弟班,又称“大徒弟班”他们是王文仲、王竹瑛、马广信、马连珍、李秀华、李俊卿、杨金玲、荣佩菊、王文廉、商淑云、洪玉芬、靳文瑾、郭庆红、李宝石、曹鹤茹。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化建设专版
主 审: 于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