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医林聊斋
失传的砭石疗法
2008年12月19日
于铁成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有名的老中医叫全元起,当时有“得元起则生,舍之则死”的美誉。他对《黄帝内经》尤为重视,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为《黄帝内经·素问》作注解。在《黄帝内经.》中有多处提到砭石治法,由于这种治法当时已经失传,全元起只好向当时的大学者王僧儒请教。王僧儒回答说:“古人以石为针,必不用铁”,也许就是因为这句话,后来人们一直将砭石作为金属针的前身。
    砭石与金属针是不是真的具有这样渊源关系呢?经过仔细考察中国古代有关中医药的记载,就会发现砭石疗法与针刺疗法是古代在不同地域发源的两种治疗方法。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不少古书都有关于古代运用石器治病的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载有“美釶不如恶石”,东汉服虔注:“石,砭石也”。《山海经·东山经》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箴”就是针字。晋·郭璞注:“可以为砥针,治痈肿者。”清·郝懿行引《山海经笺疏》说:“砥当为砭字之误。”这些都可以说明砭石治病起源很早。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形石块,可谓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最初,它主要被用来破开脓肿和排脓放血,在治疗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在割治人体某些部位时,可以沿着某些路径产生放射感,随之一些病痛也就好了,这样就扩大了砭石治病的范围。1963年在内蒙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根经过磨制的石针,一端有锋,呈四棱锥形,另一端扁平有弧刃,有人认为这是原始的针刺工具——砭石。后来人们又发现,将这种石块经过加温,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熨灸,同样会产生治疗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砭灸。起初,只是在病痛的局部作为刺灸的部位,即“以痛为腧”,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无所谓穴名。后来,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才把某些特殊的“按之快然”、“驱病迅捷”的部位称为“砭灸处”,初步形成了腧穴的概念。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既是已知最早关于经脉的专著,又是首次记载灸疗的的医学典籍。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医经络学说的产生,最早应该源于砭灸。三国时期曹操有一个儿子叫曹翕,其撰写的《曹氏灸方》,共有七卷,惜已佚。敦煌卷子本中的残卷《新集备急灸经》,则至迟是在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依照刊本抄录的,原刻印本,初刊于唐代京都长安,不仅证实该书成书年代甚早,也表明我国早期刊本中就有灸治的专书。敦煌类遗书中,尚有我国首部人体穴位灸疗图谱《灸法图》和《灸经明堂》,其作者及成书年代虽难以确知,但据文体和内容来看,多为唐代或以前的的作品。
    砭石治疗方法产生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疮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从东方来。”《山海经·东山经》也说:“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箴石即指砭石。因此有人认为砭石并不是随便找一块石头就可以了,而是一种特殊的石头,来源于5.5亿年前的古海相沉积岩,含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以及16种以上的稀有元素。所以砭石疗法是中国医学的又一大发明,应该努力整理发掘,在人类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